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喜庆欢腾的龙年春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

尤其是会场舞美设计,优美典雅,别具韵味,为晚会锦上添花。

而细心的人们无不发现,遍布舞台各处的中国年锦纹样,融合了诸多敦煌元素。

“飞龙在天”等流光溢彩的纹样,闪耀着瑰丽的东方色彩,让人大饱眼福,叹为观止。

你可知道,这些精雕细琢、美轮美奂的中国传统文化《年锦图》,背后的设计者是谁?

她就是93岁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

“永远的敦煌少女”,就这样穿越时空,携着美好的祝福和寓意,走进了千家万户。

而她自带的真诚、自立、优雅之风采,更是尽展东方女性之美,让人为之倾倒。

常沙娜自幼与父辈一起守护和弘扬至美敦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洒下了一路芬芳。

她的故事不只在春晚,让我们走进岁月长河,去寻找她的人性之美和传奇人生。

图片

有人说,敦煌是一个去了就不会忘记的地方。

的确,敦煌是世界文明长河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无数信仰者趋之若鹜,流连忘返。

作为“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女儿,常沙娜的根,就在敦煌。

常书鸿是著名油画家,最早成名于法国。

他在一次逛旧书摊时,打开了一本记录敦煌石窟的画册,在惊叹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决心回国寻访敦煌石窟。

常沙娜就此随父亲走进了成为她一生牵绊的敦煌石窟,莫高窟九层楼的钟声,伴随着常沙娜的青少年时代。

她穿梭在一个个洞窟,看着色彩绚丽的壁画彩塑,就像游走在变幻莫测的梦境里,研究敦煌的梦想,在她幼小的心里悄悄萌发。

在父亲的培育引导下,常沙娜怀着纯真热忱的兴趣,投入到临摹壁画的时光。

他专注学习美术基础,从描稿、勾线、着色、渲染到开脸,步步扎实认真,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了美学启蒙。

无数个日升月落,她登上“蜈蚣梯”,不知疲倦地临摹壁画,这成了她最快乐的时光。

她在临摹中,努力把握历代壁画的时代风格,用心揣摩构图关系和人物比例,眼力练得更为精准,造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绘画的“童子功”就这样打下了。

几十年后,当人们参观常沙娜当年临摹的梁柱花、飞马图案和盛唐飞天作品时,都感到非常惊讶,难以相信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临摹的古代壁画竟然如此传神。

后来在一位加拿大友人的资助下,常沙娜到波士顿美术博物馆附属美术学校深造。

她悉心研究绘画及外国古代文化艺术,深入了解敦煌佛教艺术与西域丝绸之路文化的渊源,视野和境界都豁然开朗。

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常沙娜未等到完成学业,便回到了祖国,继续念念不忘的敦煌研究。

因为她深知,敦煌艺术,已经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并且深深刻在了她的骨子里。

她知道,自己一辈子,都已是敦煌的女儿。

父亲在给她的一封信中,叮嘱她:“沙娜,不要忘记你是敦煌人。”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常沙娜秉持着一颗纯真之心,铭记着父亲的教导,沿着父亲曾经走过的路,爱上敦煌,守护敦煌,研究敦煌,找到了甘愿做一辈子的事。

图片

意外的机缘改变了常沙娜的一生。

回国后不久,常沙娜在父亲举办的一次“敦煌文物展览”上,认识了梁思成夫妇。

当时,已经病重的林徽因,非常赏识常沙娜的才能和在敦煌学习的经历,决定指导常沙娜对中国传统图案进行创新探索性研究。

常沙娜从此成为林徽因的学生,转向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

林徽因对她说:“沙娜,要把敦煌图案用在我们的生活上,让传统手工活起来。”

在林徽因的指导下,常沙娜凭着在敦煌练就的童子功,大胆地将敦煌元素糅进北京特种工艺景泰蓝中,很快拿出了一套敦煌纹样景泰蓝工艺品,让这一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重获新生。

有一次,常沙娜要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设计一批纪念礼品。

林徽因指导她采用敦煌隋代石窟藻井的样式,并在上面穿插敦煌的和平鸽图案。

和平鸽用什么鸽子?林徽因告诉她:“不要用毕加索的和平鸽,你试试用敦煌的鸽子做设计。”

在林徽因的启发下,常沙娜设计出了一款出自敦煌藻井图案与和平鸽造型的丝巾,成了新中国第一块丝巾国礼,外国专家对此赞不绝口:“这是新中国最漂亮的礼物。”

林徽因的一字一句,常沙娜铭记于心,由此开启了她新的人生。

常沙娜曾说:“父亲给了我很多艺术养分,但改变我一生事业命运的是林徽因先生。”

新中国成立10周年,“十大建筑”规划实施,常沙娜接到了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装饰设计。

