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被人忽略的院史史料——博习医院与苏州医士学校
王馨荣
编者按:本文发表在《苏州大学报》第659期,史料价值极高。更加有力证明了,现在的南通大学医学院(即1958年建立的南通医学院)是由1957年迁校留通人员(据小编统计此部分人员只占全校人员的10%左右)以及迁到南通的原苏州医士学校人员组建的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此详见本微信公众号2024-02-03一文《两个南通医学院与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的关系》。
在梳理苏大附一院院史的过程中,有一段被遗漏和忽略的院史史料呈现在我眼前:1952年8月19日,苏南人民行政公署苏州区专员公署复函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卫生处:同意博习医院改为苏南苏州医士学校附属医院。在医院现存的院史档案记录中,博习医院仅仅是苏州医士学校的教学合作医院,那从何而来成为该校的附属医院呢?博习医院与苏州医士学校究竟又有何渊源之关系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到苏州市档案馆、苏州大学档案馆、无锡市图书馆、南通大学档案馆、南通市档案馆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走访了博习医院时期的当年相关医师,聆听了苏州医士学校早期毕业生的回忆,从而得知其中缘由及来龙去脉。
博习医院受命筹建医校
1949年4月,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逐步解放江苏。同年4月26日,苏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驻无锡市,辖无锡市和镇江、武进、苏州、松江4个行政分区(在江苏省没有建省之前,苏南人民行政公署是省级行政单位)。在当时的苏南人民行政公署辖区内有三所医士学校,其分布如下:苏南公立第一医士学校在镇江(1951年创建,1953年更名为镇江医士学校);苏南公立第二医士学校在无锡(1951年创建);正在筹建中的苏南公立第三医士学校在苏州(1952年春筹建)。
解放初期的苏州和全国一样百废待兴,为了大量培养中级医士急需人才,1952年春,苏南行政公署卫生处命博习医院筹建医士学校一所。在筹建该校的过程中,苏南行政公署卫生处又于同年8月决定:将位于无锡的苏南公立第二医士学校迁来苏州与其合并,并指定博习医院院长陈王善继、苏南公立第二医士学校校长陈邦贤和副校长丁国栋等组成筹备委员会,负责筹建苏南公立苏州医士学校。
1952年8月17日,苏南公立第二医士学校的全体师生,由无锡市东门工艺路8号启程迁往苏州。一艘汽轮拖着六条大帆船运载全校财产物资,当日下午出发,次日早晨抵苏,并在苏州天赐庄——东吴大学大门码头停泊。全部校产物资当即运存于天赐庄圣约翰教堂内,六条大帆船上的6名护送同学——韦锡祺、徐东白、赵锡恺、袁雪铭、顾锦芬、应剑云也同船安全抵达苏州。
苏南公立第二医士学校由无锡迁来苏州,与苏南公立第三医士学校(筹)合并之后,定名为苏南公立苏州医士学校。校址设在严衙前48号(现与凤凰街交界的十梓街至望星桥段,旧称严衙前——笔者注),同年10月学校正式成立,当月15日开学。由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委派博习医院院长陈王善继为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原苏南公立第二医士学校校长陈邦贤为副主任委员,原苏南公立第二医士学校副校长丁国栋为校务委员会委员。新校以原设在无锡市的苏南公立第二医士学校为基础(该校大部分工作人员都系苏南卫生干校结束后合并而来的),充实了一部分干部、师资、设备,在苏州市购置了一部分民房为校址,并准备以后陆续添建校舍。
1952年8月14日,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卫生处向苏州区专员公署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发函,拟将博习医院改为苏南苏州医士学校附属医院。函文称:“兹为大量培养中级医士(事)人才,在现有师资设备条件万分艰难情况下,经呈请华东卫生部批准同意在苏利用博习医院重点筹办医士学校一所,并将原苏南公立第二医士学校迁苏合并,今后有计划发展学员一千人,兹为进一步密切医院与学校关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做到有计划相互配合,拟将苏州博习医院改为苏南苏州医士学校附属医院,领导干部相互兼任,既有利于学校,有利于医院之医疗事业的发展,不知当否,敬希提供意见,供我处参考决定。”
1952年8月19日,苏南人民行政公署苏州区专员公署专员李干成签署并回复:“一、钧处1952年8月14日卫教字316号函敬悉。二、同意苏州博习医院改为苏南苏州医士学校附属医院。特此函告。”
1952年11月,苏南行政区、苏北行政区、南京市合并建立江苏省。1953年1月正式建省后,1953年3月,苏南公立苏州医士学校属江苏省人民政府卫生厅直接领导,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陈王善继为校长,陈邦贤、郑振汉为副校长(之后,历任的校领导还有丁国栋、羊超等);1954年2月,改属苏州市人民政府领导,更名为江苏省苏州医士学校, 1954年8月,常熟医士学校并入苏州医士学校。
