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年,爱妻刚离世,57岁的诗人就遇见了16岁的真爱。而后,他写下一首流芳百世的情诗: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意?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位诗人名叫李之仪,是北宋词人,苏轼的得意门生。当年苏轼去定州就职,不少有为青年都想当他的幕僚,可苏轼指定要李之仪。1103年,李之仪得罪奸臣蔡京被贬入狱。还好原配妻子胡淑修舍命相助,才救出了李之仪。
出狱后,李之仪没有官复原职,而是被贬到太平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当涂。这个地方环境恶劣,近3年时间里,李之仪先后失去了儿子和儿媳。紧接着,陪伴自己40余载的爱妻胡淑修也过世了。
接连遭受打击的李之仪,带着一身病痛,人生跌落谷底。这时,57岁的他偶遇了16岁歌伎杨姝。早在杨姝13岁时,她就和李之仪有过一面之缘。当时,黄庭坚在太平州任知州,得知李之仪被贬至此,心有戚戚焉。因为俩人同为苏轼的得意门生,黄庭坚便为李之仪接风洗尘。
为助兴,黄庭坚还找来绝色歌伎杨姝演奏。席间,13岁的杨姝得知李之仪的遭遇,特地演奏一曲《履霜操》。这首曲子背后有个故事,西周时期的伯奇被后母冤枉,而被逐出家门,最后投河而死。
杨姝弹这首曲子是想表达对李之仪遭遇的同情。李之仪被这个小姑娘感动,还赠与她一首词。想不到3年过去了,李之仪又遇到了杨姝。此时的杨姝已经亭亭玉立,她又为李之仪弹奏了《履霜操》。
也许是缘分到了,57岁的李之仪感觉又找到了知音。而杨姝也没有计较两人的年龄差距,毅然决然跟随李之仪。最终,年近花甲的李之仪与比自己小41岁的杨姝喜结连理。婚后,两人诞下一儿一女,十分甜蜜。婚后的某一天,李之仪带着杨姝来到了长江边。
望着滔滔江水,李之仪诗兴大发,涌出了千古传颂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意?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后来,蔡京倒台,李之仪官复原职,就在这时,有奸人诬告李之仪,说他和杨姝的儿子是杨姝和别人生的。没来由的谣言,害惨了李之仪一家人。杨姝被杖刑,李之仪被罢官。一家人分崩离析。直到三年后,朝廷才还给李之仪清白,一家人终于团聚。
后来,李之仪官至朝议大夫,但地位再高,他都没有再纳妾。直到80岁寿终正寝,他和杨姝相守濡沫一辈子。他们用一生践行了那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