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甲辰年,生肖龙,是中国传统的龙年。龙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五位。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生物,寄托了人们期盼万事如意、福寿康宁、四海升平、天下和谐等吉祥观念,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龙的传说历史悠久。关于龙的起源,说法和争论比较多。龙的图案和传说更可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文化。一般认为,传说中各种各样的龙其实都是远古时代华夏先民的图腾。新石器时代的很多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类似龙形的遗存:如以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塑龙为代表,其特点与扬子鳄相似;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上的鲵形纹为代表,有观点认为其是龙的化身;以及普遍发现于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石家河文化和陶寺文化等遗存中的玉龙、石龙和彩绘蟠龙纹。
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提出,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和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在历史的发展中,龙成为勤劳勇敢、拼搏进取的象征,气宇轩昂,威武勇猛,神圣而强大,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符号,中国人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86万余件(套)文物藏品中,有大量与龙相关的文物。这些文物远自新石器时代,历商周秦汉、魏晋唐宋,迄于元明清,或生动威猛,或灵活蜿蜒,栩栩如生地呈现了龙文化的发展变化历程。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玉龙 故宫博物院藏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结构完备的“龙”字,显示龙是一种大口、曲身、有脚的神兽。中国龙的原型是什么,其中一个观点,孙机先生提出应以甲骨文中象形的龙字为根据,其特点是前有大头,后部为几乎蜷曲成环形的短躯,红山文化的蜷体玉龙是与甲骨文“龙”字最相近的艺术形象,结合文献记载其应是金龟子一类昆虫的幼虫。远古人类之所以重视这种昆虫,可能是着眼于其从幼虫到成虫的变化过程,正如《说文解字》所言,“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所以说它体量虽小,却不失龙的本色。故宫博物院所藏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高25.5厘米,接近国家博物馆所藏有“中华第一龙”美誉的碧玉C形龙。玉龙整体呈长圆柱形,由一整块黄绿色玉石雕琢而成,身体弯成C字,浑身光洁,没有四肢、爪子、角和鳞片,吻部上扬,有梭形长眼,明显的长鬣,尾部上卷,遒劲有力。关于其用途目前尚无定论,推测其为图腾象征,或者为祭祀的礼器。
汉 青龙纹瓦当 故宫博物院藏
汉代五行阴阳学说兴盛,龙与天象和四方概念相联系。汉代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瑞兽代表星相和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方。比如汉代青龙纹瓦当,直径18.5厘米,除了有遮蔽防雨、固定瓦片的作用,还有装饰和心理作用。古人以各种动植物、图案、文字等装饰瓦当面,青龙是瓦当中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表示方位,是东方方位的神灵。此瓦当面中心有一乳钉状圆钮,青龙张口瞪眼,尾巴翘起,还有飘飞的双翼。青龙也起到沟通天人的作用。
唐 铜龙纹镜 故宫博物院藏
龙纹在隋唐逐渐世俗化,大量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实用的器皿和建筑构件之上,成为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装饰纹饰。但是另一方面,龙和皇权直接联系起来,可能是从唐代开始的,虽然在汉代开始龙与皇帝就有了某种联系。史载,唐玄宗铸“千秋镜”,在九月初五生日时赏赐群臣,有《千秋节赐群臣镜》诗为证:“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旧唐书·卷八》开元十八年记载,“八月丁亥,上御花萼楼,以千秋节百官献贺,赐四品以上金镜”。这种赐予臣下的铜镜多以龙纹装饰,称千秋镜或天子镜。此件唐代龙纹镜,为葵花形,镜背以纽为中心,龙纹为单体,呈蟠曲状,四周分布云纹。龙的长角翘起,巨口张开,身体遒劲,脖颈细长,似在回首戏珠。龙的姿态看上去遒劲有力,同时又显得生动活泼,仿佛在每日的使用中给人以活力。
