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趣的百家姓典故
无限精彩尽在夜读日思
前几年,参加座谈会,遇见一个特殊的姓氏,他姓仉,我念出他的姓,他很惊讶,我说,我还知道这是孟子母亲的姓,读作仉(zhǎng),同“掌”,古掌字。
对孟姓,小时候就知道孟子,长大一些还知道孟庭苇、孟瑶、孟子义、孟晚舟等一些歌星、影星和企业家,对孟姓有些了解。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聊聊。
孟姓,细究起来发祥地有两个,就是今天的河南北部和山东东南部,但是他们都一脉同源,两地的孟姓很快融合,繁衍非常昌盛。古时候的汉代,孟姓其实已经是河南、河北、山东的名门望族了,并不断向西迁、南迁。等到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很多孟姓的族人因为躲避纷乱,大举开始南迁。如今,孟姓广泛分布于祖国各地,有些孟姓,甚至移民各国,可以说,孟姓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了。
当代,孟姓已超过330万,位列全国第73位。宋朝至今1000年以来,特别是宋元明时期,孟姓人口的增长是负值,近代以来才逐渐快速增长。在全国的分布上,如今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这三省的孟姓大约占孟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苏、辽宁、山西、黑龙江,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毫无疑问,山东省是孟姓人口数量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以鲁豫冀、东北为中心的两大孟姓聚集区,不知道,你现在生活在哪个区域呢?
孟 姓 起 源
据乔公子考证,孟姓大致有以下几个来源:
第一个起源,源于姬姓。据史籍记载,周文王占领河南鲁山的古鲁国,封给了他的儿子周公旦的长子伯禽,也就是鲁国。周武王灭商后,委派鲁伯禽东征商的盟国徐、奄17国,讨平后,命伯禽长驻奄地,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鲁国由河南鲁山移封山东,成为春秋时东方强大的诸侯国。传到了鲁桓公,已进入春秋中期,鲁桓公的庶长子庆父,原为仲孙氏,后改为孟孙氏,他的后裔就有了孟氏。
第二个起源,源于姬姓,是另一个起源故事。据记载,春秋时期的卫国,也曾出现过一支孟氏。卫国,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约在今天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带。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卫灵公的哥哥孟絷,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孟,这样推溯起来,其始祖同样是周文王。换句话说,这两支孟氏分别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两地;鲁国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卫国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与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说,天下汉族的孟姓人士统统是一家。
第三个起源,源于商王朝时期齿序排列。上古时期,人们对子女后代的尊卑排位很早即有了特定的嫡、庶观念,也就是第一个媳妇和后面妾所生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地位。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时期甲骨文字中,已经有了“子孟次别于子之伯”的记载,说明其时对嫡、庶的分别已经十分明显。庶支长子之孟、嫡传继位之孟、女兄称谓之孟等等,早就在中华人文历史上成为姓氏之始。但是,这种形式形成的孟姓还是极少数,很多人也说不清。
第四个起源,源于少数民族改姓。北宋时期,金国女真族抹撚氏族改为汉姓孟;清朝满洲人的孟姓,原为汉人,后入旗满化;满洲八旗墨尔哲勒氏、墨尔迪勒氏、盟佳氏、穆颜氏、墨克勒氏等氏族后来也均改姓孟,这些外族孟姓后来多数被同化为汉族,一部分成为今天东北地区的满、达斡尔、鄂伦春等民族。你赶紧看看身份证吧。
孟 姓 名 人
孟子
