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的四部法国作品,占比整个主竞赛的五分之一篇幅,可谓面朝金熊来势汹汹!
其中,两部由男性名导指导的影片《暂停时光》与《帝国》,或是极度私人的影像日记,或是导演荒诞系列作品的序章或前传。这两部影片传递出明显的观感——导演的个性(类型化或题材)都将一部分观众提前拦截在他们作品之外。例如疫情期间无法共感知识分子精神焦虑的,那些为生机而发愁,背负伤痛永远停留在那段《暂停时光》内的普通观众。对于《帝国》来说,若不了解其前传属性、导演宇宙,或并不熟悉科幻及荒谬电影乐趣,所谓帝国的讽刺与辛辣,让幽默与无礼只有一线之差。
该篇对第74届柏林主竞赛四部法国片的简单回顾,也有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比四部影片并解读其获奖可能性,希望能就此文带领读者快速感受这四部影片相关又相对的重点与魅力。
从自我出发:
封闭的私人日记 or 民族与集体的叩问
《暂停时光》
(Hors du temps)
导演:Olivier Assayas
主演:Vincent Macaigne, Micha Lescot,
Nine D’Urso, Nora Hamzawi, Maud Wyler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暂停时光》延续阿萨亚斯前作《迷离劫》(剧集)系列携带的自传色彩,影片讲述着2020年4月,法国首次封城期间,电影导演艾蒂安和他的兄弟、音乐记者保罗,以及他们的伴侣一起,在他们儿时的家中度过的一段封闭且缓慢的时光。
导演奥利维亚-阿萨亚斯 资料图
影片中的家庭关系、人物、特殊时间(疫情封城)与空间(祖宅)都与导演阿萨亚斯的现实相对应,于是《暂停时光》更是阿萨亚斯在法国首次疫情封城时期对自我状态的一种速写,一部极其私人的影片。影片的内容就和“封城”本身的向内封闭含义一样,人物和家人几乎强制性的相处,法国的知识分子在此时开始自我询问,夹杂着担忧与焦虑。
《暂停时光》剧照
影片在阿萨亚斯父辈的祖宅内拍摄,“报复性”的网络消费,弟弟被哥哥称为神经质的防疫措施,餐桌间掉书袋的对话……这些日常的摩擦,阿萨亚斯选择以几近纪录片质感的画面呈现,并偶尔穿插着他本人的独白、祖屋内景或老照片。阿萨亚斯在《暂停时光》中远离城市而沉溺在过去反思性思索,偶尔化成在祖屋旁花园中的漫步中时袒露的焦虑不安。这些讲述本身即是法国资产或知识分子阶级的体现。
《暂停时光》剧照
也许对阿萨亚斯来说,暂停时光是缓慢、充满未知焦虑并同时是有爱的。那么对某些经历痛苦或永远无法挽回损失的人来说,他们或许从未获得走出过那段时光的机会。这似乎与早前入围南特三大洲的华语影片《长谈》(苏七七 执导)相似,他们的作品是资产或知识分子忽视现实苦难的矫情之作,还是致力描绘一种普世的精神困扰?
或者我们应该询问,极为私人的影像,除了对作者本身之外,是否需要对任何人负责或有意义?