至于博习医院改为苏州医士学校附属医院一事,据博习医院时期的老人周康德副主任医师回忆,耳闻有其事,因为,当时既没有公开挂牌,也没有附属医院印鉴对外公布,所以,大多数医务员工并不知晓此事。由于博习医院院长陈王善继兼任苏州医士学校校长,也就没有人理会和讲究苏州医士学校与博习医院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又由于1953年江苏很快建省,苏南人民行政公署随之撤销;再者,1954年10月14日,博习医院更名为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博习医院受命筹建医校,苏南人民行政公署、苏州专区公署同意将博习医院改为苏南苏州医士学校附属医院,却有往来公函记录的史实。
博习医院承担临床教学
苏州医士学校建校之初,组织不健全,教师缺乏,设备不周,教室宿舍都系借用民房,破旧分散。当时除旧生153人外,苏南人民行政公署教育处又统一分配来校新生180名,共计333名,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创办人的艰苦努力,已获得相当的发展。
在建校一年多的时间里(截至1953年6月),苏州医士学校已建成教学大楼一幢、解剖、实验大楼一幢,购买了教职员工和学生宿舍、校餐厅厨房、会议室、医疗室等用房50余间,仪器设备已基本上适合教学上需要,教职员工已逐步充实(有教职员工60余名),医校行政职能部门——政治处、教务处、总务处也相应健全。
1953年6月,经中共苏州市委组织部批准,医校举行了党总支成立大会,经党员民主选举,郑振汉任书记,李桂兰任副书记。工、团、学生会组织也相继建立并积极开展活动,王泰生任工会主席;袁惠成任团总支书记;华铮任学生会主席,韦锡祺、周寿祺任学生会副主席,并创办校刊《星火报》。
该校分春秋两季招生,设有医疗医士和检验士两个专业,据56级(春季)毕业生介绍,该校之后又增设了放射医士专业。招生对象为16至25岁的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男女青年。课程设有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细菌学、寄生虫病学等。学生享受人民助学金(食宿、学杂费全免)。学制,初为2年半,后为三年。第一学年学文化和基础学科,第二学年学临床学科,并去医院见习,第三学年由卫生厅指派到省内各医院、地方病防治所等处实习。
苏州医士学校虽草创初建,但师资水平上乘。从苏州医士学校第二届毕业生保留的教师名录中可见一斑,如:校长陈王善继是著名的放射医学专家,副校长陈邦贤则是著名的医学史专家,曾撰写我国第一部《中国医学史》。医校的任课老师阵容整齐,大部分毕业于国内知名高等医学院校,其中有的还是基础学科和内、外、儿、妇、护理等学科的知名专家和教授。
基础课方面有——病理:严百云、徐越、徐健、徐千里,政治:李佩兰,解剖:王永豪、张增,英语:华清,卫生勤务:陈荣,物理:滕與,化学:周顺庠,生物:殷冬生,微生物:叶根荃,寄生虫:肖荣炜,生理:严家贵,生化:周自强,公共卫生:薛寿征、周德宏。
临床课方面有——内科:诸荣恩、黄高锡、阮鸿藻、范鸿勋、熊重廉、宋鲁、钱大椿、许家辰、毛振凡,外科:陈明斋、凌长庆、王福磐、董天华、陈赐龄、徐庆丰、曹华棣、马非予,儿科:陈务民、李云千、蒋百康、许毓筹、顾启华,妇产科:马明钰、蒋梅棣、孙希琰、顾乃勤,眼科:褚蕙,五官科:葛馥庭,口腔科:顾耀祖,神经和精神病学:鲁子俊、朱传圻,检验:陈忠,护理:王美德。
从上述教师名录中可以看出,苏州医士学校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大部由博习医院的医师与护士长担任,部分课程亦借用大学师资和市内各医院协助。为了加强对实习生的领导,医院成立了生产实习指导委员会,并制订了《实习须知》。
六年苏州医校终极 学子难忘博习师恩
1957年8月,对苏州医士学校师生员工来说,是一个难以忘怀的年月。根据上级指示,在南通医学院迁往苏州更名为苏州医学院的同时,时任苏州医士学校校长郑振汉奉命参加了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建院工作委员会,并任该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贯彻落实苏州医士学校迁往南通,并入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事宜。
1957年12月23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发出通知:“根据本省卫生事业需要医师的情况,以及原南通医学院留在南通教学人员、附属医院和原苏州医士学校迁往南通后人员、设备条件,经研究决定在南通建立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承担在职中级卫生干部进修任务。”通知规定,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由江苏省卫生厅、苏州医学院共同领导、南通市人民委员会代管。
1957年9月,苏州市严衙前48号内的苏州医士学校迁往南通之后,该校土地491776.6平方米以及校舍,由刚从南通迁来的苏州医学院使用,作临床教研组和后期学生的用房。时隔不久,苏州医学院又将苏州医士学校校舍无偿移交给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57年8月23日,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名为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其行政、人事和业务由苏州医学院直接领导,至于医疗预防、战勤、防汛、救灾、体检、统计、卫生防疫等任务仍在苏州市卫生局统一规划下配合进行——笔者注),计有教学楼一幢、实验楼一幢、办公楼一幢、男女宿舍楼二幢、图书馆一幢、“西班牙楼”——英式乡村别墅、以及会计室、木工间、传达室等房屋。
