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撰文/ 供图_穆童 李平 任雷鸣 绘图_李婧婷 来源:中国公路网 时间:2019-10-23
国道307线和208线在古太原县城(今晋源区)交会,驱车由南向北穿古城而过时发现,这座城已经被国道、二广高速公路、环城高速公路等路网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包裹住,古城已成为现代化的通衢之地,而近百座百年晋商故居就散见于国道两侧,或损毁、或兴旺,此消彼长之间,晋商风骨犹存。
晋源
古镇旧事 处世哲学
仓巷里的富户人家
从山西晋源出发,沿国道307线向太原市方向行进,途经古太原县城,可以说,这是一次古今太原的穿行。历史和地理的优越,使古太原县城(今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旧城)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县城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建成,经过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县城商业老字号已成一定规模。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古太原县城有商号492家,包括住宿、餐饮、商铺等18种服务性行业,凸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1933年,古太原县城全县共有商户147户,资本257724银元(按民国时期普通银元估算,约合人民币4381.3万),店员1286人。
县城一直为明太原县、清太原县、民国太原县、阎锡山政权晋源县之所治,俨然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统辖着晋祠、南堰、小店、北格四大古镇及周围数百个村庄。经济中心的便利留给了古太原县城独特而厚重的人文,历史的流逝,使往日繁华落尽,更多厚重的人文只能通过一些载体而百年流传,这些旧事似乎就隐匿于古太原县城那狭窄的街巷里、依次而建的座座深宅大院中。
古太原县城里年届高龄的老者们,至今记忆犹新,旧城里南来北往的客商络绎不绝,街面上比比皆是的商铺,琳琅满目,虽然不如“金平遥银太谷”那般的风光,但也是热闹非凡,一幅“小商都”的气派。
走在晋源旧城的小巷里,随处可见青砖灰瓦的身影。狭长而深远的巷道,一眼望不到头,两旁院子的大门都有临街挑出的飞檐,古老的颜色与图案,饱经风霜的沙石台阶,紧闭的大门突然打开,发出沉闷的声音……行走其间,总给人恍如隔世的感觉,不知身在何处——这就是仓巷,旧时居住的均为晋商大户。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着悠远的传说。虽然看上去没有乔家大院那样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却也最大程度地注解了院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建筑和装修都严格按照当时的标准,富贵和辉煌一览无遗。
仓巷西段路北的张家旧院是清初建筑,东西宽26米,南北深35米,典型的二进四合院。临街有南房8间,瓦檐街门居中,看上去非常气派,有石雕的兽头,门槛上钉满铁钉。二门门楼有“居敬”的匾额,里院正厅有前脚、楹柱,昂头,横梁之下有木刻吊垂,式样非常奇特。陈家大院也建于清末。正院为二进院落,其东又有偏院。临街大门有瓦檐、石雕兽、木刻“勤俭”门匾。二门门楼有砖雕、石雕装饰,木刻“耕读第”门额。现存房屋30余间,虽破败颓唐,但气势尚存。
如果说仓巷是一位百岁老人,还固执地生活在过去的历史风尘中,那么相邻不远的后街,就是一位中年人,新旧结合,品尝不同的历史文化。它有朱家新院、朱家老院、郝家老院等一批当年在古太原县城颇有声望的晋商大户居住的房子。
朱家是古太原县城街上的富户,既有土地出租,又数代经营买卖。朱家是大户人家,在城里修建了好几处的民居。朱家老院是清初所建,为二进院落。院子东西宽15米,南北深30米,现存30余间房屋。老院里最珍贵的就是二门东侧隐壁上的砖雕“寿”字图。一行12个,共8行,每个字的写法都不一样,如果不细看的话,只有96个。其实,还有两个是“字中有字”、藏着的两个“寿”字,这样一来就是98个。可惜,隐壁中间的匾额被毁,有学者估计,剩下的寿字应该在匾额的字中,这样就是一幅完整的寿字图了。隐壁上还有一副对联,上联为:一门天性多乐祖孙父子兄弟;下联为:万世传家之宝礼乐诗书文章。整个砖雕精工细作,多处刻有寓意吉祥、富贵、福寿、平安的图案,工艺上浮雕、镂雕交叉进行,使整个画面动静相融、实虚交汇,传递了朱家的处世哲学。
古太原县城,商业活动是当地最显著的特色,新中国成立前夕,县城里的商铺多达200余家。
手绘图再现老字号的繁华
在几个宅院之间穿行,我们意外获得一个珍贵的线索——手工绘制的解放前太原县城商业老字号的分布图。图中,古城的东西南北街道,商铺一家挨一家,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幅图纸,有力地佐证了古太原县城曾经辉煌的商业活动。旅店、餐饮、百货、酒坊、旱烟、银匠、车马店、饴坊(粮食店)、裁缝铺、染坊……整个服务业非常地兴旺,数以万计的人直接或间接通过商业来谋生。虽然有些商铺规模不大,产值不高,但这些小商铺遍地开花,晋商就是从这些针头线脑的买卖做起,从小做大,直到把生意做出山西。
