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刘娥问一直反对她当皇后的北宋名臣李迪:“你看我把仁宗皇帝教养成这样,你觉得如何呢?”

刘娥,四川人,自幼父母双亡,寄养在亲戚家里。十来岁便嫁给银匠龚美,跟着龚美来到当时的京城开封。为了讨生活,在街边卖艺。

当时还是襄王的赵元侃听说四川盛产美女,就跟随从说:“四川女人漂亮聪慧,我想认识一下。”

碰巧底下有个叫张耆的人,打听到龚美家贫,想让刘娥改嫁。便将刘娥介绍给了襄王,赵元侃一见刘娥,大为喜爱。

于是,刘娥摇身一变,从银匠妻变成皇子宠爱的侍妾。

不过,襄王的乳母知道此事后,跟皇帝告状,皇帝听说儿子独宠一个江湖卖艺的再嫁妇人,很是生气,下令赵元侃把刘娥送走。

没办法,赵元侃只好将刘娥送入张耆家里。张耆为了避嫌,连家都不敢回。

就这样,熬了好几年,宋太宗驾崩,赵元侃已经改名赵恒继承皇位,是为宋真宗。

这才将刘娥迎入宫,封为美人,大中祥符年间,又晋封修仪、德妃。

景德四年(1007年),出身名门的郭皇后自皇子赵祐不幸夭亡后一直郁郁寡儿子,以致抑郁成疾,缠绵病榻几年后便去世了。

真宗想立刘娥为后,寇准、李迪、向敏中、王旦等重臣皆以“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为由,上疏反对。

李迪甚至屡上疏谏,所以刘娥才会耿耿于怀,有了开头的那句问话。

其实,刘娥能得真宗宠爱,不是因为她年轻貌美,而是因为她聪慧,记性好,悟性高,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宋真宗每天批阅奏折,都会跟她交流,她往往能把以前的同类案例告诉宋真宗。

不仅如此,刘娥办事果断,考虑问题周密,因而逐渐赢得宋真宗的依赖。

后来宋真宗驾崩,仁宗年幼,真宗下遗诏尊刘娥为皇太后,军国政事交由刘娥监理。于是,刘娥名正言顺地成为摄政太后,开始了长达11年的垂帘听政生涯。

在此期间,刘娥无疑是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她终结了宋真宗极端荒唐的天书政治,让朝廷回归正常状态。

先后六次下令严惩贪官,并掌握朝中高官所有亲戚的名录,严防裙带关系。

她顺应商品经济发展趋势,一度改革茶、盐的官榷制度,实现茶、盐暂时局部的通商。

还在川峡地区发行流通交子,印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在宋明理学萌芽时期,女性的地位明显低下。作为女性,她强调夫妇齐体,提高妇女的地位和财产继承权……

最重要的是,在她手握大权时期,没有让少年的宋仁宗脱离政治,而是让他临朝听政,参与决策,学习执政手段。

在她的指导下,宋仁宗积累了大量经验,使仁宗成长为宋代口碑最好的皇帝。

所以,面对开头刘娥的问话,李迪也不得不说:“如今看到皇帝的圣明,臣没想到皇太后有如此盛德!”

然而,对于女性掌权者,世人往往比较苛刻,她越有作为,越想作为,她所受到的掣肘就越大,所得到的评价就越低。

如在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刘娥被刻画成一个权力欲膨胀、心狠手辣的毒妇。这个形象也成了刘娥在历史中的刻板印象,不读历史的人,轻易就上了虚构戏曲的当。

当然,读了史书,也可以看出刘太后确实是个对权势有野心的人。

史载,宋仁宗对辅臣说:“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

原来,刘娥临死前已经不能说话了,却总在撕扯身上的衣服,宋仁宗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问辅臣。

薛奎一听就明白过来,他说:“太后是想穿上龙袍,享受皇帝的葬礼啊。”

薛奎紧接着又说,“但是穿着龙袍,太后又如何见先帝?”宋仁宗听从薛奎的建议,就以太后服饰下葬刘娥。

从这件事看,刘娥期望成为下一个武则天。只是当下社会情况不如唐朝开明,她也没武则天那么狠心,注定不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