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MultiStem治疗发病后18 ~ 36小时内脑梗塞的有效性/安全性的临床试验
北海道大学医院1月17日发表了同种异系细胞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有效性评价试验结果。研究由该医院脑神经外科的长内俊也讲师带领的研究小组进行,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JAMA Neurology》上。
对于脑中风患者的治疗,医学技术和研究在不断进步。基于证据的再灌注疗法,如静脉内血栓溶解疗法和机械血栓清除术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脑梗塞的治疗。虽然这些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约50%的患者在中风后三个月内会出现障碍。因此,探索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成为了医学界关注的话题之一。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在脑梗塞等疾病的治疗中备受期待。目前医学界正在研究各种干细胞类型,包括间充质干细胞、骨髓单核细胞、神经干细胞以及人工多能性干细胞等,探讨其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其中,MultiStem是一种大量生产的干细胞产品,它能够发挥多种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炎症、调节免疫异常、保护损伤细胞、促进血管新生、组织修复和促进愈合等。
在一项名为“TREASURE(使用再生细胞治疗急性脑中风评估)试验”的 2/3 期随机临床试验中,研究小组针对脑梗塞发病后 18 至 36 小时内的患者,探讨了MultiStem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有效性主要评价项目是第90天转归非常良好的患者比率
研究表明,20岁以上的人在初次筛查时相当于8 ~ 20的神经障碍持续存在,DW-MRI确认包含大脑皮层,长轴超过2cm的急性期脑梗塞,以脑卒中发病前modified Rankin Scale(mRS)为0或1的患者为对象,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给多系统组和安慰剂组,进行双盲检查。之后,在脑中风发作后的18 ~ 36小时内,给患者静脉滴注一次MultiStem安慰剂,每次30 ~ 60分钟。
有效性的主要评价项目是第90天转归非常良好(excellent outcome)的患者比例。卓越输出定义为满足mRS≤1(范围:0 ~ 6)、NIHSS得分≤1(范围:0 ~ 42)、Barthel index (BI)≥95(范围:0 ~ 100)的复合得分标准的状态。
安全性的主要评价项目包括:与受试产品的因果关系不可否认的点滴后24小时内发现的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功能异常或严重的过敏反应、给药后7天内发现的严重不良事件、在临床试验药物给药7天后的评价中,NIHSS评分相对于基线上升了4分以上的神经症状的恶化,以及到第90天为止的死亡或威胁生命的不良事件,以及到第90天为止的二次感染。
对高龄患者较多的206例静脉内给予MultiStem或安慰剂
2017年11月15日至2021年3月30日期间共招募229名患者,跟踪调查至2022年3月29日的365天。其中207例(MultiStem组105例,安慰剂组102例)被随机化。然后,对206例(MultiStem组104例、安慰剂组102例)静脉内给予MultiStem或安慰剂。
该试验中高龄患者比例较高,MultiStem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数年龄分别为79岁和78岁。两组接受再灌注疗法的患者比例、NIHSS平均值、梗塞体积相似。
MultiStem组缺血核心体积在50mL以上患者和64岁以下患者转归良好
关于有效性的主要评价项目,MultiStem组与安慰剂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12例[11.5%]对10例[9.8%),P=0.90,MultiStem组与安慰剂组的校正后风险差,0.5%[95%CI,-7.3%to8.3%)。对年龄和缺血核心体积的亚组进行了第90天mRS≤2的探索性亚分析。
缺血核体积大于50ml的患者,多体组转归明显良好(12例[11.5%]比10例[9.8%],P=0.90, MultiStem组和安慰剂组校正后的风险差,0.5%[95%CI, -7.3% to 8.3%])。此外,64岁以下的患者在多重体组中也不具有显著性,但转归倾向良好(8/10 [80.0%]vs5 /12 [41.7%];P = 0.08,多组和安慰剂组校正后的风险差,37.2% [95% CI, -0.4% to 74.8%])。
3、4级无过敏反应,期待验证MultiStem的进一步效果
另外,包括3级或4级过敏反应在内的主要安全性评价项目没有组间差异。此次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脑中风发病后18 ~ 36小时内静脉内注射同种细胞治疗是安全的,但不能改善短期转归。
研究小组表示:“关于探索性解析的结果,认为今后有必要追加讨论。根据本研究结果和目前欧美正在进行的Phase3研究的合并分析,期待验证MultiStem的进一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