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桥铁锁

火树银花

the Lantern Festival

 
图片
 
 
图片

【1】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释义: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四处皆可通行,往日城门封闭的铁锁也已打开。

正月十五夜上元节也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元宵节,在唐宋时期可谓一年中最繁闹的日子。

据《大唐新语》所记载,武则天执政时期,每逢正月十五,朝廷会取消夜间戒严,允许百姓上街游玩,观赏花灯。

彼时,豪门贵族车马喧嚣,市井平民欢歌笑语,十里长街,火树银花,人山人海,通宵达旦,不亦乐乎。

从苏味道这首《元夜》,我们就不难看出古时元宵佳节的热闹程度。

他在诗的后面有写:“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

意思是,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如此喧闹的场景,欢乐程度似乎远远胜过我们今天的春节。

图片

【2】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释义: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

辛弃疾这首《青玉案.元夕》是当之无愧的元夕词魁首,与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被誉为“元夕双绝”。

这首词没记错高中应该学过,那时年少,只偏爱最后几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实,这首词每句都是精华,他把元宵节的那份繁华喧闹描写得出神入化,让人一读就想穿越古代,自体验一下那份热闹与美好。

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元夕词,别出心裁,在里面加入了个人的情感,多了一份情真意切的美妙,细腻且深情。

如果可以,我建议大家多背诵几遍,背时闭目细想,自然会感到其中之妙。

图片

【3】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释义: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得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关于这首《生查子.元夕》的作者,一直存有争议。一些人认为出自欧阳修,另一些人则觉得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所作,其中主欧公者居多。

整首词同样围绕元宵佳节而写,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辛弃疾的元夕却不同。

如果说辛弃疾的《青玉案》是浪漫,那么欧阳修的《生查子》则是孤独与思念。

越是欢声笑语,普天同庆的日子,一些来不及补救的遗憾越是深入骨髓,比往日来得更凶猛。

佳节又逢,故人不再,这让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节日的快乐不仅在于热闹璀璨,更重要的是相聚与团圆。

就像有句话说的:“失去了你,即便拥有全世界,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词人最后才意味深长的写下:“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又逢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可却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4】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释义: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如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

说实在的,别看苏轼被人们称为“苏神”,但我个人觉得他这首《蝶恋花》要比前面几首逊色不少。

不过,从苏轼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到古时朝廷对元宵节的重视以及热闹程度。

元宵节那天,杭州城里明月如霜,灯火璀璨,没有一点尘土随马而去。

然而,同样是元宵节,杭州是热闹璀璨的,密州却显得冷清。

图片

他说“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去祭拜土地神。灯火清冷,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就要下雪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杭州繁华,密州偏远;另一方面则是身处异乡,思念亲友,导致了他内心的孤寂。

小时候在重庆南川的一个小镇,每年元宵节时,镇上都会有舞龙灯的表演。

那一天,各个村落的人都会带着家人孩子上街去看舞龙灯,平日人流稀疏的街道上到处是密密麻麻的人影。

人们围在街道两边,看长龙自中间穿行而过,欢声笑语,锣鼓喧天,热闹至极。

如今,年初八一到就要急急忙忙离开家乡投入工作,舞龙灯这样的盛况再没见过。

图片

图片来源:小🍠,作者“桃花赋”

闹处读词,静处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