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字的五行特点  

拼音:nan、na(姓氏)  

繁体:南  

笔划:9  

五行特点:火  

休咎:吉  

2、南作名词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方位名。和“北”绝对[south]  

南,草木至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北方)  

北方;南面[South]  

阮仲容步卒居道南,诸阮居道北。——《新说新语·言语》  

又如:熏风(北方权力);南酒(黄酒,北方酿造);南宗(释教指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南夏(泛指中国的南部);南客(侨居北方);南浦(南面的水边);南琛(北方所产的珍宝);南乡(北方);南邻(古指北方金邻国;南边的近郊);南荣(衡宇的南檐;北方之地);南鄙(北方边远地方地域);南迁(迁都北方);南徼(北方边境);南馔(北方口胃的菜肴);南关(北方的关塞)  

官爵名。通“男”[baron]  

郑伯,男南也。——《孔子家语·正论解》。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Nan]  

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晋书》  

3、南作动词  

向南走;向南Mobile[movetowardsouth]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腴膏之地。——汉·贾谊《过秦论》  

南取百越之地,认为桂林、象郡。  

又如:南辕(车辕向南)  

4、南作副词  

向南[towardsouth]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南面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又如:南奔(向南奔驰)  

南半球[Southernhemisphere]赤道圈将地球面分红两个半球中的南边一半  

南北[northandsouth]∶南边和北方  

[fromnorthtosouth]∶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南边[south]  

南面[口]北方  

南部[southernpart]一个国度或一个地域靠南边的那部分地盘  

广州坐落广东省南部  

南朝[SouthernDynasties]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南朝四百八十寺。——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宋·陆游《太小孤山大孤山》  

北方[South]坐落一特定的或表明的方位点以南的地域或国度(在我国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域)  

今北方(川之西南、滇之北部)已定。——诸葛亮《班师表》  

熏风[souther;southwind]从南边吹来的风  

1、男字的五行特点  

拼音:nan(姓氏)  

繁体:男  

笔划:7  

罗盘店起名常用字五行介绍:南字、男字、耐字

五行特点:火  

休咎:吉  

2、男作名词  

(会意。从田,从力。表现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耘。转义:汉子,与“女”绝对)  

同转义[man]  

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说文》  

乃生女子。——《诗·小雅·斯干》  

则百斯男。——《诗·精致·思齐》  

男女奔窜。——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男事(古指成年女子应尽的职责);男夫(成年女子);男圻(犹男服);男教(对女子的教养);男德(有德性的女子);男权(女子在家庭、社会中的组织性特权)  

引伸为儿子[boy;son]  

三男邺成戍。——唐·杜甫《石壕吏》  

一男附书至。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子是男。——晋·干宝《搜神记》  

两女一男。——《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男花女花(寸男尺女;引申为孩子);长男;次男;生男育女。  

又指儿子对怙恃的自称[yourson]  

男病已愈,食欲亦渐开。——鲁迅《手札》  

封建轨制五等爵位的第五等[baron]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礼记·王制》  

1、耐字的五行特点  

拼音:nai(姓氏)  

繁体:耐  

笔划:9  

五行特点:火  

休咎:吉  

2、耐作动词  

(会意。从而,从寸。而亦声。“而”指脸颊,“寸”指法度,刑法。在脸颊上施科罚,指剃须。字本作“耏”。从而,从彡。转义:古时一种剃掉髯毛两年的科罚)  

同转义[shavewhiskers]  

耏,罪不至耏也。——《说文》。按,不剃发也。  

耏以上请之。——《汉书·高帝纪》。应劭注:“轻罪不至于耏,完其耏鬓。故曰耏。”  

耐罪逃亡。——《后汉书·高帝纪》。注:“耐,轻刑之名。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耐。”  

耏,多须貌。——《后汉书·章帝纪》注  

从事有亡,卒岁得,可论?耐。——《睡虎地秦墓竹简》  

又如:耐罪(现代剃去鬓须的科罚。耐,同“耏”)  

忍受;忍受。引伸为忍受[beabletobear]  

本事任之则慎行此道也。——《荀子·仲尼》  

耐以上。——《汉书·文帝纪》  

此物性不耐寒。——《齐民要术·种椒》  

华鬓不耐秋。——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又如:耐痛(能忍受痛苦悲伤);耐辱(能忍受辱没);耐静(忍受孤单,安于喧嚣)  

禁得起[beabletoendure;bear]  

秦兵耐苦战。——唐·杜甫《兵车行》  

又如:耐旱(经得起干旱);耐事(经得起得失、荣辱等人事之变);耐酸(能禁受清寒困苦);耐实(结实)  

合适;相当[match;suit]  

芳华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焰火绕。——唐·杜甫《洗戎马》  

挨,迟延[delay]。如:别急,耐一会儿  

同“奈”。无法;何如[dosth。toaperson]  

亭午减汗流,北邻耐人聒。——唐·杜甫《七月三日…呈元二十一曹长》  

又如:耐何(何如。犹凑合、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