1958年经江苏省卫生厅批准,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利用原苏州医士学校校舍(严衙前48号),自办护士学校一所,学制三年,由省统一招生和分配,首次招生49名,9月21日开学,院长陈王善继任护校校长。同年9月,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内科和肺科病房也从天赐庄迁到严衙前48号原苏州医士学校内。
1958年1月23日,江苏省卫生厅发出《关于苏州医校办理结束工作的通知(58卫教顾字30号)》,决定苏州医士学校于本学期结束后办理学校结束工作,并对有关具体问题作如下规定:“一、苏州医士学校尚未结业的医士专业八个班级,检验士专业二个班级,作为苏州医学院附设的医士班与检验士班,将来由苏州医学院发给毕业证件。二、教学与学生的安排: 1、56年秋季入学的医士专业六个班级迁往南通,交由南通分部负责办理;2、检验士专业二个班级及56年春季入学的医士专业二个班级留苏州交由苏州医学院负责继续办理。” 通知要求:苏州医士学校多数人员和设备迁往南通市,与原南通医学院留通人员一起,在原南通医学院原址建立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自此,短暂办学六年历史的苏州医士学校终结。
六年来,苏州医士学校共培养中级医技人员1000余名,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成为广大城乡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医学教育机构和卫生管理部门的行家里手,为人民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在医校众多名师的熏陶下,医校的学子们在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不断进取,有的继续进修深造,有的钻研医术、著书立说,有的考入高等医学院校接受本科、研究生教育,其中不乏才俊辈出,成为术有专攻、颇有建树的专家、教授,在此略举一二。如:吴松寒主任医师(原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专家,1964年首次报道了“木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成为国内该临床观察报告第一人。戴国钧教授(中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主编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氟中毒》专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华铮教授(原常州市卫生局局长)、血液病专家,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研究的“三尖杉酯碱的提取及临床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现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周寿祺教授(原苏州地区卫生局副局长),卫生管理专家、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1976年与顾杏元教授合著的《计划生育统计》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填补了计划生育统计的空白。陈建勋主任医师(原苏州市卫生防疫站副站长),疾控专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局)专家组成员,1968年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研制成我国第一代“流脑”菌体菌苗,获1978年江苏省科学大会成果奖。
在南通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我参观该校的校史馆时,对负责校史馆工作的老师提出:在该校历史沿革——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中,应添加苏州医士学校这一分支,因为苏州医士学校是成建制并入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的,他们也欣然接受。
苏州医士学校由于迁校,融入到苏州医学院和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而终结。短暂的六年母校虽然消失了,严衙前48号也现今不存,但是学子们母校情结却永恒常怀;当年师生们的音容笑貌、母校旧址里现存的校舍(今苏大附一院内)、母校旧址里的五棵高大松柏(今存三棵,位于苏大附一院门诊楼西北面),却永驻历届学子们的心田。
苏州医士学校的历届学子,不忘同窗之情,感念师恩、铭记师德之心始终不变。各个年级的学子们每逢毕业周庆,总要举行各种聚会活动,结伴到苏大附一院内,踏访医校旧址,拜访昔日恩师,编印校友通讯录和画册以示纪念,并邀请当年的老师出席,以表达学子感恩之情。其中,苏州医士学校第二届毕业班的学子们,每逢毕业十周年举行一次全体班友活动,至今已举办了六次毕业纪念聚会。在今年苏州医士学校毕业六十周年纪念会上,耄耋之年的学子们,乘欢聚一堂之际,编制了《为人民健康走到一起,回眸六十三年的友情(1951-2014) 》的视频,追忆似水年华,定格不老时光,回味同窗岁月,情谊地久天长,表达了历届学子们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