孟子,被称为亚圣,幼年丧父,家境清贫,母亲知书达礼,聪明贤惠,“孟母三迁”,“断机教子”说的都是她教育孟子的故事。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中唐时,韩愈著《原道》,把孟子视为唐以前儒家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宋代孟子的地位迅速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第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定为“四书”,使之成为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孟子一生的经历,很像孔子,过着长期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
孟宗
说起孟宗,你未必认识,但是如果你知道二十四孝的典故,也许就能对上号了,他是江夏人,也就是今天武汉武昌区的。少年时,跟随南阳李肃读书,后来官居吴国的司空,相当于现在的住建部长兼水利部长。二十四孝之一的“哭竹生笋”指的就是孟仁为其母求笋的故事,据说,他的母亲生病了,很想吃竹笋汤,但是冬天没有竹笋,他在竹林里抱着竹子痛哭,孝心感动天神,突然冒出来几个竹笋,他挖回去给母亲做汤喝,母亲的病就好了。他的曾孙子叫做孟嘉,孟嘉是陶渊明的姥爷,历史,就是这么神奇。
孟浩然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他是孟浩然。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他的诗歌我们学过好几首,你应该也会背诵,在唐朝,他和李白、王维、王昌龄都是好朋友,最后因为陪王昌龄喝酒,病发身亡,不幸离世。有的朋友可能还不知道,有一座孟浩然纪念馆,是2003年新建的,位置呢,就在襄阳市东南15公里处襄州区东津镇境内的鹿门山。这里还有一座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的鹿门寺,魏晋以来曾是佛教胜地和文人雅士的聚集地。鹿门寺现保存有石鹿、龙头喷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筑和宋、明、清三代碑刻,并有浩然亭、伏虎亭、望江亭等16个景点,群山环绕,清泉涓涓,周围的森林面积2600余亩,森林覆盖率92.5%,已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
孟知祥
孟知祥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早期,他是晋王李克用的侄婿,早年在晋国(后唐)深受重用,历任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北京留守等职,公元925年,后唐灭前蜀后,他出任西川节度使。在明宗年间渐生据蜀自立之心,不听后唐朝廷诏令,甚至一度举兵反叛,公元933年,他吞并东川,尽占两川之地,被拜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剑南两川节度使,封蜀王。第二年,他自立为帝。如果你看过电视剧《倾世皇妃》,就知道原来是蒋恺饰演的蜀国皇帝孟知祥。
孟珙
孟珙,是南宋优秀的军事家、统帅,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南宋中期宋蒙战争爆发后,孟珙曾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孟珙生于将门世家,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曾立过军功。他虽为武将,但注重文教事业,于战乱之际兴建公安书院、南阳书院。又精研《易经》,颇通佛学,著有《警心易赞》《无庵法语》等。孟珙家乡的人民,为纪念他的忠烈,将随州城两乡的孟家故里命名为孟家桥。
孟海马
孟海马(?-1354) 元末湘汉红巾军将领。籍贯不详。1352年(至正十二年)初,响应刘福通起义,攻占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房(今湖北省房县,位老河口市西南)、均(今湖北省均县,位老河口市西北)、荆门(今湖北省荆门市)等。
孟善
孟善,山东人,是明朝开国将领,封滕国公。他是亚圣孟子的五十五代孙。早期担任元朝山东枢密院同佥,1367年,投奔朱元璋。建文元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孟善投靠朱棣。建文四年,封保定侯。永乐七年,致仕。永乐十年,去世,追赠滕国公,谥忠勇。
孟称舜
孟称舜号小蓬莱卧云子、花屿仙史,是明清之际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被认为是戏曲“临川派”继汤显祖之后最重要的作家,倪元璐称他为“我朝填辞第一手”。他写的《娇红记》,被评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孟昭英
孟昭英,出生于河北乐亭。电子学家、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
孟目的