这张地图的绘制人李合老师年近八旬,不仅是晋阳文化民间研究会的常务理事,而且他本人就出自一个晋商家庭,家中数代从商,商业文化非常浓厚。许是家庭的影响,从孩童时代起,李合就非常喜欢到商铺玩耍,祖父、父亲或是经营商铺,或是出任掌柜,生于商贾之家的李老先生,接触的事物也比单纯在学堂接触的多。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之下,李合对商业文化的掌握和理解超出常人。
据李合介绍,当时古太原县城的商店字号、牌匾非常讲究。字号即商业店铺的名称,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所以东家在起名时都非常慎重,百般推敲。一般来看,在选字上多选用祥、和、福、德、泰、昌、盛、义、益、诚、兴、隆、永、达、庆、瑞、同、宝、聚、积、荣、全、仁等吉祥的字眼。李合列举了一些例子——县城粮店11家,家家都有字号名,如义成泰;钱庄银号6家,如谦益永、晋裕隆;当铺有德盛当;绸缎店有德生厚、谦聚恒;油面店有同心顺;书店有四吉堂;酱园有源泉栈;木匠铺三太成;元霄铺两合公;饭铺聚和园等。就连车马店也要起个店名,如万盛店、天盛店、兴盛店,取意长盛不衰,以文促商,巩固商业信誉,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旧社会识字的人少,站在大街上看店名,根本不知道是经营什么的,怎么办?聪明的店家及时顾及到这个群体的存在和需求,他们在商店门口挂或挑商幌。在李合的记忆中,旧时古太原县城的商幌分为几种:一是实物商幌,即卖什么挂什么,如麻铺一大早开门,就挂出一缕麻,关门时再收回;二是实物附属品的幌子,有些商品没办法挂出来,店家就用附属物代替,如油店就挂油瓶子,鞋店就挂出一个鞋盒子;三是商品模型的幌子,如膏药太小,挂出去不显眼,就用一块红布中间涂上一个圆形的黑点;四是旗帘幌子,比如饭铺多用旗帘做幌子,上面写上饭铺的字号,如“聚和园”;五是含有隐示或暗喻的幌子,外人一般看不出什么意思,但当地人却能一眼看懂,这是民间民俗特色的一种,如挂蓝色箍笼屉的幌子,为清真饭店。
古太原县城部分商业老字号分布图(解放前)
李合老人家还有很多三太成出品的农具,他演示的烧弓扁担巧妙地利用了力学原理。
新旧古城墙交错,游人和当地的居民擦肩而过,晋商的历史不断延续。
寿字墙上残缺的刻字。
以前店后厂模式起家
旧时的太原县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县城,几乎没有工业,生活日用品及食品加工都出自手工作坊或者家庭式的小作坊,呈现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色。“前店后厂、自产自销”是很多商铺的经营模式。从现存的一些老字号商铺的遗址可以看到,一个大院子,后面是储备原料、加工制作的车间,前面是临街的店铺,加工好的商品在这里零售。比如油、酒、米、面铺中的“宝聚太”、“泰来恒”等字号,除了胡麻油是从晋北地区购进外,其余的商品均是自己生产,制酒、磨面、碾米。醋坊、粉坊、饴坊等也都是雇佣工人在院子后面的房间里加工生产,再拿到前面的商店里销售。
当时非常有名气的“德和”药店,以药品齐全、货真价实著称。同样是收购回中草药,经过晒、磨、炒、煨、焙、切片等工序制成成品,有时还按照病人需要制作丸药。当时在县城北街上,药铺众多,竞争激烈,“德和”药店的经营方式,不仅可以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而且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经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竞争的筹码。
其实无论什么年代,总会有竞争出现。不管大店小铺,总是会想办法来规避风险。由于当时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群众购买力低,交通又不甚便利,货源比较奇缺。一些商号发现经营一种商品,生意太单调,多种经营反而可以把生意做活,于是,那时的晋商就开创了主副兼营、相互搭配的经营模式,除主营商品外,还兼营其它货物,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要。比如,一些绸缎布匹行中,除主营绸缎布匹外,还卖一些化妆品以及牙刷、牙粉、肥皂等。又如,有名的“发盛号”肉铺,除卖肉及知名小吃“驴肉爆肝花”熏肉外,还自制豆腐、豆腐干。
古太原城著名的“三太成”木匠铺就是李合的四祖父所开。生产家具、棺材以及各种农具,从选料,破料到成型、打磨、油漆,各个工序都一丝不苛,合犀对缝。所以,但凡“三太成”出品,全是精品。当时,县城里的人都知道“三太成”的东家有个怪脾气,去买东西时不能挑,如果来客挑来拣去,东家就会不高兴,开价再高也不卖了。这是因为“三太成”只要是摆在柜台上的东西,无论设计还是质量绝对没问题,来客东挑西拣的话,就说明不相信他的产品质量,“有多大的本事就有多大的脾气”,这句话用在“三太成”的东家身上再适合不过了。当时古太原县城有这样的评价,“’四友儿’(东家的小名)的农具做绝了!”至今,年龄大一些的农民还在以有一件“三太成”生产的农具为骄傲,好比现在买到名牌产品。
