01
他潜心设计出四五十件击槌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1978年,65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大型乐器出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先秦编钟里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铸造最精、音律最全、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变了世界音乐史。据音乐史学家测音发现,这套编钟总音域横跨五个八度,中心音域十二个半音齐全,今人所听的音乐几乎都能演奏。
更珍贵的是,编钟的钟体、钟架和挂钟构件上3755字的铭文包含了丰富而完整的乐律学知识,堪称中国最早的音律学著作,也是目前发现人类最早从科学角度认知音乐的文献。同时也证明中国十二律的实践开始于西周或更早,曾侯乙编钟的乐律体系比号称“西方乐器之王”的钢琴早问世了2000多年。
曾侯乙编钟出土后三个月,恰逢建军节。千年之音,第一次被奏响。198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曾侯乙编钟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第二次被奏响,各国驻华使节为之倾倒。
之后,湖北省博物馆和高校合作,利用全套曾侯乙编钟的复制件进行专场表演。1985年,谭军考入武汉音乐学院的前身湖北艺术学院民乐系,入学第一天,他就跟着老师到湖北省博物馆进行编钟演出,大学四年,每周一次。
“最开始,我是在演奏团里吹笙,乐队规模稍微小一点的时候,自己也会去’蹭一下’,去敲敲编钟。我慢慢发现,编钟用不一样的槌,软硬度不一样的、形状不一样的,都会对声音有影响。”
02
他浑身汗毛竖立
谭军没有想到,他的编钟击槌研究将为他争取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1996年年底,作曲家谭盾来到武汉音乐学院,为《交响曲1997:天·地·人》试音,他带来一大包各种西洋打击乐槌。谭军回忆:“他买了马林巴琴槌、打小军鼓的刷子、钢丝刷,在编钟上演奏几乎不响,于是把编钟的槌反过来,用杆子打,结果声音太粗糙。后来我拿来家里刷碗的刷子,在编钟上一刷以后,他特别兴奋,说’就是这个’。”
一把竹刷唤醒了编钟的响器之魂,谭军当即被选为香港回归仪式上的编钟演奏者之一。经中央政府特批,《交响曲1997:天·地·人》的录制可以使用曾侯乙编钟原件。
谭军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编钟原件的感受——想到祖先在两千四百多年前打造了如此精美复杂的青铜器,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那是在1997年6月13日下午六点。演奏厅门打开,我们鱼贯而入,我整个身上汗毛竖立。我们在讲欣赏音乐的时候经常说’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萧然六月寒’,就是这种感觉。”
从晚上6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乐团录音录了整整12个小时,这也是曾侯乙编钟原件最后一次被奏响。
“事后才发现,我那天是跪着演奏的。”谭军回忆,“演奏的时候比较矛盾,使劲大了,怕把这个宝贝弄坏了;不使劲,内在的心情又表达不出来。因为它是原件,我只能以最小心翼翼的方式去演奏。”
03
他希望传递善良之音
从1985年到1997年,谭军在对编钟的研究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乐曲和演奏法,对编钟认知也更为全面。2000年,他开设的全国第一门编钟古乐演奏选修课在武汉音乐学院正式开讲。
谭军说,平常在编钟礼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第一堂课都会向学生传达,人有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乐有八音——金、石、丝、竹、匏(páo)、土、革、木。
“对学生的培育除了本身的演奏技术和对音乐行为的表达以外,更多的还是根植于其内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勤劳、善良。编钟最终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善良之音。”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编钟演奏多次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著名音乐厅的舞台,几乎每次亮相都会引起轰动。谭军也经常受邀赴海外访问演出与讲学,向世人介绍来自远古东方的乐音。
“世界大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喜欢,特别是来自东方古老的声音。编钟所到之地,大家除了对形态之美的赞赏以外,确确实实是对东方人、对中国人智慧的高度赞扬。”谭军说,“我们当代大学老师应该告诉孩子们,你们应该自信起来,你们应该以中国最善良、最勤劳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