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世界
[选最优之道 育至善之人]
学前教育是鲜活的,是有源头活水的。但这个源头活水是从哪里来?我们的教育也并没有一直停留在“相信儿童”“放手儿童”这样的认识上。很多人羡慕我们教育鲜活的样子,却很难知道我们的教育探索究竟从何处着力。
我们确信,儿童是通过“享用世界”的丰富意义学习与成长的。儿童在复杂的生活情境中,需要沉浸在其中的某一个状态里,以获得丰富的精神性的学习与成长资源。我们常常把儿童变成学习者、受教育者、游戏者,却很少把儿童看作是生活的“享用者” 。
“享用者”一词反映的是儿童在生活中生活、在生活中游戏的一种精神状态。“享用”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种人的存在方式。享用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投入到值得享用的生活对象之中的具身体验行动。
现在的学习概念,常常把儿童看作学习工具,把学习自身看作获得某种工具性知识或者手段性知识的过程。这种学习本身——不管是深度学习,还是有效学习,都只是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或者是教育技术意义上的学习,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意义上的学习。
儿童不仅仅是学习者,更重要的是一个生活者,是一个享用者。学习不是一个特定的心理活动,而是一个意义生存活动、精神生存活动……享用其实也表现了儿童的主体性在场和创造性参与,它是以主体的姿态获取教育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以主体的姿态投入到与教育的融合之中。
“生活享用者”在学习的时候,是享受当下的,教师不打扰时,会有心流出现。而心流不仅滋养着儿童的身体与学习状态,还可以让他们的精神变得更加丰沛,这是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
儿童是生活享用者,就是把儿童看成是正在创造自己美好生活、享用美好生活的生活者。对于儿童来讲,进入幼儿园,就成为了生活的享用者。我们相信,儿童是可以自己创造生活的,也是可以自己创造生命的。
儿童不仅仅是进入世界,同时也创造自己;不仅仅是塑造世界,同时也塑造自己。因此,儿童的诞生,其实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父母对他们的生命诞生;另一方面是他们进入世界之后自己对自己的不断诞生。
对于儿童而言,享用意味着在场、融入、参与、汲取、 转化、生成。我们要给儿童提供机会条件,让他们自己完成一次对生命的再追寻,找到一个精神的土壤。而这片精神的土壤只有在生活里才能找到。儿童通过创造他们的生活,也是帮助成人创造一个世界。
当我们用这样的态度来为儿童创造可享用的生活的时候,需要一次次地完成敞开、接纳、浸润与转化。
敞开
儿童天生就是敞开的。
如果我们敞开得不够,会给儿童成长带来困扰。
敞开并不那么容易,
愿意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是敞开的;
愿意进行各种尝试,不怕失败,是敞开的。
这一点我们需要向儿童学习。
接纳
接纳儿童,接纳的是什么?
我们经常说“要接纳儿童不同的个性特点”,
这句话听起来特别正确,
接纳的本质是接纳自己。
接纳这个世界的万物其实是接纳自己,
因为万物都是自己投射出去的。
接纳自我,在接纳中拓宽了边界。对自我的接纳度越高,对儿童的接纳度越高。
我们接纳了儿童,接纳了儿童的不成熟,也接纳了儿童的了不起;接纳了儿童的学习特点,也接纳了不同儿童的学习特点;接纳了儿童对我们的“冒犯”,也接纳了儿童对我们的尊敬。
浸润
人和人之间的“润”靠的是情感,情感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美好滋养,所以中国文化讲“上善若水”,有了善的力量,就会“润”起来。
教育的情感,来自于人的真、善、美。善是我不仅爱自己,也爱他人,爱这个世界。当然还可以爱宇宙里所有的生命。
要做到浸润,需要我们情感的投入。情感投入得越多,教育就越润泽;情感投入得不够,润泽的教室就消失了。
转化
我们敞开胸怀接纳儿童,把他们放置在一个美好的生活之中、情境之中,让他们享受这种生活,再用情感去润泽他们,和他们共同构建生活。
转化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
有形的,即为完成思维导图绘制,将经验、零散的知识转化成学习能力和提升元认知能力等我们可以视为有形的学习。
无形的,即为丰沛的精神资源,生命的能量、精神的成长性、童年的美好感觉都是无形的。无形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
生活化课程一直在敞开,我们的生活也在敞开,之后,接纳、浸润,完成转化。这是非常考验教师个人能力高低的,有人的转化特别高级,有人的转化可能就停留在了认知层面上,这就是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差异。
升华
作为教师,升华的通常是人格,能升华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个人思想的高度。
每个人的转化风格可能不太一样,转化的方式也是多样的,转化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式。
有的时候,教师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倾听儿童,和他们一起共同生活,就是一种转化。
有的教师,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转化。
我们会发现,当儿童的学习不受忧虑、功利、琐事、预定结果、固定关系等因素的困扰,才能变成一种纯粹的享用性学习。
注:本文来源于《幼教100》(教师版)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