李合说,“三太成”最有名气的是“烧弓扁担”,“烧弓扁担”是四祖父独创,方便农民挑重物。扁担呈弯弓型,跟普通扁担不同的是,担在肩上,两头翘起,扁担质地柔韧,担起货物来上下颤动,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力学原理,减轻了货物的重量。与其他农具不一样的是,“烧弓扁担”在民间流传下来的不多,主要原因是选材不易、制作费时。据了解,制作工艺只有李合的四祖父一人掌握。“烧弓扁担”的选材非常苛刻,对树龄、木材生长的环境也很挑剔,一棵大树要用最里面的木芯。制作的工序中,最重要的是熏制,木芯是湿的,放在大火上慢慢烤干,还要制成“弓”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折断而前功尽弃。所有的制作都是手工完成,一根“烧弓扁担”耗时数月才能完成,产量很低。
一个“烧弓扁担”就可以看出老晋商严谨仔细的态度,每道工序都是认认真真,产品更是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在他们手里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到了每个细节中,绝不会因为一件东西,而毁掉一个商号的信誉。
晋商印章。
晋商门前商幌的手绘图。
晋商票号。
晋商所用的算盘大多精工细作,在算账时更添意味。
数代经营遂成商贾人家
李合家的祖上是从河北逃荒到山西,祖辈有份木匠的手艺,依赖这份手艺在古太原县城安家了,靠着做农具、打棺材,也能勉强度日。直到有一天,到东山上买木头时,正赶上山头着火,一片木场烧的不成样子,场主一咬牙用几百个铜钱的价格把整个木场的树木卖给了李家。没想到火只把树的树杈烧枯了,下面的主杆又粗又壮,全是上等的好木材,李家人欣喜若狂,感觉这是上天的恩赐。于是,每天一趟牛车把木头拉下山,拉了整整一个冬天,木材把李家店铺前的几百米长街都摆满了。李家就这样开始起家,数代都以经营小买卖为业。
到了李合祖父这一代,兄弟6人中只有三祖父和四祖父两位还在开着木匠铺,继承祖辈的生意,而李合的祖父和父亲先后到一家绸锻庄务工,从一名小伙计做到了掌柜。二祖父也在太谷的一家银匠铺做大掌柜。
李合的父亲曾任绸锻庄的三掌柜,主要负责采购,店面就开在钟楼街,旧时的开明照相馆对面。为了扩大进货渠道,接触到价廉物美的货源,李老跑包头、去汉口、南下苏杭。由于眼光好、有经验、了解市场行情,进回来的货都很走俏。李合还记得10岁那年腊月里,跟着父亲到店里玩,一批新货上柜,仅一上午的时间就卖的柜空货尽,大掌柜高兴地挂出了“开市大吉”的牌子。那会儿,李合才10岁,但他站在门口就能自觉地帮着看柜台,不愧是一脉相传的商户人家。李合的父亲当了十几年的掌柜,为店里做出很大贡献,但只拿自己该得的一部分钱和物,从未多拿过店里的一寸布。
“祖父那一代,六个兄弟、几大家子人共同生活,3个院子50多间房子,除了自己住以外,还居住着雇佣的工人。大家都尊卑有序,和平共处。当时,兄弟几个由老四管家,老三和老四在家经营祖业木匠铺,老大和老二在外面做掌柜,赚的钱都拿回来交给老四,统一分配。老五、老六在家务农。工、商、农多种工作都做的有声有色,使这个大家族更加繁荣稳定。”这就是李合从父亲那里了解到的晋商家风。
悦丰恒是一家主营生姜的店铺,他们很早就用期货的方式经营生姜。
-
国公路网 时间:2019-10-23
万柏林
杨氏老宅 西山独一院
每一刀雕琢都有一份含义
汽车顺着盘旋而上的山路晃晃悠悠地驶向磺厂村。大山蜿蜒起伏,山路是曲折的,山石是突兀的,很有视觉和感官的冲击力。晋源区以北的万柏林区磺厂村在明清时期以盛产硫磺著称,故而得名。村子四面环山,一条柏油路从村门口经过,每天仅一趟公交车,以此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都说山中无岁月,的确,隐于民间100多年的杨氏老宅,要不是被文物考察队发现,这座民居瑰宝还会藏在深山里,静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整个西山地区,想要再找一间这样的院子,难呐!”村民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啧啧嘴,蹦出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这个院子的历史与珍贵。
说起杨氏老宅,在太原市万柏林西山一带是相当出名的。许多人即便没有见过,也有所耳闻。坊间有传闻——磺厂一处百年老宅相当漂亮,只那房子里用的木材都是旧时从南八县运来的。到了磺厂村,果不其然,刚说明我们是想来看一看杨氏老宅的,热心的村民就急急地唤来杨家的后人,村民还怕我们听不懂当地的方言,自告奋勇当翻译。
这座清代构筑的宅院为小型的四合院布局,坐西朝东,面积约377平方米,小巧精致。虽然修得规规整整,乍眼一看貌似普通民居,但一些细节之处还是透露了院主人的身份和品位。门前的石墩鼓和门柱础石,历经风雨侵蚀,砂石表皮脱落,但上面的雕刻栩栩如生,石墩鼓上的狮、虎隐约可见,柱础石上的“狮子滚绣球”活灵活现,在今天还可以清晰地看见百余年前刻画的线条。在旧社会,一般的百姓人家难有财力在门外的装饰上投入如此大的人力和物力,可见杨家确实不简单。也就凭着这些装饰,我们开始觉得坊间的传闻确实有可信之处。
