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关于前海画派呢,我们现在已经做了一年了,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为什么叫前海画派呢?当时我们有一个想法,像我们小的时候,一些小画友在一起画画,我们也看到油画的很多派别。
实际上当时的派别呢,大家是无意识的,但是有一些共同的理念。这个派,我反对那种拉山头、门派之争之类的,我也没有这个想法。我的想法是什么呢?
首先第一,石涛说的好:笔墨当随时代。我们作为一个画家或者是一帮画家,如何能画出来一些比较好的画,这是第一;
第二,大家能不能在画画的过程当中形成某种共识,把这个绘画小组叫一个响亮的名字,或者有一点时代的特点,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创造性、探索性、学习性。
大家在一起如何继承传统、探索创新,然后相互帮扶、相互鼓励,来完成某种大家共识的一个国画和书法的样式。
通过大家的努力不断的去提高绘画的技术、扩大粉丝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这个创作的方向,形成共识,不断的扩大我们的朋友圈,这就是我们创办前海画派的一个简单的想法。
很好,所有的创新都需要大家共同的合力,不断的探索。我们传统传承要与时代创新相结合。
那怎么创新呢?也是在探索之中。如果有一帮人在一起搞的话,就会更容易形成一种影响力。
于长凯作品
我们看这张画,它是写意画的一种探索,探索之中呢,里面的风格和味道既有你自己的一些东西,也有一些传承的东西。请你先说说这张画的一个想法。
其实我正常画画的时候都是比较放松的,也经常会分不清意在笔先还是意在笔后。但是拿起笔来后,比方说我想画一个牡丹,这个时候还是有一定的思考的,这是第一;
第二呢,我理解的风格和味道,一个是画家本身的眼界、学识、然后还有积累,还有包括他的主观思想,这是一方面;
再一方面就是对历史的理解,对你探索这个领域的这些画家的深入研判。我个人认为创新之路是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过程当中,路非常多,而不是没有路。我觉得路特别特别的多。
我理解的创新是:第一自己要有立场;第二要学好….传统;第三….要结合一些相应的物理条件,然后去做某个事情,让自己的画面能够传递出某种风味。
对,综合素养要与艺业专攻并重。所以你刚才说到的综合素养,就是结合各种的学识、学养,在自己的技法上也要有所创新。
但是我认为大众的审美和个人的风格一定要同时兼顾。牡丹自古以来是很大众的一个题材,画的人也很多,如何画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来,或者说味道。
首先,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情感放进去。所以往往不管是意在笔先或者是随机生发,画的过程中再意在笔后,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需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画面里面去。这张画你是怎么创作的呢?
我最近一段时间也正在筹划一个关于牡丹的画展。从我构思的角度去创作,是从56个民族这个角度,56个民族56幅牡丹画。
在创作上,我觉得应该有一个专属,也要有一个创新。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创新的多个角度和维度。
当然从技法上可以创新,然后手法上可以创新。比方说就从一个皴法上也都可以创新,所以创新的方向是特别多的。但是不能够在没有继承的前提下,没有继承你就想去创新,那是无源之水,那不叫创新,创新是在深入的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比方说我会做一个鲁菜,会做一个川菜,然后我再怎么创新是可以的。菜我都不会做,然后我说我要创新出来一个菜,这个成功率是几乎没有的。
牡丹是一个通俗的题材,等于是人人都吃的一道菜,再怎么样做出不同的风格。
牡丹很容易画俗,但是这张画从叶子上,墨与色相互融合了,我觉得做的很好。从没骨上、勾线上,墨跟色互相融合、互不碍,层次感很分明,用水、用色、用墨都用的比较到位。
作品局部图
所以这张画看上去就会感觉到不俗气,它虽然艳,但是艳而雅。我们欣赏一张画除了要看它的造型、形态,还要看它的用色、用墨、用水。
这些综合因素下来就需要画家有很多的功力和很深的探索,还要结合很多古人的一些经验。那你这张画有哪些古人的痕迹在里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