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回顾:
1、天干甲,土运太过,导致雨湿流行,易损伤肾水;
2、土运太过之年,脾土本脏受病,土克水而木复,反可伤脾;
3、太阳寒水司天,寒伤阳而见寒湿病发,心火受遏制而发病;
4、六气常或胜其变不同,寒盛及心而发病;
5、太阴湿土在泉湿气过盛,民病湿淫所胜;
天
从天干、地支、六气之常与变、胜与复来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具体到临床中的个体,那如何判定分析的准确性呢?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天干、地支都是从“天”的角度来分析的,它所呈现的是一个大范围内的主要的气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以年为单位的层面上展开的,三十年会重复一次,五运六气会有重合;但若在更大的时间单位下,三十年为一世,360年为一运,每一运又有不同,所以看似相同的运气特点在每一大运下又会有不同。
地
要更为准确的分析的话,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变化,这就涉及到了“地”的角度;不同纬度其温度是不同的,不同的经度、与海洋距离的远近,其风速、风力也是不同的,所带来的潮湿度也是不同的,因为特殊的地域,所形成的特殊的气候特点也会对人体有着特殊的影响,如成都平原四面环山,降雨多,湿气重,所以饮食多辛辣以除湿;山西处于中纬度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干旱少雨,气候比较干燥,燥气胜则风木受邪,酸入肝以补肝体;
下图是整个地球洋流的流行路线,每年大体路线相同,但又因为每年的温度不同、风力不同,所以洋流的流速不同,其波及的范围也不同,会导致某一具体地区的气候出现差异;所以到了具体的地点,又需要具体的分析,观察当地的风向、风力、气压、温度、湿度等综合的变化,可以知道当地具体的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黄帝内经 至真要大论篇》在谈及如何候六气之胜复时,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
清气来则燥胜,热气来则火胜,寒气来则水胜,湿气来则土胜,风气来则木胜,均有相应的脏腑受病,所以在学习五运六气时,一定要学会用心的观察当地的气候变化,每一种气候变化到来都是具体的征象,五运六气若只看时间的变化,而不考虑空间的因素,则必然有所失!古人所谓的“风水”,风行于天,水流行于地,天因时而变,地因空间而变,是时空一体的概念;宇宙中的“宇”,《康熙字典》【玉篇】方也,四方上下也。尸子曰:天地四方曰宇,为空间的概念;“宙”【淮南子·齊俗訓】往古來今謂之宙,为时间的概念,还是强调的时空一体,在谈论一个事物时,必须结合时间、空间来研究和探讨,人体尤其如此!
此次全国大范围降温,寒气大来,水胜火病,故心病会多发,或是已有心脏疾患的人群因为降温而出现病情变化,特别是在极端低温发生的地域!
人
而人在特定天气的变化下是否会发病,什么时候发病,还取决于个体的体质和整体状态,人体的状态不是一条不变的直线,而是起起伏伏的波浪线,受各种因素的干扰而随时发生变化,其中又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体质或是禀赋就是从“人”的角度的思考;我们知道特定的年份,因为特定的气候特点,各种植物的生长状态是不一样的,当年出生的人会同植物一般,也有特殊的禀赋状态;如乙未年出生的孩子,天干乙木为金运不及,金之燥气不及,其司天之气为太阴湿土,是年所生之人,舌苔经常偏厚,提示湿气较重;己亥、己巳年出生之人,天干土运不及,司天之气为厥阴风木,风木克及脾土,加重脾土之不足,所以这年的孩子常见脾虚肝旺,脾虚纳食差,情绪反急躁易怒,好动不安;
原文:《黄帝内经 刺法论篇》:人肾病,又遇太阳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水运不及之年,有黄尸鬼干犯人正气,吸人神魂,至暴亡,可刺足太阳之所过,复刺肾俞。
所以在《刺法论篇》中述及“三虚”的概念,如人肾病,即人虚,单就此虚不至死,但若遇及太阳寒水司天失守,又遇水运不及之年,则易暴亡,水运不及之年为辛年,太阳寒水司天为辰戌之年,若为辛年的前一年,则为庚辰、庚戌之年,若岁金太过,木气受制,则木之子火气来复,太阳寒水失守,来年辛年水运又不及,土湿大行又再克及肾水,此时肾水亏耗至极,故亡不可救。
这段文字,还可以反过来理解,三虚致人亡,那二虚呢?二虚虽不致死而易致病,所以对于有“虚”的人来说,若其无病之时,亦当察其微而知其所虚,提前调理,切不可随大众而采取固定的保养方式,有时反易致其损害,知道五运六气的的运行规律,才能真正做到“治未病”。
那该如何调理呢?
《黄帝内经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五味各归五脏,以养五脏之气,人自食物而获取五味,民以食为天,若谈及调养,亦必以五味为先。
五味五脏补泻原则
1、《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原文:
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
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
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
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
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
2、《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咸补之,以甘泻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泻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
此段讲了五味的作用,阅读时当细细分辨,甘缓,辛散辛润,酸收,苦燥苦坚苦泄,咸软是五味原本的作用,急迫疼痛用甘之缓性,口干、皮肤干燥用辛散迫使津、汗随气外泄而润之,气上逆以酸收降之,湿胜则濡或化,以苦燥之、苦坚之,若其形成坚硬的痞块,以咸入心补火以软之,五味皆有其内在的运作机理,故在使用药味时应当力专而精,从《伤寒论》的组方中就可以领会其中的含义。
五味对五脏各有补泻作用,补为补其虚,泻为泻其实,顺其性为补,逆其性为泻,五脏本性为肝欲散,心欲软,脾欲缓,肺欲收,肾欲坚,补肝用辛散以顺其欲散之性,补心用咸以顺其欲软之性,补脾用甘缓以顺其欲缓之性,补肺用酸以顺其欲收之性,补肾用苦以顺其欲坚之性。
3、《素问 五脏生成篇》原文: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合五藏之气也。
多与少的概念在中医中不是个绝对概念,是针对个体而言的,若其已有心脏及血脉的疾患时,少量摄入亦会加重损伤,余脏均同此理!人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状态下,对五味的要求亦是不同的,口味的变化常提示着五脏损伤的变化。
五味各入五脏,适量可补,过度则耗,所以《道德经》“五味令人口爽”,五味过度反致味觉错乱,味觉错乱的根本就在于五脏损耗,身体已无法辨别自己所缺,自然不能准确的选择食物。
食物的味道、分量、温度、烹调的方法都与健康息息相关,一个优秀的中医一定会是一个优秀的厨子,运用食物调理身体状况,将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即所谓的“治未病”,这才是最高明的方法,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美味的药物是平心静气的一日三餐!
欢迎各位朋友点赞、关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