推开大门,迎面而来的照壁让所有的人出乎意料,没想到这样的一个院子,竟然藏有如此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让人大开眼界。照壁规模较大,宽约3米左右,高达四五米。照壁上方有檐,一排的“猫头滴水”,檐上方中央是祥云捧“寿”,两边砖雕以龙头为造型,刀功精细,在民间少有。檐下图案眼花瞭乱,兰花、梅花、仙桃、石榴、祥云、蝙蝠相互交错,线条优美,精美的雕刻极大地丰富了照壁的艺术内涵,体现了当时工匠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创造力。
照壁上最得意的作品是正中间的平面图,为“寿”字和花瓣图案组合的“龟背”图,两边是石雕镂空的“中国结”,中心部位是一个民间用来供奉“土地爷”的石雕神龛,神龛左边是梅花和仙鹤,右边是松树和梅花鹿,中间是两只花瓶。照壁上的每个图案,无不讲究,无不精致,细细看来,虽然细节繁琐,但精工细作,没有一丝的懈怠和粗糙。
院内有正房、南北厢房和倒房。院内房间均为石砌台基。正房有4间石券窑洞,门楣石雕精美,均由5块大青石整体雕刻,再配以花纹。“如意锦”门窗保存完好,装饰变化多样,上建有垛墙。两侧厢房各3间,为砖木结构,均建有硬山顶。正脊上满满的砖雕,高头兽角,威严地眺望着四周。方格门窗还保存着当年的原样。
北厢房前檐设廊,门窗装饰都极为讲究。这些装饰,寄托了院主人对安居乐业的祈盼。
在这个小院里,发现了民居中极为罕见的墙体下尖角柱石。墙角挨地面的地方,就像一个立方体一样,三面镂空,正面是一个倒三角,上面隐约可见捧寿桃的仙童模样,非常独特,可见院主人在设计上独具匠心。院子的东南角上,无论从布置还是使用上来说,都是厕所的位置,却也修了个拱形的圆门,上书“优游”,让人猜不透其中的意思。
杨氏老宅已经隐藏于深巷100多年了。
照壁上的砖雕可以窥见杨氏一脉当年的兴旺。
虽为杨氏却始于张家
杨氏老宅是磺厂村的标志之一。许多人打小就听长辈们念叨它的故事。但最有发言权的就数杨家的后人——杨金义。据他说,这座院子本不姓杨,而姓张。“当时修这座老院子的人并不是杨家的先辈,而是村里一户姓张的人家。”
大概在清末时,张家祖上在磺厂村主要从事硫磺的生意,还开有硫磺厂,最好时雇佣二三十名工人。村里的老人表示,动议建宅院的人具体是谁,叫什么名字现在已经无从查证,但张家最初决定要动工时,特意去了趟太谷,取回现成的建筑图纸一事,却全村皆知,还被一代代磺厂村人当成茶余饭后的话题聊到了今天。
张家大兴土木的气魄至今让人津津乐道,所用木材均取自旧时称“南八县”的地方,据老人们回忆,估计在今晋南一带。当时,张家的财富非同一般,设想一下,现在坐车去一次磺厂村,还得一小多小时的路程,旧时的交通条件更落后,为了一张图纸,派人远赴太谷,甚至木头都要用晋南产的,这种讲究也非寻常人家可比。
从整体的风格艺术、工艺质量、建造技术来看,张家力求精湛,以当时的条件和环境来说,感觉他们是在打造一个艺术品。杨金义曾听他的爷爷说,张家对施工质量要求非常苛刻,绝不允许为了赶工而做出粗枝大叶的工程。比如房顶的瓦片,一天只能盖15块。正是张家的精益求精,这座造型装饰讲究的小型四合院民居,对成为地方民居的经典代表之作,为研究当时的地方历史、乡土建筑艺术和地方民情民风等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实物资料。
富不过三代的张家
在中国人纯朴的思想感情里,宅院是家族不可忽视的一个枝节。一座房子、一座院子,就是一个家庭的根基,家庭的门风和声望通过这么一件实物作为载体而代代传承。张家也不例外。
美好的愿望总敌不过现实的残酷。俗话说的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正暗示了张家的命运——传了不到两代,张家的后代沾染毒瘾,变卖家产。但张家在卖房时,还保存了几分理智,“没有保住家产,已经是对不起祖宗了,所以一定要找一个靠得住的好人家,使房子不至于出现被再次出售的窘境。”杨金义回忆说。
杨家的祖上也是个生意人,家境殷实,勤俭持家,张家看中了杨家的为人,以数百银元(约合人民币数万元)的价钱,转给了杨家。事实证明,张家还是有几分眼力的,院子真正在杨家的手里得到了传承。
杨金义的爷爷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医生,上门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老百姓不仅对杨金义爷爷的医术大为称赞,杨家的房子也成为稀罕之物,被广为谈论。一传十,十传百,整个西山老一辈的人都知道杨家的宅院。到杨金义这一代,院里总共住过了八代人。从小就在这个院子里出生的杨金义,对院子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非常熟悉,从小他就知道自己家的院子与众不同。
现在,磺厂村在城镇化加速的社会环境中也面临着整体搬迁的问题,杨金义一直希望祖宅能被保护起来,毕竟这是祖上留下的遗产,将来有时间带孩子们回来,让他们寻源认祖,不要忘了过去的人和事。
部分晋商有时会携家族前往五台山大朝台等地拜祭。
这户人家是否殷实、是否子孙万代,看砖雕的花纹就能略知一二。
晋商居住的古院落外面已是陈砖旧瓦,室内摆设却依旧光鲜。
-
间:2019-10-23
清徐
大常秦家 无奈风雨
秦乔异姓相拜
从万柏林区南下,改道国道208线,再取道省道221线即是祁县。到祁县探寻晋商足迹,乔家大院不可错过,然而,我们匆匆离乔家堡而去,直奔大常秦家。乔家发迹,清徐大常秦家的“拉帮”功不可没。“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复盛公正是两家的商号。秦乔异姓相拜,约定不离不弃……那为什么世人只知有乔,不知秦?
