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咸宁青山绿水间,令人流连忘返的,就是那漫山遍野、葱绿青翠、柔嫩欲滴、养心又养眼的翠竹了。咸宁因为桂花而拥有“香城”芳名,又因为温泉而博得“泉都”美誉。除了“香城”和“泉都”美名之外,咸宁还是远近闻名的“楠竹之乡”,种植楠竹传说有5千年的历史,早在康熙年间的《咸宁县志》上就有“竹影蟾光洁、桂影有余光”、“月来窗写竹,风过彻梳荃”的诗句。
地处北纬30度附近,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咸宁独特的森林资源和生态优势,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楠竹主产区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咸宁市现有竹类12属150余种,面积约150万亩,竹类资源约占全省的80%,万亩以上楠竹基地有20多个,如咸安的汀泗桥镇、大幕乡、桂花镇;赤壁的官塘驿镇、陆水办事处;通山的黄沙铺镇、洪港镇、九宫山镇;崇阳的港口乡、桂花泉镇等楠竹种植面积均在万亩以上。
咸宁市档案馆保管利用部主任郑青松说:“咸安区星星竹海位于花纹乡星星村,是湖北省最大的竹林景区,现有竹林面积1万余亩,1997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区。上世纪60年代,全国人大代表、星星村党支部书记王治槐创办楠竹试验林,科学的育竹经验得到国家林业部认可,1975年在浙江召开的南方十二省区毛竹生产会议上被广为推广。1979年,联合国粮农和计划开发署带领15个国家17名林业专家专程到这里考察,给予了高度评价。1985年,原国家主席李先念视察星星竹海时,也给予了热情鼓励。竹乡的美景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先后迎来58个国家的友人前来考察、观光。2003年10月,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在咸宁举办,咸宁竹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因为喜欢竹,咸宁人把自己的志趣和情思寄托在竹子身上,由此,催生了一批从事竹雕、竹刻的民间艺人。农民余宏明,潜心钻研竹雕竹刻工艺,制作了2000余件竹雕艺术品,荣获“全国竹雕”大师称号,其《腾龙》一举斩获第五届中国竹文化节金奖。大学毕业生万子豪醉心雕刻,其彩绘的竹简、笔筒等三种产品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农民饶斯剑从雕刻印章做起,勤练书法,在竹材上雕刻,其竹雕书法参加国内外博览会多次获奖。退休职工覃绍志,自创竹笔书法,被誉为“鄂南一绝”、“中国竹书第一人”。汽车修理工陈绪芳用慈竹根雕刻的《九头鸟》喜获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金奖……竹文创在咸宁蔚然成风,现有一定规模的从事竹加工的企业57家,产品涉及板材、工艺品、日用品、食品、高新技术品等600多个品种。原竹及竹制品遍销全国,远销日本、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楠竹是咸宁人引以为傲的森林资源,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竹产业的发展,科学制定了竹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咸宁市档案馆保管利用部主任 郑青松说:“近些年来,为加快竹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2012年成立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及各县市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市委、市政府2012年12月召开全市竹产业发展大会,就加快我市竹产业发展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每年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责任书,全市上下形成加快发展竹产业的共识。”
201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相关政策扶持竹产业发展。市级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作为竹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培植竹产品加工企业。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竹产业发展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招商引资、科研推广、市场开拓等。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4个文件,出台系列扶持措施,实施标准化项目,建设丰产基地,创建产业园区,打造百亿竹产业。按照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2014年起,省财政每年500万元竹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咸宁竹业发展。市、县两级结合幕阜山片区扶贫开发、绿满鄂南、精准灭荒、精准扶贫等行动,向主要竹产区村派驻工作队,重点支持竹子生产和加工。
近年来,咸安区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培育发展竹加工企业,通过构建利益连接机制,让3500多农户发展竹产业增收致富。在咸安区大幕乡双垅村楠竹加工厂,经过切割、开片、蒸煮、烘干、打磨等工序,一根根楠竹变身成为竹条、竹签等初加工产品。一吨原竹从520元经过初加工以后可以卖到800多元。
咸安区双垅村竹加工厂负责人 马仁忠说:“竹子的附加值提高35%左右了,因为我这里还是初加工,后面产品做出来以后附加值相对来说要上升一点。”
为了让咸宁的竹产品走出去,赤壁市政府拿出专项经费,赤壁市林业局积极与相关认证机构对接,帮助企业拿到对外贸易的“通行证”——FSC森林认证。赤壁市林业局副局长王朝华说:“这个FSC认证是对竹材料原产地的一个认证,这样对外销型企业来讲,通过这个认证的话,可以更加的受到国外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