在宴会厅天花板的设计中,常沙娜独辟蹊径,居中大灯运用敦煌莲花图案,外围是以敦煌连珠纹图案为蓝本的小灯,尽显传统文化魅力和泱泱大国风范,受到了周总理的高度赞许。

几十年来,常沙娜将敦煌元素融入了自己的艺术设计,创新创造的佳作不胜枚举,也让敦煌走进了千家万户,融进了中国人的生活和血液。

她也在不断地培育年轻人,叮嘱前来请教的晚辈:

“要向古人学习,要有内心的感受,要用手去画,只有这样,才能根深叶茂。”

“中国的文化要有根有源,要有文脉、血脉,不能随便乱来。”

常沙娜用自立之心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掘、应用、弘扬敦煌文脉,彰显了敦煌“世界性的大美”,让敦煌艺术精神焕发了新的生机。

自立自强地走好人生路,才能在传承中活出自我,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图片

在艺术之外,常沙娜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她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痛楚。

初到敦煌时,生活艰苦,第一顿晚餐,每人面前摆着三个碗:一碗盐、一碗醋、一碗面。

她和家人住破庙、睡土炕、点煤灯、喝咸水,日子就像戈壁的黄沙那样粗粝苦涩。

母亲受不了那样的环境和生活,抛下他们不辞而别。14岁的常沙娜,从此担负起照顾爸爸和弟弟的责任。

待到中年,刚生下儿子,丈夫又因病离世,母子相依为命。

晚年时渴望家庭的温暖的她,一生郁郁的弟弟却先她而去。

光阴飞转中,常沙娜意识到了生命的无常,她始终用一颗乐观之心,豁达坦然地面对一切。

77岁时,常沙娜得了癌症,她毫不犹豫地进了手术室,把自己交给了医生:

这就是人生,生和死也许只有一步之遥,勇敢地跨过去,说不定还会更精彩。

病痛并没有影响她对艺术、对生命蓬勃旺盛的热爱,化疗放疗完了一回家,她该干啥干啥,继续乐此不疲地关注敦煌,不停地搞设计。

靠着坚强的意志,她成功战胜了病魔,而她依旧乐观地说:“我从这场病看到了生命的坚韧,更感到了时间的紧迫,我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老骥’了,必须珍惜宝贵的时间,努力奋蹄。”

见到好看的花她还要激动地写生,凡与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的工作她都兴趣高昂地去做。

生活中,一辈子和艺术打交道的她,对于美,“眼里不揉沙子”,总是喜欢穿自己设计的服装,总是那么端庄优雅。

爱人去世多年,她一个人料理生活,自己能动手的绝不要别人帮忙,独立得让人惊讶。

看看她跟儿子的相处方式吧:不跟儿子住,也从不要求儿子陪,一起吃饭,也都是你请我一顿,下顿我就回请一次,就是这么酷。

岁月从不败美人。在与生活的交手中,已逾九旬的常沙娜虽然皱纹满面、满头白发,可从内而外透出的,依然是知性优雅的美好气质。

她嘴边常挂着一句古老的法国谚语:“C’est la vie”(这就是人生)

这句谚语陪伴她度过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喜悦哀伤。

每当说起那些所谓的坎坷,她都是语气平缓,表情淡然,可谓荣辱不萦于怀,得失不系于心。

如今,走在人生边上的常沙娜,仍然心系敦煌,仍然用她的方式,鼓励启发更多年轻人看见敦煌,探索敦煌。

她的美来自绽放千年的敦煌之光,来自对艺术的执着之爱,来自艰苦磨难中的乐观之心。

这也许就是她传奇一生的注脚。

图片

在敦煌常书鸿的故居里,摆着一封常沙娜写给父亲的信:

时光流逝很快,沙娜也到耄耋之年了。我终生以您的教导,走着我一生与敦煌的传统文化艺术脉络跋涉不止的事业。

敦煌是常沙娜最丰盈的源头,给了她源源不断的哺育和滋养,而常沙娜则用一生讲述着敦煌的故事,让敦煌美韵在风雨的洗礼下,更加熠熠生辉。

她是文明的解读者,也是美的传播者。

在传播大爱大美的人生中,常沙娜用纯真热忱归于一生坚守,用自立自强改变一生命运,将海雨天风酿成云淡风轻,最终收获了玫瑰人生。

一生择一事,一世倾芳华。93岁的常沙娜,微笑着坐在那里,不用言语,自成答案。

如果你正因衰老而黯然,如果你正因迷茫而焦虑,那就多去领悟常沙娜和她的敦煌故事。

然后把心安顿好,坚实地迈向明天,每一步都将是“我心归处”,你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美丽。

希望你总有一天,无悔无愧地说出:“C’est la vie”,这就是人生。

点个“在看”,春光无限好,爱我所爱,做我所做,勇敢前行,不负春光。


作者 | 佳钢,遵从内心,一路向阳。

主播 | 韩丹,原广播节目主持人,视频号:韩丹下午茶。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