从祁县到清徐县,依旧在国道208线和307线之间辗转,一段省道之后,清徐县政府就到了,从这里往大常村去,开车只要半个多小时了。近午时分,虽有骄阳当头,沿途的树木和田里刚结穗的玉米却让人感觉到一丝清凉。经过一段有些颠簸的田间小路,车在一所大院前停下来。环院墙有房屋,屋里有几口大缸,村支书介绍这是酿醋的。在这片寻常的乡村景色背后——清徐县集义乡大常村的秦家——曾经抒写过令今人难以想象的辉煌。
集晋商精神和建筑风貌之大成的晋祠的对越牌坊。
大常村不像一般村落那样得名于村民的主姓氏。传说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带为古战场,也是练兵、庆功、行赏之地。大功大赏,小功小赏。因“赏”、“常”谐音,“大赏”传为“大常”,与之毗邻的太谷县小赏地,就成了“小常”村。大常与武“相生相克”。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晋中战役的最后决战地。我军由徐向前指挥,敌方首领则是阎锡山的保安司令赵承绶。那是我方以少胜多的又一次著名战役,过程极其惨烈。到现在,大常村好多房屋的墙上还有累累弹痕。初到者不识,而一经指出,顿觉触目惊心。
大常又一度是周围十里八村的经济文化中心。大常地处京都大道——北京入娘子关过榆次往陕西要经过大常,而大常又远离县城,便自然形成商业市场。明代,大常是县内仅次于县城的繁华集镇,南北大街商铺一个挨一个。在这个曾经以商为主业的镇子里,出了两家显赫一时的巨商大贾——村西头的刘家和村东头的秦家,我们这次寻访的对象正是秦家。
秦乔两家渊源太深,乔家发迹正因为秦家帮衬。然后,从覆盖包头商界的广盛公、复盛公,到汇通天下的大德恒、大德通;从乾隆初年生意开张到建国初,这两家一直合资。
兴旺时期的秦家和祁县乔家旗鼓相当,包头各商号每个账期下来,数万两白银的红利滚滚而来。秦氏三余堂、九德堂、既翁堂宅第连片,仅新建的9处宅院就占据了大常镇的东北一条大街。那时,七品知县岁俸白银45两,一品大员岁俸也只有180两,而秦家年均收入不下万两,相当于百个一品大员或三四百个知县的年俸。说秦氏富比王侯,实不为过。建国初期,秦家后人到包头结账,回来说包头有一条街,叫秦乔街,有石碑,记有秦家事。秦家第三代人秦肇庆是包头生意的开创者,他也与乔家第一代掌门人乔贵发,两次在关公像前叩头发誓,乔秦异姓一家,勒石铭志,世世通婚,互相提携。这块碑乔家还一直保存着。
秦肇庆,小名四喜,生活在清康熙、雍正及乾隆年间,是秦家繁荣的撰写者。肇庆十几岁就离家走外,到河南、关东、天津、北京等地闯荡。约在乾隆初年,跟着姑父来到内蒙古萨拉齐种植蔬菜、买卖粮草、经营旅店。不久就小有成就。姑父在关口外站稳了脚,买房置地,好不得意。《清徐县志》中载,肇庆“办事专擅,多谋善断”,这样性格的人,只适合做“第一把手”,由得他挥洒。肇庆的经营理念与姑父多有龃龉,雄图大志不得伸展,常郁郁。恰此时,祁县乔贵发也来到口外。
时代久远,不知道秦肇庆与乔贵发这两人相见是怎样一幅图景,有没有青梅煮酒,秉烛夜谈?但这两个注定要塑造包头未来的人,一见之下,便仿桃园结义设案焚香,拜为异姓兄弟,约定共同创业。创业之地,他们选在包头,在一处叫西脑包的地方落脚。那时包头只是一处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因为这是通往内蒙古的要道。果然如二人所料,这里两三年间人口急增,手工作坊、商业店铺林立。由于秦乔占了先机,又有了好信誉、好人缘,所以生意越做越好,他们积累的资本也越来越大。两人把他们的商号定名为“广盛公”,经营范围,上至绸缎,下至葱蒜,还搞银钱借贷。
乾隆十年前后,他们把大笔资金和主要精力用来搞一种叫“买树梢”的生意。这是一种期货交易,即在春天,农民没钱抵垫,又愁销售没保证之时,他们明榜标价,立字为据,预付部分粮款,保证秋后收购。这比西方商贸史上说的期货交易还要早几十年。不料,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左右的一次买树梢交易中,秦乔栽了大跟头,把十多年挣的老本差不多赔光了。老乔一气之下,洗手不干,回家种地。肇庆则留下来惨淡经营。
再过五年,机会又来了。这年包头一带风调雨顺,农业大丰收,粮价一跌再跌,尤其是黄豆,贱得和白给差不多。肇庆把自己积累的所有银子统统买了黄豆。待到来年,包头一带又发生了罕见的大旱,几乎颗粒无收,他立刻把囤积的黄豆像金子似的抛售出去,资本一下就翻了两番。
大喜之后,他立刻想到故知乔贵发,没做任何耽搁,跑去祁县乔家堡找到正在地头干农活的老乔,二人重新结拜,“今日结义,永为兄弟,忠诚信义,不离不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世代联姻,两姓一家”。
