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一中老校长陈中行
文/冰心玉壶

他是教育家,也是地下工作者

       2016年10月31日,镇江师专公告栏的醒目位置上,贴着一张《讣告》,上面写着:

      “原镇江师专副校长陈中行同志,于2016年10月30日,因病逝世……”

        见此噩耗,我心里咯噔一下。前不久,在镇江师专传达室门口,还偶遇陈校长,他面露微笑,精神矍铄。哪里料到,他竟匆匆驾鹤西去!

      在讣告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陈中行同志,武进小河人,中共党员,1947年从常州中学高中毕业后,便投身革命 ,担任小河镇地下党支部书记。

       解放后历任区委宣传科长、区长;1954年2月起,先后担任前黄中学校长、镇江一中校长、镇江中学校长、镇江师专副校长。1988年5月离休。离休后,担任镇江老年大学副校长。”

        只到这时,我才知道陈中行先生不仅是校长、党支部书记,还曾经是一名党的地下工作者。他不仅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革命家!


“陈校长的演讲风度像列宁”

      读着陈中行校长的简历,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被拉回到1965年10月中旬的某一天。

       那天下午,镇江一中全校24个班级一千多名师生,全部集中到两座教学楼之间的空地上,听上任不久的陈中行校长“就职演说”。

        陈校长,身着列宁装,高高的个子,光着谢顶的脑袋,顶着烈日,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不用稿子,慷慨陈词。

       陈校长的讲话,约三十分钟。没有客套话,不打官腔,没有口气语,言简意赅。他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声音,他微微仰身、手势配合的风度,至今仍被同学们津津乐道。通篇演讲,金句连连。几十年过去,余音犹在。

      他说“校园里应该:早读是书声朗朗,晚自习是鸦雀无声。如今我们校园,一早一晚,排球满天飞。我看得头晕。”

      他还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谓人上人,就是国家急需的杰出的优秀的人才!”

       会后,有位同学生动形象地比喻道:“陈校长演讲风度像列宁”。之所以如此评价,不仅因为陈校长和列宁一样的“秀顶”,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演讲,都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陈校长的讲话结束后,一改以往惯例,其他校领导没有轮番地“补充”,主持人也没有提纲挈领,重复“要点”。而是,当即宣布散会。

         当听到“散会”两字时,同学们都没有反应过来。是不是听错了?当被证实后,喜出望外。

        话说回来,陈校长的“就职演说”能够如此激动人心,鼓舞士气,与他事先做足了“功课”分不开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适用于此。

        之前,陈中行校长已经在武进县前黄中学担任校长、党支部书记12个年头。他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村办初中打造成全省响当当的重点高级中学。1960年6月,陈中行校长代表前黄中学去北京参加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奖章,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前黄中学也成为全省所有中学学习的榜样,当时全省所有中学的门口都刷上了“学习前黄中学,赶前黄中学,超前黄中学”的大幅标语。

       1965年10月,陈校长也被地区领导重用,调他到镇江一中担任校长和党支部书记,再立新功。

       他下马伊始,就遵循毛主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教导,深入到教研室、课堂、操场、食堂、宿舍仔细观察,与老师同学谈心,深入了解师生们的心声。

        陈校长根据调查的情况,结合十几年教学工作经验,进行分析研究。“就职演说”的腹稿,也就水到渠成,入木三分。

“怎样填报高考志愿?我可以写一本像《资本论》一样厚的书”

       升学率,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1959年秋,前黄中学高考平均成绩名列全省第二。学校提出:“再接再厉,继续攀登”,“超苏常,冠全省,力争全省第一名”的口号。在1960年——1965年的6年中,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稳定在80%以上。

        那时的镇江一中,高考毕业生的升学率在30%以下,与前黄中学的差距很大。

        为此,陈中行校长对高三和新五年级,共计六个高中毕业班特别重视。他称这六个班已经进入“决战年”,“士兵”要拼尽全力,“军官”要上前线指挥。遂派张耀副校长到重点班高三丙去促进,他自己到学习成绩稍差的高三乙班蹲点。

        他首先和高三乙班班主任王永昌老师交朋友,对他的语文教学水平充分肯定,同时向他灌输“教育爱”的观念。陈校长的“教育爱”,就是要求教师在热爱自己崇高职业的基础上,对自己工作的对象——学生,也要有爱心。当教师的“爱”被学生理解时,就会迸发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他还向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了解每位同学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家庭情况。过不多久,他就能报出每位同学的名字。早读和晚自习时,经常悄悄光顾高三乙班教室,有时也针对性的找同学聊天,加深对同学们的了解。

      1966年上半年,六个毕业班进入复习迎考,同学们都在物色高校,准备填写高考志愿。为此,陈校长专门给我们讲“怎样填报高考志愿?”

       他举例说:“你父亲是老红军,学习成绩中上游,第一志愿就不要填清华、北大,可以填哈军工。如果你眼睛高度近视,就不要填那些对眼睛有严格要求的专业,可以填报基础研究的学科。以上是两个简单的例子,真正填报高考志愿是很有学问的,要对所有高校的特点和要求充分掌握,还要对每位同学的学习成绩、家庭情况一清二楚,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请同学们放心,我在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可以写一本像《资本论》一样厚的书。你们先填报,然后我会逐一指导,争取让你们班有较多的同学跨进高等学府。”

       同学们听到最后这句话,都会心地笑了,对填报高考志愿不再惶恐和担忧,一门心思放在复习迎考上。在陈校长的激励下,高三乙班同学的精神面貌变化显著,在高中毕业班几次模拟考试中,成绩越来越好!

春蚕吐丝,蜡炬成灰

       正当同学们披星戴月,紧锣密鼓地进行高考复习,准备投身高考决战时,“文革”开始了。

      陈校长到省镇中担任校长和党支部书记,后来又被委以重任,到镇江师专担任副校长,负责镇江师专的筹备和创办工作,直至离休。

       离休后,陈校长又去开创了一所新型学校——镇江市老年大学。巧合的是,老年大学的开办,让镇江一中以及全市的老三届同学受益匪浅!

         陈中行先生,解放前是党的地下工作者,解放后投身教育事业,从普高校长到高校校长,再到老年大学校长,几十年如一日 ,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巨大的付出也获得丰厚的回报,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享受全国和省劳模的待遇,受到家长、师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他为人师表,情操高尚,像春蚕吐丝、蜡炬成灰那样无私奉献,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