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问:“孩子凌晨4点起来写作业,作为家长的我,要不要阻止?”
事情是这样的:孩子在前一天晚上8点时,开始犯困,不能专心地完成作业,母亲便让孩子先去睡觉了。
而孩子也特别懂事,凌晨4点就起来赶作业,早上效率很高,一个小时不到就完成了2个小时的作业量。
这个问题来源于书籍《和孩子做队友》,对此作者贺岭峰是这么回答的:
首先,在态度上,身为妈妈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支持孩子的做法。
我们只是孩子的支持者和援助者。作业是孩子要完成的事情,而不是父母要完成的事情。
也就是说,在保证孩子睡眠的前提下,早睡早起或者晚睡晚起都是可以的,家长可以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来支持孩子的做法。
第二,正确看待做作业这件事。
作业是孩子的事情,而不是父母的事情,我们不要把家长和孩子搞成对立的状态。
贺岭峰教授表示,有些父母的控制欲太强,觉得作业应该按照自己的期待的方式、时间以及质量完成。
父母太想完成这件事情,它就变成了父母的事情。
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孩子陪着父母完成作业,而不是孩子想如何完成作业。
因此,我们只需要做一个特别好的队友,一个积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协助孩子把作业做好即可。
第三,亲子关系和情绪比做作业重要得多。
父母在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是亲子关系。
父母和孩子是合作关系,是队友关系,我们是一起对付作业的。
身为父母,我们不能变成,和老师是一伙的,来监督和对付孩子。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多给孩子传递正向的情绪。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情绪过于激动,那么先停下来,给彼此一个冷静的时间点,彼此单独待一会儿。
我们和孩子是队友,队友之间最忌讳互相抱怨。
在面对同队友时,你平时怎么做的,那么对待孩子就怎么做。
以上是《和孩子做队友》这本书的作者贺岭峰教授,根据自己30多年的心理学一线教学研究经验,所作出的回答。
贺教授将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应对考试、情绪管理等,这些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总结出父母必修的八堂心理课。
这是一本帮助父母如何经营好亲子关系,从而去引导和教育子女的家庭指南。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一个非常认同的观点:要学会和孩子分离。
孩子越小越需要陪伴,越大越需要分离。
孩子三岁前,最好能够全身心陪伴,一岁半前更应该予予取予求。
孩子三到六岁时,应该多让他参与多人游戏,而非进行学科学习。
孩子上小学以后,主要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保持对学习旺盛的好奇心,至于学习成绩反倒不是很重要。
孩子上初中后,应该支持孩子的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情绪状态,主动让权,让孩子发挥自主性。
孩子上高中以后,要做孩子的学习助理,恋爱参谋,人生顾问,为孩子迈向自己独立的人生做准备。
而等孩子上了大学以后,就应该做欣赏者,鼓励者,赞助者,只支持不反对,能帮忙就帮忙,帮不上就放手。
纵观身边人,包括我自己,其实很难做到和孩子分离,像“妈宝男”“爸宝女”等,都是做不到和父母分离的案例。
这其实是不对的,尤其是对于已经成家的孩子来说,更应该做到和孩子分离,他们有自己的小家,而身为父母的我们,适当的时候,要调整好自己。
此念创始人毛思翩在评价这本书时,是这样说的:
“作为家长,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为何容易变得剑拔弩张?贺岭峰老师的这本书提供了另一种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与孩子的关系,也许彼此可以少一些紧张,多一点轻松。”
如果你也在亲子关系上遇到了难题,不知如何解决和孩子之间的矛盾,那么,建议你去读一读这本书。
大人读了可以从中学到和孩子相处的诀窍,而孩子,也能在这本书中学会如何和父母更好地相处。
漂亮的活着,才对得起自己!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