重返包头后,他们把商号改为“复盛公”,复盛公越扩越大,派生出了复盛西、复盛全、复盛油房、复盛菜园、复盛西店(客栈)、复盛西面店等复字连号,几乎垄断了包头的商业金融,形成“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商业奇迹。包头在清雍正年间叫做包头村,1809年改为包头镇,1926年改为包头县,1937年改为包头市,现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的变迁正与二人合辙同轨。
万贯家财的商人宅院,客房或者书房细节处精巧,整体却简单、朴素。
专门出产麻油的油坊。
柱础边的石雕造型各异,每个造型都有吉祥、富足、顺和等寓意。
告老后的秦家在风雨中落幕
乾隆年间的广盛公以秦家为主,乔家为次。约乾隆四十年(1775年),秦肇庆告老还乡,一心一意经营家业,建造宅第,坐享其成。而乔家继续进取。复盛公时代,乔家的股份超过秦家,在包头商界是乔家第一,秦家第二。
偌大家产若只用来享受定会玩物丧志。到肇庆的孙子辈时,金头这人正应了古训。金头是死后的谥号,生前人称石头。这石头的父亲死得早,年纪不大就掌握了万贯家财,他有三大爱好,赌钱、猎色、玩古董。听说陕北、晋北多美女,石头就在那些地方投资,办些商店。赔了钱就从包头复盛公抽出股金抵补。石头赌博在本地也是出了名的,镇西五里李青村大历寺的赌博会,秦石头就是赌场上的主角。要说玩古,这似乎是件雅事,但石头玩大了,更因此而卖了脑袋。原来,他居然从宫中人手里买了皇帝的爱物“玉马”。皇帝震怒,石头被判“斩决”。伏法之后,秦家把无头尸体运回老家。又倾家产配了个金人头,然后隆重地殡葬,玉马也一同陪葬。据说,出殡时通往坟地孟高村的20里路上,白幡仪仗队鱼贯而行,送葬队迤逦不绝,所过村庄观者如堵。
秦家到第九世时,出了个子弟反对包办婚姻,闹出有伤伦理的事来,形成诉讼,各施贿赂,久讼不决,家败人累。另一子弟散播“房地不卖,终究是害”的谣言,更抽出商号的一半股份,极尽挥霍之能事,如此等等,累累不绝。当老乔家英杰辈出,奋发向上之时,秦家正在自己釜底抽薪。这正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有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会一败涂地。
秦家凋敝,还因为此门男人常寿短。为长寿计,秦家祖坟曾迁到20里外的太谷县孟高庄,还曾迁往榆次。给“阴阳”银两无数,却终究没能改变命运。也正因此,秦家出了好几代女强人,也曾有过“中兴”。民国时,秦家还与阎锡山联了姻,据说南同蒲支线绕道徐沟,就是阎锡山为了便于儿媳妇回乡探亲。
回头看秦乔两家的合作,最初秦家股份多,次后各半;嘉庆年间,乔家补进大量资本,股份变为乔家七成半,秦家二成半。民国二年(1913年),秦门第八世代表秦家到包头,讨论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工商金融。乔家参加人有乔映霞、乔佑谦。当时设在北京的大德通票号面临挤兑风潮,乔家意见是再投入资金平息挤兑风,秦家则缺乏信心,还想抽出股金。此后,秦家股份缩小为12.5%。1952年,第十世最后一次去包头清算时,秦家的股份只剩3厘了。
当秦鼎盛时,单单院子就占了几条街,而如今世人只知有乔了。秦家现在还剩有几处院落,由秦家后人各自居住着,经过几代修缮,早已“现代化”了,只在不经意的细节处,还留有昔日的繁华富丽。至于那些经过岁月幸存留下来的古物、老家具,也在邻县修复晋商大院时被陆续地卖掉了。
秦家是太原县内富甲一方的商家旺族,良田万顷,土地大量出租。
乔家堡村可以说是乔氏家族的血缘部落。
从大秦常家后街望过去的太原古县城老街。
东罗时家的仁义商人
孟封镇位于太原市清徐县城东南40里,是县内包括清源、高白、尧城、徐沟、大常的六大古名镇之一。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孟封镇的繁华。当时的孟封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繁华至极,有“小太谷”的美称。孟封村东南7里,过阎家营、西罗村,即为孟封镇第二大村——东罗,2000多名时姓村民是这一带的一大望族。在清末民初,东罗村的时成德为闻名三晋的大商人,与徐沟天禄堂的王家齐名,享誉清徐商界。同是本族的时成瀛创办的“小梨园”戏班,培养出三儿生(孟珍卿)、天贵旦(王春元)等一批著名的晋剧艺人,为晋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不何低估的作用。
