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近日,教育部下发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的通知,并配发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改革攻坚任务清单》,总共分作20多项行动指南。今天来聊一下第17项行动:学校减负提质增效行动。

改革攻坚任务第17条清单中指出:健全学校落实“双减”长效机制,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学生学习压力或其他教育教学管理问题,衡水长期以来颇受诟病,双减政策出台后,衡水的减负工作如何?

2024年教育部改革攻坚任务清单:学校减负提质,衡水如何答卷?

都言衡水太疯颠,

我笑外人看不穿,

双减政策出台后,

减负提质冲在前!

不多啰嗦,今天先拿出衡水市2023年初提出的减负提质行动的县域工作方案案例,拿此方案与清单进行对照,如若真抓实干,真正形成长效机制,真正办出高质量教育,那样,衡水再度傲视群雄,岂容他人睥睨!

直接抄袭,拿来主义,立贴为证!

中小学校减负提质“八大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省市“双减”工作部署,落实《衡水市义务教育学校减负提质八大行动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本县域教育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过重作业负担。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减负提质“八大行动”,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以提高作业质量为目标,抓牢课程和教学两个核心,抓实教研、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抓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双减”,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减负提质行动,建设一批新优质学校,形成一批新管理制度,培养一批新梯队教师,开发一批新优质资源,培植一批新典型经验;各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办法更加多元,作业布置更加科学,课后服务更加优化,学生和家长负担更加减轻,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更加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作业改革推进行动
1.落实作业管理机制。落实《县教科所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设计与案例指引》等规定,实现“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
推进落实重点:完善学校作业管理制度,落实作业布置与批改细则,健全学科组长把关、班主任协调、教务处主任审核的作业总量控制机制;认真执行作业公示制度,做好档案留存;教师作业批改符合作业批改细则要求,杜绝要求家长代阅作业和学生自己批改作业现象;定期开展作业设计的展示、交流和评比活动;常态化坚持《作业日志》、3年级以上学生建立“错题本”等。
2.探索作业布置形态。持续推进“县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优化基础性作业,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作业。
推进落实重点:学校作业管理模式化,教师日常布置分层化,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经常化,学科作业引领个性化,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创新化,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区服务与劳动实践等新型作业弹性化等等。
3.实施作业设计研究。深入开展“优秀作业设计展评活动”,做好作业专项课题研究,开展分层作业专项研究,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推进落实重点:作业设计纳入教研活动,各学校积极遴选教师作业设计优秀案例,定期编辑优秀作业设计案例集,逐步建立完善基础作业资源库。
(二)课程规范建设行动
4.规范课程设置。按照国家2022新课标要求,编制《县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学校参照《方案》结合学校实际编制学校课程表,规范设置课程的名称、周课时总数及各门课程的周课时数。
推进落实重点:课表设置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杜绝“折扣课表”“阴阳课表”现象,开展公众号及家长群“晒课表”行动,开足开全音体美劳以及各类实验课,实验目录公示上墙,拒绝“黑板讲实验”“课后背实验”等等。
5.打造特色课程。依据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和资源条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丰富校本课程。
推进落实重点: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制定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构建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学校显著位置张贴学校课程体系示意图。
(三)课堂提质增效行动
6.推进备课专业化。 完善和优化教师备课规程,强化2022年新课标在备课过程中的作用,注重教学设计的规范性、有效性、创新性,加强集体备课,注重单元整体设计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增强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一致性。
推进落实重点:落实《县教育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集体备课管理办法》,各中小学全部实现电子备课,突出强化对年轻教师的备课指导,提升备课专业化整体水平。
7.打造五育好课堂。进一步强化课堂育人作用,大力推进“五育好课堂”常态化建设,向每一节课要质量。
推进落实重点:坚持核心素养导向,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全县“五育好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和“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8.实施教育信息化。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积极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乐教乐学” “希沃白板”“优教云”等信息化平台,探索基于信息化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大力开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建设。
推进落实重点:“名师课堂”:通过视频会议、钉钉直播、文香、企业微信等平台等开展名师网络课堂直播。“名校网络课堂”:要求教师、学生全员注册并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探索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模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直播教师、录课室开展城乡教育教学联合体联合优质课堂资源共享,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课堂质量差距。
(四)教研科研赋能行动
