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类学习的几种好心态:游戏心态、旅行心态、看电影心态、参观博物馆心态……(上)
报班学习,很多家长特别在意人数。最好是一对几,小班化。认为这样人数较少的班级,老师容易顾得过来,而且互动机会多,老师个别指导的机会也多。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课外班以小班化为特色,并以此深得人心。这事可以这样看:
1、如果是技术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手把手教的学科,比如舞蹈、乐器、书法等,人数少一点为好。知识体系比较严谨的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学员水平接近人数少一点为好。知识点相对松散庞杂,更注重个人体悟的学科,比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理论等,则人数多寡,程度高低并不是太重要。就像看一场电影,并不是你一个人包场,就一定看得懂一些。也不一定我年纪大,就比你懂得深一些。甚至有时候懂的程度,跟学历、文化水平、知识体系等都不是正相关。
文科类学习的效果,很多时候跟人数关系不大,跟“起点”关系也不大,跟“过程”关系更大,跟“禀赋”和个人体悟关系更大。
2、文科类学习,更注重深层次的精神互动。那种看起来很热闹的无脑互动,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是一种伤害。比如《兰亭序》的作者是谁啊!王羲之!王羲之什么朝代人?东晋!王羲之是个什么人?书法家!大家以前听说过王羲之吗?听说过!哇,大家好棒!……还有一些肤浅至极的问题,讨论来讨论去……这种互动越少越好。我们现在有些人对互动有一种误解和执迷,认为只有频繁的互动,才是对孩子能力最好的提升。文科类学习,很多时候,就像安安静静看一部好电影,一句话都不用说,深层次的情绪感染和思想启迪都在里面了,这才是更好的效果。如果是一部烂片,讨论来讨论去,有啥意思。
3、如果课程质量足够好,老师水平足够高,课堂是顾得过来的,而且是不怎么需要老师维持纪律的,就像一部好电影的播放现场,需要有人时时提醒大家认真看吗?如果课程本身不吸引人,老师水平又不够,那么人数再少,他也未必顾得过来,就像我们自己家里,两三个孩子就够呛了。那种表面上的遵守纪律,其实根本没什么效果。
当然,就有人喜欢那种私人护理一样的尊享体验,那另当别论。
4、小班化,还有一种原因是招不到更多的学生。
文科类学习,不妨心态放松一点,就以看电影的心态去面对,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大可不必因为没有人家看得那么懂,就觉得跟人家花一样的票价不太值似的。
1、刚入门或未入门的。博物馆展出的物品如果自己是不懂的,那就保持一份好奇和尊重就可以了。“这有啥好看的?”过门而不入,或者匆匆而过,那是永远没有入门机会的。有些学习者就是这样的,“这有啥好学的?”,一个连基本的好奇心都没有的人,要想学好基本是不可能的。“这种罐罐我家都很多!”“几千年了,还保存这么完整,一定是假的吧?”这种完全不懂的情况下的傲慢和轻浮,是入门的大忌。“王羲之?他是个书法家,我早就知道了!”“语文还需要补的?语文要靠平时积累,语文临时又补不上的!”这种无知而强以为知,是学业进阶的大碍。
2、有所了解和研究的。博物馆展出的物品如果自己有所了解和研究了,那就要确立观览角度和重点了。比如青铜器,这次是看器型、纹饰、文字还是铸造工艺、历史演变?是重点看哪几件?……一个好的文科课堂,呈现的信息量是丰富复杂的,不必要事无巨细全盘接收,要根据自己不同需要,各取所需。有所得,就是好课堂。而不是“有所不懂”,就觉得太难太深,学不了;“已有所知”,就觉得信息重复,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学。这都不是学习的好心态。
3、深有研究和体悟了。博物馆展出的物品如果自己深有研究和体悟了,那还有看的必要吗?如果真的到这一步了,你就会知道:只要它还在,站在它面前,就很美好。就像顾城的《门前》里写的: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
学生学习,就在1和2之间。这时候感觉有点难度,很正常的;有些不懂,很正常的。我们有一种习惯性的认知,总希望孩子课堂所学全部都懂,如果有些不懂,就是孩子不认真,就是这个课太难,就是吃”亏“了。我们逛博物馆,需要全部都懂吗?如果有些不懂,我们觉得自己不认真吗?我们觉得吃亏了吗?有所得,就行了。
总之,学科类学习,更多的是濡染,熏陶,开拓和深化,是很难量化的,也是不必要太量化的。放平心态,洒脱一些,自在一些,无拘无束一些,不要用太过”严谨“的计划经济的思维去要求孩子,多用一点自由的”市场经济”的思维去看待学习,孩子反而能学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