在东罗村说起时成德,年近七旬的老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他的一些故事。东罗村的李世进老师,教师出身,学识渊博,对家乡的人文地理非常感兴趣,退学后痴迷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幸相遇,便与他同行,他对时家的了解和掌握非一般人能比。据他介绍,时家以经商为主,兼营土地,时家到底有多少家店铺,现在无人可知。盛传在清徐县及太原、河南、京津、东三省等地皆有商号。时东家要去京津或东北店铺查看生意,旅途非常方便,能做到不进他人旅店、餐馆,沿途的就餐、住宿全在自己的分号或分店,可见其资金之雄厚,实力之强盛。曾经位于太原市迎泽大街的东安剧院就是当时时家修建的。
和大多数的晋商一样,有了钱发了财,时成德回到东罗村后开始置房买地、养车壮马。他盖的住宅,人称楼院,整整占了两条街。前边是当铺院,当铺字号叫“裕丰当”;后边是粮行,叫“裕丰庆”;中间是住宅,有走廊过厅,还有偏院、牛房院、长工房,布局合理。房屋都是青砖大瓦房,虽然现在大都毁坏了,但气势犹存,门楼、出檐上的木雕、砖雕细致精巧。这些建筑上的细节,总是不经意间暴露院主人的身份。
许多四合院土改后,分给了村民,修的修,改的改,院落的面貌都有了大的改变,但规模还是不减当年:正房5间,高高的院墙,宽敞的大院子。住在里面的村民都很热情地告诉你哪一间曾是时家的牛房院,哪一间又是长工房以及何时分到自己手里的。
时成德买地建房,大修家业。但是,其子孙真正在这里居住的时间并不多,许多房子里长年住着佣人、长工以及店铺里的掌柜、伙计。时家大院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不像别的富户,深宅大院,独门独户。现在,这些院子里都住着本村的村民,院子里依然那么热闹。如今的正房经翻修后仍在住人,两边的厢房放着些杂物,宽敞的院子里搭起大大小小的棚子,养的奶牛、鸡、猪、兔子……看家的大黄狗满院子跑。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个院子,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村子里提到时家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上年纪的人都能讲出一段故事。在他们心里,时家并不遥远,也不神秘。不管外面人怎么看待这个远近闻名的大晋商,在他们看来,时成德还是东罗村人,谈论他的时候,总会不经意间流露出乡情的亲切。
据有关资料记载,时家发迹于时成德这一代。时成德又名时化五(“五”字代表仁义礼智信),乳名保仓。生于1872年,卒于1953年,享年81岁。时成德的父亲人称“叫化儿”,顾名思义,当时的家境非常贫穷,父亲替人扛长工,母亲则常年为人做针线活贴补家用,日子过得非常艰辛。
当最终难以维持生计时,时家父子经人介绍去闯关东,到奉天(今沈阳)谋生。初去时,时成德只能在一家名为“功成裕”的杂货铺当学徒。那时的规矩是只管吃住不付工钱。当时,时成德也就16岁出头,年纪小却很机灵。杂货铺的东家管他们饭吃,还能学些经商的道理,时成德意识到这种得来不易的机会绝不能错过。他口勤、手勤、腿勤,人缘又好,平时留心学习经商的有关知识,练习珠算,还写得一手的好书法。果然3年后,得到东家和掌柜们的赏识,由学徒升为店员,有了工资。这时,时成德的父亲因身体有病,最后返回了老家东罗村。
1894年,中日因朝鲜内乱开衅,日军进犯辽东,人心惶惶,许多买卖人的生意无法经营,只好关门歇业,“功成裕”也不例外,东家给每个店员发了路费让其回家避难。时成德20多岁,平日里为人勤快且忠厚老实,深得东家的信任,就让他和大掌柜一起留在铺内照管店铺,东家则藏在后院的地窖里,怕人绑票。当时的环境,对经商极其不利,但时成德仍然尽职尽守。店铺虽是关门停业,但铺内仍旧整理得有条不紊,而且他一日三餐为东家送饭送茶,不厌其烦,时时处处为东家分忧,更得到东家的器重。
停业三个月后,店铺重新开门营业。俗话说,货卖一张皮,由于时成德平时就将货物整理得干净整洁,根本看不出是积压货,因此,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东家满心欢喜,将时成德提升为二掌柜,时成德将挣的工资存放在柜上入了股,又成了“功成裕”的股东了。时成德当上了二掌柜后,自己也有了资本。条件成熟后,就独立经商开办银号,生意逐日扩大,买卖越做越红,在北京、天津、沈阳、太原、太谷、清徐等地都有了买卖。
