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良造卫鞅伐魏。

诸侯围魏襄陵。

资治通鉴·周纪二丨周十七年己巳,公元前三五二年

在《资治通鉴》的剧本里面,第二卷的周显王十六年我们主要聊的是鬼谷一脉之中孙膑和庞涓对决的剧情。

今天我们主要来聊一聊周显王十七年发生的事情,在这一年剧本里面,司马光导演只是给了两个镜头,一个是“秦大良造卫鞅伐魏”,另外一个镜头是“诸侯围魏襄陵”。

我们先来聊一聊第一个镜头,秦大良造卫鞅伐魏”。

大家还记得卫鞅作为秦氏集团管培生正式进行变法是哪一年吗?是在周显王十年,从周显王十年到周显王十七年这七年之间,司马光有这么几次将镜头对准了秦国的对外战争。

他们分别是,“秦败韩师于西山”(显王十一年),“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显王十五年)。再者就是我们今天的剧情,“秦大良造卫鞅伐魏”。

前两次通鉴里面并没有记载秦氏统兵的将领,而只有第三次,司马光导演对于秦氏统兵的将领才特意记载了一笔,叫做“秦大良造卫鞅”。

这个细节说明什么呢?

说明卫鞅在秦氏集团的变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且取得了秦孝公乃至军方的信任。

要知道,卫鞅在秦氏改革的局面是非常大的,涉及“宗,君,士,军,官,民”等方方面面。这些都是内政之中的枢纽。

而“伐魏”,则是通鉴里面记载卫鞅第一次主持的对外战斗,这意味着,卫鞅在秦氏内部的地位已经初步稳固,经过七年的改革,已经取得成效,且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

然而,这里并未记载卫鞅伐魏选择的地点是在哪里,从后来卫鞅惦记河西之地来看,这次战斗应该是试探性质以及练兵性质的,规模可能不会很大。

在周显王二十九年,也就是卫鞅作为大良造第一次伐魏的十二年之后,管培生卫鞅放大招了,《资治通鉴》记载:

卫鞅言于秦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阨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然后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公从之,使卫鞅将兵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御之。军既相距,卫鞅遗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之民。’公子卬以为然,乃相与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袭虏公子卬,因攻魏师,大破之。魏惠王恐,使使献河西之地于秦以和。因去安邑,徙都大梁。乃叹曰:’吾恨不用公叔之言!’秦封卫鞅商於十五邑,号曰商君。(《资治通鉴·周纪二》)

这一段对于理解战国时期的局势是非常重要的,有这么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因去安邑,徙都大梁”。

帝王学:写给大家看的《资治通鉴》(墨法)

这是司马光先生在《资治通鉴》里面第一次明确表示在周显王二十九年魏国将国都从安邑迁往大梁了,他应该有一定的史料来源。

但是,如此一来,便会和之前通鉴里面记载的“桂陵之战”相互冲突。桂陵之战孙膑能够成功很关键的一个因素便是佯攻魏都大梁,乱庞涓前线的军心,切断其粮草供给。

而如果此时魏国国都还是在安邑的话,这次的布局显然是行不通的。况且,在背景介绍上,司马光导演也用了一句话,叫做“梁,赵相攻”,也是用大梁来指代魏国。

历史学界对于魏迁都的这个时间也是存在争议的。或许还有一种可能,便是这个时候,安邑是作为陪都存在的,类似于宗周与成周的关系。

第二,卫鞅的宿命。

卫鞅对于河西之地地缘地位判断是非常准确的,但是拿下河西之地的方式却是忽悠过来的。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袭虏公子卬,因攻魏师,大破之”。

也因此与魏结下梁子,“魏惠王恐,使使献河西之地于秦以和。因去安邑,徙都大梁。乃叹曰:’吾恨不用公叔之言!’。

若干年后,秦氏内部洗牌,卫鞅控制不住局面,跑路到魏国,魏惠王没有接纳,也有此中缘由在里面。

实际上,魏惠王对于商鞅的处理上,没有平衡好国家利益与个人恩怨的关系,这就是后话了。

第三便是秦崛起的原因了。

这是很大的一个话题。何炳棣先生在《重建秦墨史》的演讲之中,认为秦的崛起,可以追溯到秦孝公他老爸秦献公那里去。

何认为,墨家在辅助秦献公在参与中原权力游戏的过程之中,有很大的功劳,打下了秦孝公与卫鞅变法的基本盘。

根据我们之前的研究,有大致归纳。

甲:外交上,在周显王五年,秦献公时期,获得了周天子“黼黻之服”的赏赐,拥有正当的征伐权,这是兼并战争与统一战争的重要区别。

乙:地缘上,魏齐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之中,给了远在西陲的秦发育的时间以及空间。特别是魏轻而易举的就将河西之地拱手相让,秦有了缓冲地带。

丙:军事上,则是调动了在殷周之变排位赛之中封印在卫国的商业,情报以及封印在宋的军事力量。

在丙上,我们与何炳棣先生是有一些重合的。下一篇文章,我们便来聊一聊墨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