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布鲁内特·奥达里索》(The BruneOdalisque),布面油画,53×64cm,1745年
近日,“凡尔赛文学”红遍网络,激起了关于拜金和炫富的讨论。这个词语的灵感来自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书中描述了18世纪末法国的宫廷生活。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领略18世纪法国贵族女性的日常,走近真正的法兰西玫瑰。
梳妆打扮是头等大事
在18世纪,法国社会充满对女性美的称颂与崇拜。宫廷之中的贵族女性对自己的造型妆容格外上心,不惜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她们每天都要花4-5个小时进行两次装扮。第一次装扮是在早上10点起床后。在这一次梳妆中,贵族女性会在侍女的帮助下打好雪白的底妆、涂抹润发膏并喷洒发粉,完成基本的妆容和发型护理。
弗朗索瓦·弗拉门(Francois Flameng)《18世纪宫廷女性的沐浴》(Bathing of Court Ladies in the 18th Century),布面油画,90×115cm,约1888年
让·安托万·华托(Jean-Antoine Watteau)《梳妆》(The Toilette),布面油画,45.2×37.8cm,约1716-1717年
第二次装扮从中午11点持续到下午3点。涂抹火红的胭脂、贴上俏皮的美人痣、打造高耸的发型和穿戴复杂的服饰都是在这次装扮中完成的。与第一次梳妆不同的是,这次是面向公众开放的表演,具有社交性质。这些宫廷女性会在慵懒又妩媚的梳妆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女性诱惑力。
弗朗索瓦·布歇《蓬巴杜夫人梳妆》(Madame de Pompadour at Her Toilette), 布面油画,81.2×64.9cm,1750年
没有什么比在男性面前穿衣打扮更性感的了:柔软的身躯在轻薄的家居服下若隐若现,纤纤玉手在蕾丝、丝绸与刺绣之间穿梭,膝盖、小腿与吊带袜相映成趣……缭绕的香气、婀娜的身姿、眉眼间的调情糅杂在一起,成为空气中涌动的无限风韵。
弗朗索瓦·布歇《梳妆》(La Toilette),布面油画,52.5×66.5cm,1742年
装扮、调情、社交……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小小的梳妆台进行。 法国宫廷女性的梳妆台极尽奢华,往往以金银打造,桌上铺满了蕾丝、珠宝、瓷器、香水、化妆品,还有各式精美的化妆盒。这些造型讲究、装饰繁复的梳妆台不仅用于梳妆打扮,还展示着女主人的财富与品位。
派对动物夜未眠
对于生活奢靡的18世纪法国贵族而言,夜夜笙歌是生活常态。各种舞会、戏剧、聚会在凡尔赛宫和贵族的私人宅邸轮番上演。
安托万·华托《爱的快乐》(Pleasures of Love),布面油画,60×75cm,约1718-1719年
安托万·华托《舞会的快乐》(Pleasures of the Ball),布面油画,52.7×65.7cm,1714年
其中最如火如荼的是化装舞会。这个时期,法国的化装舞会一般有着特定主题。古典神话、寓言故事、民间歌谣或者外邦特色都是当时流行的题材。在派对上,男男女女穿着奢华奇异的服装四处游走交谈,在热闹的舞池中尽情玩乐,直至夜深才离开。科钦的一幅版画就记录了凡尔赛宫盛大的化装舞会。在画中,镜厅人声鼎沸、灯火通明,华丽的室内装饰与贵族的奇装异服互相映照,形成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查尔斯·尼古拉·科钦一世(Charles Nicolas Cochin I)《Decoration for a Masked Ball at Versailles》,版画,47.6×76.8cm,1764年
查尔斯·尼古拉·科钦一世《Decoration for a Masked Ball at Versailles》(局部),版画,47.6×76.8cm,1764年