9.建强学科教研组。完善和优化学科教研组管理制度,完善全县三级教研网络,优化网络研修机制,建立教研组“微课题”或“教研主题”,开展教研组长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推进落实重点:大力推进“学科教研活动日”制度落实,发挥学科专家型教师、名师和骨干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10.提升教研活动质量。落实《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管理基本要求》,高质量开展集体备课、听评课、教材教法分析和主题教研、教学比赛、教学展示等基于数据和实证的常规教研活动。
推进落实重点: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和方案,规范活动过程,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增强教研计划性、针对性、系统性,提高活动实效。
(五)绿色考试实施行动
11.创新学校考试方式。严格执行《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严格控制考试次数,结合学科特点和考试目的,采用调查问卷、实践操作、观察等方式,诊断学情教情,促进教学改进,激发学习兴趣。
推进落实重点:县教科所制定《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方案》,参照《县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评价办法》完善其它学科学业质量评价办法。各学校积极探索小学1-2年级非纸笔考试形式,构建具有学科特点的考试模式。
12.提高考试命题质量。加强命题研究和教师命题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命题水平。
推进落实重点:落实《县教科所关于加强作业和考试管理的通知》要求,县教科所定期组织命题培训和竞赛,基于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达成度。
13.科学使用考试结果。严禁基于考试结果的排名、奖惩和“贴标签”,实施考试结果等级评价。
推进落实重点:强化考试结果运用研究,发挥考试诊断、激励和管理功能,做好考试分析,探索实行“满分”复测。
(六)新型评价探索行动
14.实施全要素评价。 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学生体育考查机制。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推进落实重点:开展好学生社团活动,建立并保障学生劳动教育清单落实,每学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重视体育考查项目与中考内容的关联。县教育局每学年组织一次小学毕业年级或初中起始年级县级学业质量监测,抽测部分学生和部分学科,把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纳入监测学科范围。
15.完善优化学业评价。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推进落实重点:完善中小学生学科素养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或“成长记录袋”,每生一档,全员全程全景记录,提倡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学生个人成长电子档案。
(七)课后服务提升行动
16.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积极开展“1+X”课后托管服务(“1”是基础性作业,“X”为素质类实践活动)。在完成课后作业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等活动。
推进落实重点:制定“一校一案”,研究“课后服务指南”,制定“课后服务日历表”,完善“课后服务补助发放办法”。
17.拓展课后服务资源。 在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潜力的基础上,积极与体育、科协、团委、文联等部门对接,统筹利用校外优质资源,深入推进“教师+志愿者”服务,有效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改革创新课后服务形式。
推进落实重点:引导师生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后服务”及“学习强国——中小学教育——课后服务”等免费线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每学期开展一次课后服务学生、家长满意度调查。
(八)协同合作育人行动
18.实施家校协同育人。完善家校联系制度,优化家校沟通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家长转变观念,配合做好“双减” 工作,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
推进落实重点:教师每周至少家访或电话家访一名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家校互联,班主任每周组织一次线上“家长教育大讲堂”,学校成立家长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会或家长校园行等。
19.丰富社会实践活动。联合文旅、交通、公安、发改、财政、市场监管、银保监、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指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劳动实践、志愿服务、职业体验等各项社会活动。
推进落实重点:统筹协同各相关部门开展“创城”、“创卫”、“未保”、“科普”、“普法”、“未成”等工作,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减负提质行动工作专班,各学校要健全领导机制,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双减”文件及本方案工作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明确目标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分工,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加强队伍建设。各学校要把队伍建设做为减负提质行动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班主任和教研组长、任课教师三支队伍建设。学校领导要坚定抓牢抓实“双减”的信心和决心,围绕市县提出的“八大行动”,召开专题会议,分级培训研讨,创新架构本校工作思路框架,深化实施减负提质行动。班主任和教研组长要强化执行力和战斗力,对标对表“八大行动”重点推进落实事项,落地有声,抓铁有痕。广大教师要突出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考试命题、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学习提升,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三)加强过程督导。县教育局综合运用督办、通报、追责等措施,强化“八大行动”工作督导,狠抓落实。一是正面引领。通过工作简报及专栏分层面分主题展现全县减负提质行动的工作经验、成果。二是负面鞭策。对工作拖沓,教学管理落后,甚至存在不按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学校考试频次过多等相关问题的学校,进行警示通报。
(四)加强评估考核。县教育局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减负提质“八大行动”测评细则》和实施方案,每学期进行工作测评,作为教育教学综合考核主要依据,对于减负提质先进学校,颁发“新优质学校”奖牌,对于测评不合格的学校,视实际情况给予班子集体谈话、通报批评、黄牌警告、干部调整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