关于时成德发家的历史还有其他的版本,这些流传在坊间的故事,它们的真实性早已无从考证。那个年代,许多和时成德一样的贫苦人背井离乡,出去谋生,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得知。外人只知他们衣锦还乡的荣耀,创业时付出的血汗又有谁去关心。所以,许多晋商的发迹都显得极其神秘,各种各样的传说更是讲述得古怪离奇,比如天降聚宝盆、无意中挖出财宝等等。而为东罗村老一辈人津津乐道的,并不是时成德得到了一笔飞来之财,而是他吃苦耐劳,诚实本份的品德。
在东罗村,时成德的口碑极好,在村民眼里,时家的慈善远远重于他的财富。自小出身贫苦,发迹后,时成德也一直保持俭朴的生活习惯。对穷人的窘境,他深有体会,因此,他待村民仁义厚道,遇到灾年或春荒,村民有家中揭不开锅者,前去借粮,无论多少,从不拒绝,不伤穷人的体面。待等秋末丰收后,再如数归还,时家也从不催收和加收利息。有时年景不好,个别人家欠收实在无粮偿还,也概不追缴。
时家家大业大,有专门的牛房院,骡马成群。农闲之时,时成德就叫人把骡马拴在门外的场地上,村民推米碾面,尽管牵去使用,只是有一点,不管能不能干完活,必须在喂饮之时送还,第二天可接着再使用。时家还常备车备马供村民有事有病、婚丧嫁娶用车,且不要一分钱。东罗村西北有一条大官道,五里一台,十里一铺,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时成德就在路旁盖了三间小屋,门上挂了牌子写到“舍茶便旅”,免费供应来往行人饮茶,这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时成德的当铺也是当地利息最少的。村里人都传唱一首民谣:“成德财主真正好,父老乡亲记得牢。手中无线上当铺,锅内无米有粮行。”
据说,由于时家宽厚待人,土改时工作队进驻村里,宣传土改政策、清算地主剥削农民的罪行时,不少人却说:“不是时家剥削俺们,是俺们沾了不少时家的好处了。”
时家在八国联军进北京时开始发迹,到日本侵略中国时倒闭,前后不到40年,他一生不做官,不为日本人办事,一心以经商为生,善待村人。
除了时成德,时成瀛也是东罗村的一位商人,他生于1825年,卒于1898年,在清徐也是有口碑的晋商。时成瀛最为人称道的事是开办了“小梨园”。
1884年,时成瀛决定开办剧校。他在东罗村西北关帝庙东西两侧盖了两处住所,开始承办剧校“小梨园”娃娃班,剧校聘请了当时有名的晋剧艺人当老师,有庆娃师傅、寇准生、鸡娃生、斜眼黑、捞鱼鹳等。时成瀛还命人由阳曲县、北路等地买回40多名孤儿学艺,小的八九岁,大的也不过十二三岁。这些孩子的吃穿、文武场、乐器,甚至舞台设置、服装器具等,均由时成瀛一人出资办理。剧校制定了校规和培训计划后,便正式开园施教。
时成瀛尊师爱徒,关心教师的生活,工资月月兑现,从不拖欠,他要求教师既要严格训练,更要关心爱护学员,尽力克服“唱戏,唱戏,不打不记”的做法,让学员自觉每天从早到晚喊嗓子、练功、口对口念戏、排戏。还督促学员苦练基本功,从唱做念打到手眼身法步都一一过关,不能含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学员们在学中唱,唱中学,唱练结合。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学员期满出师,便成立了戏班——小梨园,长年赴各地演出,受到了观众的赞赏,为晋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晋剧界培养出很多的艺术人才。
1896年,时成瀛年事已高,诸事不顺,又无精力经营小梨园,经人说合,将小梨园转交于本村韩家经营。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小梨园因八国联军进北京,再加上大旱成灾、人心不齐等种种原因而告结束。但小梨园的影响却源远流长,培养出大批戏剧人才,如小生泰斗三儿生,青衣皇后天贵娘娘等,至今让观众记忆犹新。
晋商的祖宅、祠堂、石碑,多由书法大家题写。
范氏油坊在圪垛村的西北角,这是一个原始的手工榨油作坊,还保留着当年用榆木做成的榨油木。
今年79岁的范德华老人是范氏油坊的传人。
晋商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常要翻山越岭经商、开铺,有些古道早年都是主要供晋商往返的商道。
晋商的祖屋常挂有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