对于阿萨亚斯这样的导演,是否获奖以及获得什么样的奖项对他已经不重要了,他拍的作品更多发掘自我内心世界为目的,因此夺熊可能占30%以下。
《达荷美》
(Dahomey)
导演:Mati Diop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塞内加尔/贝宁
语言:法语/丰语/英语
法国非洲裔女导演马蒂·迪奥普是近几年非洲和非洲裔散居地文化新浪潮最活跃的代表人。在拍摄过四五部与殖民、移民身份认同的短片后,她表示,电影是一种值得也必须重新利用的媒介工具,从而还失落的形象以本真,同时质疑轻蔑性的殖民表述。
导演马蒂-迪奥普在柏林电影节发布会
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2019年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并获得评审团大奖的《大西洋》(Atlantics)。这次她凭借片长仅67分钟的纪录片《达荷美》(Dahomey)在74届柏林的舞台上首次角逐金熊。该片讲述1892年被法国殖民军掠夺的文物,在2021年由法国宣布归还贝宁共和国(西非,南濒大西洋)的历史性事件。
《达荷美》剧照
在巴黎博物馆检查、打包和运送文物的过程,观众与文物似乎保持着一致的视角。文物成为主角,而周围的工作人员无论是身体碎片化,话语都被消解。当文物被装箱封存之后,画面也久久留在黑暗之中。正如导演在接受《综艺》采访中所说的:“我希望我们能从文物本身的视角来展现这个场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感觉需要通过每个镜头传达出来。因此,视角问题既是核心的问题,也是永恒的问题。”
直到文物们抵达贝宁经济及与政治权力的中心科托努,镜头潜入行政或艺术中心的步调持续保有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式纪录片的冷静与审视态度。同时,该片的音效与音乐营造着极为特别的氛围,由两位非裔音乐家Wally Badarou 和Dean Blun制作的梦幻、庄严的配乐呈现了非洲本土文化最本真的独特性。而文物以贝宁本土语言——丰语——说话,这种超自然自我表达的设计,让影片拥有奇幻质感并脱离一般纪实纪录片的范畴。这也是为什么迪奥普对《达荷美》的界定是幻想纪录片(documentaire fantastique)。
《达荷美》剧照
随后,影片更引入贝宁大学青年集会的激烈辩论现场。《达荷美》以青年的所思所想讨论着后殖民主义对非洲文化的入侵后果,并集中探讨贝宁教育中难以清楚的后殖民痕迹,例如青年与国家历史文化的脱离感、教育规范框架中本土语言的缺席、甚至艺术品的意义等争论。
青年学生们的反应和最激烈的对话阐释着古老文物作为国家遗产回到故土的“历史事件”的现代意义。“因为真正决定这一时刻是否具有历史意义的式年轻人”(《综艺》采访)。“正是’归还文物’的历史事件,让不光是本国的人们、青年,乃至国际对殖民军入侵掠夺贝宁的历史有了更广阔的关注与认知。”(柏林发布会)
《达荷美》剧照
“黑暗王国,我们有共同的伤痕”标号26的文物低沉的声音象是从数千年前的时间表面而来。《达荷美》呼唤世界不再忽略或掩盖法国殖民侵略曾经留下的暴力,要对这段历史有真实且深刻的认知。影片的虚构元素从未离开,那低沉的古老声音,或最后在黑暗中发出莹亮光芒的出走魂灵,不停歇地游荡在亚特兰大海边,这让影片始终带有奇幻类型的光晕与魅力,也是迪奥普在民族性与现实主义视角之下,可贵的影像诗意与作者性。
对于迪奥普的新作,秉承着戛纳已经拿到第二名的佳绩,外加本片对政治反殖民的思考,以及女性少数族裔青年导演崛起的热潮,得奖的可能性占到80%以上,但是鉴于上届金熊就是法国导演的纪录片,所以再次夺熊的可能性会被极大削弱。
作品类型化后,现实意义落脚何处?
《帝国》
(L’Empire)
导演:Bruno Dumont
主演:Lyna Khoudri、Anamaria Vartolomei、
Camille Cottin、Fabrice Luchini、Brandon Vlieghe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葡萄牙
语言:法语
在杜蒙近三十年的电影创作生涯中,他共拍摄了十二部长片作品。最初他是布列松主义的信徒,讨论着青春与犯罪故事中对社会的质疑(《人之子》《人啊人》)。此后他不断革新着自己的电影序列与风格,继而引入职业演员、尝试歌剧音乐剧等形式,奇特并与众不同,恐惧又令人着迷。
导演布鲁诺-杜蒙 资料图
法国媒体Télérama曾如此评价杜蒙大胆的影像创造力:“从最奢侈的虚构力量出发,讲述关于世界的某种真相。”于是当《小宽宽》作为杜蒙探索荒诞主义与科幻题材的试手之作出现时,《帝国》的降临似乎是可以预料的。这是一部发生在法国北部的欧泊海岸(Opal Coast)的“星球大战”。
《帝国》剧照
杜蒙在柏林发布会上表明观众是否相信是最重要的,所谓“善恶对立”的外星力量之争实际是对所有“善恶观念”的本质性提问,或证明任何概念或词语的虚无性。《帝国》更像一部华丽的史前故事(pré-histoire),他以自己的方式解构“科幻片”的传统,而非嘲笑。杜蒙的原则再一次得到强调,拒绝自然主义,超宽画幅,激进主义风格。
但值得质问的是,影片与性别观念视角是如何结合的?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表达要传递的到底是什么?