高雅风尚点缀生活
除了喜欢载歌载舞,法国贵族女性还对高雅风尚抱有兴趣。在启蒙思想的照耀下,妇女也逐渐加入了文学、艺术、哲学的讨论,贵族女性可以自己主持沙龙,聚会主题、参加人选都由她们决定。
在沙龙上,她们凭借得体的社交礼节和举止谈吐巧妙地周旋在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之间,不仅展现了自己的个人魅力,还接触到最前沿的思想文化、结识到最优秀的有识之士。因此,当时的法国宫廷妇女普遍希望能有一场属于自己的沙龙。
阿尼赛·莱门尼(Anicet Lemonnier)《A reading of Voltaire’s tragedy L’Orpheline de la Chine in the salon of Madame Geoffrin》,布面油画,35.6×52.1cm,约1812年
在热衷参加沙龙的女贵族当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路易十五最宠爱的情妇蓬巴杜夫人。她经常举行小型沙龙,在入宫以后甚至把凡尔赛家楼里的医务室开辟为沙龙,专门接待自由派人士。
弗朗索瓦·布歇《蓬巴杜夫人肖像》,布面油画,212×164cm,1756年
莫里斯·Q·德·拉图尔(Maurice Q. de La Tour)《蓬巴杜夫人像》,纸本粉彩,175×128cm,1749-1755年
除了举办沙龙以外,蓬巴杜夫人还是狂热的艺术爱好者。她尤其喜爱洛可可艺术粉嫩的色彩和布歇的绘画。在她的赞助下,布歇成为了御用画家,洛可可艺术也成为了法国宫廷最炙手可热的潮流,影响到整个欧洲的时代审美。
弗朗索瓦·布歇《维纳斯梳妆》,布面油画,108×85cm,1751年
弗朗索瓦·布歇《戴安娜离开浴场》,布面油画,56×73cm,约1742年
谈情说爱,雪月风花
18世纪,法国贵族聚在一起过着无忧无虑、声色犬马的生活,谈情说爱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在凡尔赛宫,年轻男女恋爱、调情的身影随处可见。
安托万·华托《爱情岛朝圣》,布面油画,120×190cm,1717年
让·霍诺雷·弗拉戈纳尔(Jean Honore Fragonard)《音乐比赛》(The Musical Contest),布面油画,62×74cm,1754-1755年
久拉·本丘尔《路易十五和杜巴里》(Louis XV and Dubarry),布面油画,80.5×66cm,1874年
弗拉戈纳尔的名作《秋千》就描绘了一个香艳的调情场景:少女在秋千上踢掉了一只高跟鞋让情人去捡,而情人则在窥探她露出的衬裙和裤袜。在弗拉戈纳尔的笔下,少女的表情俏皮又魅惑,情人的眼神炽烈而欣喜,男女之间的欲望巧妙地交织在一只小巧性感的高跟鞋上。
让·霍诺雷·弗拉戈纳尔《秋千》,布面油画,81×64cm,1767-1768年
除了面对面调情,书信来往也是常见的恋爱方式。宫廷女性在日常会花费大量时间写信,其中不乏一封封情书,寄托着恋人间的爱意。
让·霍诺雷·弗拉戈纳尔《情书》(The Love Letter),布面油画,83.2×67cm,约1770年
除了矢志不渝的爱情,在凡尔赛宫,偷情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忠贞不渝并非贵族们的追求。在这个崇尚女性魅力的时代,贵族女性拥有婚外的禁忌感情也是个人魅力的证明。
让·霍诺雷·弗拉戈纳尔《偷吻》(The Stolen Kiss),布面油画,45×55cm,18世纪80年代后期
让·霍诺雷·弗拉戈纳尔《秘密会面》(The Secret Meeting),布面油画,317.5×243.8cm,1771-1773年
18世纪法国贵族女性享受纸醉金迷的生活,追求自身的个性表达。但这种凡尔赛生活的对立面却是平民百姓的困苦。“凡尔赛玫瑰”从百姓身上吸取养分而生,是妖冶的,也是脆弱的,注定会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而枯萎。
编辑、文何瑷彤
监制 齐超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