孟目的,药学教育家和药学事业活动家。他长期致力于药学教学事业,创建中国第一个药学专科学校,培养了大批药学人才。他毕生从事药品标准和质量监督检定工作,特别是为编纂中国药典付出了大量心血。他积极参加和领导中国药学会的活动,为普及药学知识和发展药学事业,为中国现代药学教育和药品检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文学作品里的孟姓
玉蟠竿孟康,是水浒传里一百零八将之一,排名第七十位,叫做地满星。擅长造船,因身材修长、皮肤白净,人称玉幡竿。他在为押运花石纲监造大船时,受到提调官的催逼责罚,一怒之下他就杀死了提调官,弃家流落江湖,后来在饮马川,他与铁面孔目裴宣、火眼狻猊邓飞一同落草。戴宗和杨林路过饮马川时候将孟康招纳到梁山。有诗赞曰:能攀强弩冲头阵,善造艨艟越大江。真州妙手楼船匠,白玉幡竿是孟康。
三国演义里的孟获,是南中地区的首领,公元225年,他起兵反叛蜀汉,被诸葛亮率领大军七擒七纵后降服,此后不再叛乱。据《滇元纪略》称:“七擒孟获:一擒于白崖,今赵州定西岭。一擒于邓赊豪猪洞,今邓川州。一擒于佛光寨,今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一擒于治渠山。一擒于爱甸,今顺宁府地。一擒于怒江边,今保山县腾越州之间。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这就是非常著名的七擒孟获的故事,乔公子写过三国系列,以后给你们具体讲讲。孟获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呢?据考证,云南昭通第三中学内,著名汉代“孟孝琚碑”是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昭通县县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该碑记载,汉代的孟姓在历史上是南中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
郡望堂号宗祠家谱
根据《姓源韵谱》所载,孟姓郡望主要有洛阳、平陆县、东海郡、巨鹿郡、武康县、安平县、江夏郡等。
堂号最出名的几个是亚圣堂、三迁堂、平陆堂。
从孟轲至以后的二十代均为单传,他们是孟轲-仲子-睾-寓-舒-之后-昭-但-卿-喜-镃-兴-尝-展-戫-敏-光-康-宗-揖-观,孟观即为孟轲的第二十代孙。孟轲的第三十三代孙又均为单传,即怀玉-表-斌-威-恂-儒-景-善谊-诜-大融-浩然。大诗人孟浩然生了俩儿子,有一支没有后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孙子—孟郊(唐代大诗人)之子孟常谦作为孟轲的第三十六代继承人。孟常谦生二子,长子曰遵庆,次子曰元阳。遵庆生一子,曰孟琯,琯生二子,长子曰方立,次子曰方迁,他们是孟轲的第三十九代孙。从第三十九代至第四十五代均为单传,他们是方立-承诲-汉卿-贯-昶-公济-宁。孔子的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被派到兖州为官,孟轲的家乡邹县正好在他的管辖区内,孔道辅认为,孟轲在儒家学派中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贡献最大,应当大加褒扬,于是,他到处寻找孟轲的后代,终于找到了孟公济的儿子孟宁。孔道辅积极筹划在邹县大修孟子庙,并派专人管理孟轲的祭祀活动。他还积极向朝廷举荐孟轲的后代为官。从此,孟轲才开始享受祭祀,其后代子孙也开始受到朝廷的封赐,孟子的社会声望从宋代开始才逐渐提高。孟宁被朝廷封为迪功郎、邹县主簿、主祀事等职,孟氏族人都把孟宁称为 “中兴祖”,即孟氏家族从此又开始兴旺发达了。
明朝时,朱元璋对孔、孟后裔格外优礼。除赐给祭田、免除徭役,还先后特赐十个字:“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作为孔、孟后裔子孙的行辈字。你如果看看家谱,也许会发现你的先人也许就是这十个字中的一个。清朝同治年间由皇上核准,再立十字十辈,民国初年,立二十字的行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一字一辈。因为避讳弘历,改弘为宏,避讳雍正胤禛,改胤为衍,所以你会看到,孟氏合族统一字辈:“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凡)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孟氏族谱要求族人严格遵照字辈起名,否则不能入谱,只作“外孟”处理。明代以来,孟氏族人遵从族规,十分讲究上下尊卑关系。平时孟氏族人见面,总要询问对方是“哪一字的?”“哪一辈的?”就是指属于哪个字派。还有的问“多大的?”“几世的?”就是指系孟轲的多少代孙。如对方回答不上来,不仅自己感到羞愧,而且也会被对方耻笑为数典忘祖。因此,孟氏族人对此都十分重视。
此文献给我孟姓朋友们:孟祥兴、孟凡惠、孟祥雷、孟令春、孟威、孟健男、孟宁、孟庆辉、孟晓东、孟什、孟凡斌、孟丽、孟林波、孟祥伟、孟芳、孟铁峰、孟香萍、孟迎来、孟宪梅、孟自圆、孟莉、孟俊芳、孟祥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