《帝国》剧照
《帝国》秉持愤世嫉俗的态度和反现代的讽刺基调,手持滑稽的口音与尴尬的表演,在辉煌的音乐与精巧设计的中世纪建筑风格飞船中编织着一出“太空歌剧”。但该片仍失去杜蒙以往作品的独特性,因为它滑稽的讽刺中缺少可以自辩的批判定点。正如France Cluture报道中所说的,“它(帝国)仅是从对当代进步主义的普遍藐视中积累起来的。”
杜蒙的新作够受诟病,口碑极具两极分化,也并不具备柏林获奖的几大要素,因此夺熊的可能性非常小,10%以下。
《外语》
(Langue étrangère)
导演:Claire Burger
主演:Lilith Grasmug, Josefa Heinsius,
Nina Hoss, Chiara Mastroianni, Jalal Altawil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比利时/德国
语言:法语/德语
毕业于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学院(La Fémis)的克莱尔·比尔格,她在2014年与两位同学合拍的首部长片便获得当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摄影机奖。此后,她独立指导影片《真爱》,继而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日最佳影片。
导演克莱尔-比尔格在柏林电影节
《外语》延续着比尔格前两部中对女性生活经验和家庭话题的关注。然而,这部入围今年柏林主竞赛的影片,更从片中两位少女的相识相知的青春成长故事中不断寻找着生活中爱与包容的痕迹,更进一步引申出深根德法两国最核心的社会及政治话题,这与柏林电影节作为国际社会政治议题地图的宗旨及功能性极度吻合。
《外语》从来往德国莱比锡(Leipzig)和法国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之间的火车讲起,来自法国的17岁女学生Fanny前往德国进行语言交换项目。在莱比锡,她遇到了与她同龄、渴望参与政治活动的笔友Lena。能够熟练掌握双语乃至多种语言的当代青年,她们的流动性由德法交织的对白和如同水一般从不停歇的性取向组成(Nonbinary/非二元性向),对于这些现代的国际化青少年来说,成长的传统边界乃至国家城市间的边界早已不复存在。
《外语》剧照
克莱尔·比尔格1978年出生在德法边界,影片活用她宝贵的生活经验,跳出德法关系的固有刻板影像。镜头随着少女移动的自行车和动感音乐节拍留下莱比锡的零星街头,这为以柏林和汉堡为主的德国景观中心的城市影像注入新的活力素材。影片同时也深入Lena这一代年轻人,探讨她们对德国沉重历史的自我定义(Lena的极端反法西斯左翼政治倾向)。
莱比锡是柏林墙倒下前带来光明烛光游行的所在地,这座城市与Lena人物的政治意愿则不言而喻。两个生活富裕,情感却疏离且不稳定的中产家庭。德法两位影后(莉莉丝·格拉斯穆格,妮娜·霍斯)分别饰演同等重要的上一代女性肖像。
《外语》剧照
Lena与情绪不稳定且婚姻受挫的母亲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激进且叛逆的争取者与似乎长不大的孩子,象征冷战后德国两代人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与之相比,来自法国的Fanny则触及更为社会化话题。校园内霸凌现象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作为法国与阿拉伯的混血,Fanny的恐慌与不安中也暗示着法国社会对接受更多外来民族移民的微妙态度。
《外语》里的欧洲青年视角是真实且准确的。Lena与Fanny在互相倾听痛苦,相互感同身受后在彼此的拥抱中坦率地亲吻爱意。青少年时期的自弃不自信心情与对外界失去掌握感的不安,使得在寻求归属感或独特性的路上,谎言成为致幻的巧克力,似乎无伤大雅且难以自戒,但她们同时也是温柔地接纳彼此与永远相互分享理想。然后,《外语》进一步在青春片的类型外壳中填满富有争议的现实话题,却没有让影片沦为乏味的说教。
《外语》剧照
悸动的爱情生在于浮光掠影的波纹中横线,家庭中复杂却真挚的爱,都成为影片即使叠加再多或精明、或取巧、或真实、或时兴的话题(buff)也不显得僵硬和流于表面的重要原因。也许正像导演在柏林记者发布会上所说的:“与其说《外语》是一部青春片或政治宣言,不如将它看成一部寻找爱并对爱再诠释的影片。它关心个人或集体的恐惧,是对几代人面对不同问题感知程度的捕捉,更是描绘欲求与信任的作品。”
法国青年女性导演,戛纳、威尼斯双奖加持,全球化政治,欧盟危机,性少数群体,移民问题,战争反思,原生家庭成长,德法青年群体,可以说集齐了柏林获奖的全部要素,所以本片夺熊的可能性是最大的,80%以上(除非有其他黑马)。
— F I N —
文字:王静怡,Xavier
排版:何初蕾
编辑:留白
责任编辑:Xav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