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曾经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和辽、金、两宋、蒙古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曾经雄霸河西,但是却在灭国后从历史中消失了接近上千年,直到西夏王陵的出现,才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这就与他的起源、发展和与蒙古的恩怨有关了,本章我们就详细说说党项人在建国之前的颠沛流离,从中探索他们为什么能够建立一个强大政权的原因–民族韧性。

1.第一次迁徙:(西迁甘肃)党项族,汉代西羌分支,据隋书、旧唐书记载,党项羌为汉代西羌别支,由于东汉时期凉州不断爆发羌乱(名为羌乱,实为当地汉族豪强领导的维护地方利益的动乱,羌人多为驱使),东汉朝廷及之后的曹魏和西晋朝廷对于西羌地区,一直实施高压政策,设置护羌校尉,不断大打压分化羌人,后西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内附归于朝廷管辖,在今甘肃东南地区居住,另一部分西窜至今甘肃、新疆部分地区。而这一部分西窜的就是党项人,这也是他们的第一次迁徙。《旧唐书》:党项羌,在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也。魏、晋之后,西羌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山野。自周氏灭宕昌、邓至之后,党项始强。其界东至松州,西接叶护,南杂舂桑、迷桑等羌,北连吐谷浑,处山谷间,互三千里。这里所说的古析支之地指的就是如今的青海果洛和贵德部分地区,就是我们在前言里说的河湟谷地,这一块地方既适合游牧,也适合农耕,所以党项羌即在此地发展,但是此时党项只是羌人的一个小部落之一,因为羌人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展了上千年,到东汉末期,羌人已经在青海、甘肃、四川西部等地区发展了上百个部落。后由于汉朝地方民族政策的失误和横征暴敛,导致羌人不断发生叛乱,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反叛和平叛之后,羌人部落也损失了很多部众,而且朝廷使用分化政策,一部分羌人向东迁徙至陇东地区,内附朝廷,另外一部分向西迁徙至今甘肃西部酒泉和新疆哈密东部等地区,党项羌即是西迁的部族之一。

西夏史–1.2历史三迁

2.第二次迁徙:(返回故地)在羌族分化之后,在今四川西北松潘地区的宕昌羌人部落逐渐发展起来,他们一面向西发展占据河湟谷地等羌人的地区,另一方面向中原曹魏、西晋等政权称臣,取得政府的承认,乘机壮大发展自己,并于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之时,趁机建国称王,史称:“宕昌国”。《魏书·宕昌传》:“有梁勤者,世为酋帅,得羌豪心,乃自称王焉。”梁勤称王的确切时间史料记载不详,有些学者推断大致为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公元424年,梁勤之孙梁弥忽向北魏奉表请求内附,太武帝封弥忽为宕昌王,宕昌国政权正式肇始。其国境“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席水(今甘肃甘谷南藉水)以南,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阜,人二万余户”(《北史·宕昌传》),大致包括今甘肃临潭、岷县南部至天水西界和武都北界一带。北周时期、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北周大将田弘进军宕昌,直至城下,获25王,拔56寨,宕昌国灭亡。宕昌国有明确记载的时间是142年,共传9代12主。在宕昌国灭亡的同一时期,西迁的党项部落等经过几百年的休养生息,逐渐发展起来,重新迁徙回到河湟谷地下游和陇东、川西北地区,和吐谷浑为邻,隋末唐初,吐蕃逐渐统一并发展强大起来,对二者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二者经常联合抵抗吐蕃的进犯。

3.第三次迁徙:(东迁银夏)隋末唐初时期,一方面由于吐蕃崛起和跟吐谷浑的地盘争夺,另一方面,隋唐王朝对帝国西部地区持续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党项族内附或者归降,因此党项内部发生多次分裂。第一次分裂为隋文帝时期,《隋书》记载:开皇四年,有千余家归化。五年,拓拔宁丛等各率众诣旭州内附,授大将军,其部下各有差。十六年,复寇会州,诏发陇西兵以讨之,大破其众。又相率请降,愿为臣妾,遣子弟入朝谢罪。高祖谓之曰:“还语尔父兄,人生须有定居,养老长幼。而乃乍还乍走,不羞乡里邪!”自是朝贡不绝。由于一部分党项人内附,另外一部分没有内附,但是向隋朝称臣,但是随后又侵犯边界,因此被隋朝大军击败,从此之后,一直保持朝贡的状态。此一时期,党项部落已经发展壮大至十数个大小部落,据史书记载党项羌人“其种每姓别自为部落,一姓之中复分为小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不相统一。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房当氏、米擒氏、拓拔氏,而拓拔最为强族。”这个时期,党项八部共计有十余万骑,人口约为三四十万。这才是党项降而复叛的原因之一,这一时期的党项还是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虽然农业基础薄弱,但是占据的地区比较具有优势。唐初贞观三年,太宗李世民为了平定吐谷浑,下旨抚慰党项首领细封步辞,步辞率领党项诸部归附唐朝,被赐封崌、奉、岩、远四州,可见这一时期,党项诸部的首领是细封氏部落,在党项诸部都归附大唐以后,只有拓跋部不服大唐,屡次对抗官军,被大唐军队击败,最终拓跋赤辞率领部众内附,被任命为西戎州都督,公元7时期中期,吐蕃日益强大,同时期的吐谷浑政权也在针管初年被大唐所灭,因此在青海湖及河湟谷地等地区对抗吐蕃的少数民族部落只剩党项拓跋部,由于拓跋部无法抵抗吐蕃的侵犯,因此向大唐王朝请求内迁,一开始唐王朝将其部落安置在庆州(今甘肃省庆阳市)。其后,先前内附的党项诸部也都被唐王朝逐渐集中安置于庆州及靖边等地区,设置统一的羁縻州来统一管理。

同一时期,党项还有一部分部落没有内迁归附,其中较大两个部落为黑党项部落和雪山党项部落,黑党项部落位于赤水以西(今青海兴海县以西)地区,吐谷浑灭亡之后,以敦善国的名义向唐朝进贡;雪山党项被吐蕃征服,成为吐蕃的臣属,其余零散的党项各小部落也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其中在西北边缘地区的小部分约二十余万众于天授三年内附,分其地置朝、吴、浮、归等十州,仍散居灵、夏等界内;

另外一部分在泾、陇州界者,分为归顺州部落、乾封州部落、归义州部落、顺化州部落、和宁州部落、和义州部落、保善州部落、宁定州部落、罗云州部落、朝凤州部落是个归顺州部落,散居在陕西南部等地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