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陆近日表示,到2025年,该集团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7150人。

其中,汽车业务将裁撤1750个研发岗位,同时大约又5400个行政管理职位将进行精简,作为此前宣布的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

这也意味着,大陆累计裁员将超7000人,按照该集团约20万人的员工总数看,这一轮裁员人数将占集团全球员工的3.6%。按照计划,此轮裁员将为集团节约4亿欧元的成本。

早在去年11月,大陆集团就释放出裁撤员工的消息,但彼时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裁员数字。集团汽车业务主管Philipp von Hirschheydt表示,此次裁员的另一目的,是让大陆集团把资源更多地集中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技术上。

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步伐加快,德国的汽车供应商一直面临着转型问题,去年年底,采埃孚被爆裁员,该公司计划砍掉员工1.2万人,2028年先裁撤一万个岗位,2030年再裁两千个。

就连昔日赚得盆满钵满的巨无霸博世,也在去年底官宣裁员。到2025年,该集团在德国的两家工厂要削减至多,500个工作岗位,以适应行业的最新变化。

虽然裁员的具体细节近日才对外公布,但德国《经理人杂志》此前曾爆料,大陆集团正考虑对其汽车业务“动刀”,第一步计划,是出售康迪泰克旗下的汽车业务。

波及7000人,又一汽车零部件巨头官宣裁员

以监事会主席Wolfgang Reitzle和首席执行官Nikolai Setzer为首的管理层计划对大陆集团进行重组,率先挂牌出售康迪泰克的汽车业务,是重组计划的一部分。

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大陆集团的市值已经从2018年的500亿欧元跌至130亿欧元。 为了提振股价,集团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的重组,试图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目前,大陆集团的组织架构是汽车子集团、轮胎子集团和康迪泰克子集团三块版图,相互独立。

其中,和汽车业务强关联的,主要是汽车子集团(包括安全及动态控制事业群、车联网与架构事业群、用户体验事业群、智慧出行事业群和自动驾驶及出行事业群)和康迪泰克子集团旗下的部分汽车业务,如车用皮带和密封系统。

所以,这里需要划个重点——

去年被外媒曝出的大陆拟出售部分汽车业务,是康迪泰克子集团的汽车部分,主要是防震、密封系统产品、软管、皮带和内饰部件,并不包含汽车子集团等相关业务。

虽然大陆未对此事予以置评,但该集团此前已对外提到康迪泰克的重组计划。

去年5月,大陆透露康迪泰克将重新调整,目的是增强影响力和内部效率,但彼时没有提供更多的细节;时间轴再往前拉,大陆集团曾在2月份启动了康迪泰克的战略调整,康迪泰克的大部分汽车业务计划合并到原始设备解决方案事业群,根据客户结构在全球范围内灵活开展业务活动。

实际上,无论是康迪泰克子集团,还是大陆母集団,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即内部的盈利不平衡。

在母集団层面,老牌强势业务轮胎,常年保持着较高的利润率,但赚到的钱,也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其它亏损板块里,如汽车业务。

该集团还未公布2023财年的业绩,但是拿2022财年的业绩来看,大陆集团的净利润为6700万欧元,和2021年的14亿欧元相比下滑了95%。

其中,汽车子集团录入了高于8.5亿欧元的减值,营收虽然高,但这一业务是亏损的,且耗资巨大,仅研发支出就达到23.8亿欧元。汽车业务的烧钱巨坑,也只有等到新出行与新技术订单大幅增加,有了规模效应,才能让居高不下的研发成本逐步摊销。

去年第三季度,大陆集团销售额102亿欧元,同比下降1.5%。裁员,是内部优化的必经之路,也是该集团在转型中自救的方式之一。

当下,大陆管理层掌舵集团是有双重使命的,一是推动这艘巨轮朝着电动化和新出行等方向前行,二是对提高盈利能力,把估值做上去,提振投资者信心。

降本增效,成了德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的燃眉之急,如何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存活下去,不仅考验长期的业务转型,也考验短期内的经营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