宋 陈容 墨龙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龙的形象到宋代逐渐定型,《宣和画谱》中有独立的画科“鱼龙科”,宋人对龙纹的绘制进行研究。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载了画龙的“三停九似”,“九似”即是说龙为九种生物的集合,当然也不止九种,比如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宋代画龙的代表作之一为陈容《墨龙图》。陈容(生卒年不详),字公储,自号所翁,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陈容画龙颇有名,世传为“所翁龙”。元代汤垕《古今画鉴》云:“画龙深得变化之意,泼墨成云,噀水成雾。醉余大叫,脱巾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笔成之……或全体发现,或一臂一首,隐约而不可名状者,曾不经意而得,皆神妙。”《墨龙图》卷绘云天之中腾云驾雾遨游的巨龙,身躯略呈S形,富有动感,有傲视天下之概。
至元代,龙纹逐渐被皇家垄断使用。《元史·顺帝纪二》记载,至元二年夏四月丁亥诏谓:“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朝庭对五爪龙的使用有明确规定,应是专供皇室成员使用的器物,臣庶不得使用。
元 青花云龙纹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横跨欧亚,外贸繁荣,手工业发展迅速,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元青花也应运而生。此件元代青花云龙纹梅瓶,腹部绘云龙纹,龙呈行走状,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龙纹可见显著特征:颈细头小,张口吐舌,爪利躯坚,毛发后飘,四肢发达,龙爪较细,多为三爪或四爪。整个龙纹姿态凶猛,气势强劲,呼之欲出,展示了元代横扫天下的强大国力。
明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故宫博物院藏
明初朱元璋登基后百废待兴,洪武二年即开始令景德镇烧造官窑。永乐、宣德国力强盛,展示出一个王朝早期的宏图大略和勃勃生机,比如宣德年间朝廷曾下令一次烧造近45万件龙凤纹等瓷器。景德镇御窑曾大量烧造青花瓷,其中使用进口“苏麻离青”料描绘者最具时代特征,被后世誉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即是代表性作品。此瓶腹部呈球状,故名。外壁以青花描绘云龙纹,腾跃于云间,气势雄健。龙首、须发、利爪、鳞片等细部刻画清晰生动。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龙纹继承了元代龙纹强悍凶猛的遗风,四肢强健,身体粗壮,比元代稍粗,充满活力。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龙纹由凶猛转向俊美柔和。而到了嘉庆、万历时期,已经转向粗率无力。这与明代的社会状况也一一对应。
清 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 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开创了康乾盛世。康熙一朝龙纹霸道强悍,尚留有一股游牧民族的凶猛。康熙朝的龙三爪四爪较多,反映出一种宽松的文化氛围。那种叱咤风云、充满野性之美、满汉文化交织的龙纹正是康熙朝国力和文化氛围的体现。清康熙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为康熙朝创新器形,长颈球腹。瓶外壁以矾红彩描绘云龙赶珠纹,龙的眼珠饰以黑彩,局部还有绿彩,色彩丰富。龙的身体粗壮,额头高起,张嘴怒目,四肢有力,仿佛从天而降,气势桀骜,把龙的威猛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
在古人的岁时节令习俗中,也经常可以看到龙的身影,比如新年舞龙、元宵节赏灯、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节赛龙舟,等等。每当龙出现时,总会带来欢乐、喜庆、振奋,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期盼之情。
清 雍正帝十二月景行乐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年节序,此为之首。“元旦即今之春节,明清时期为三大节之一。作为辞旧迎新的重要节日,从腊月份开始就已经进入过年的氛围了。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竿,悬挂天灯。“乾清宫天灯自腊月二十四日竖立,二月初三日撤出。天灯每晚点亮,相当于夜晚高位照明灯,既烘托了节日的氛围,同时又有人们借以驱除鬼魅的心理寄托。清代《雍正帝十二月景行乐图》中正月赏灯的画面即有描绘皇家园囿中的天灯。灯杆上有盘云龙纹,据考证灯杆总高约12米多。灯杆顶部亭下安一龙形构件,龙头处挑着彩色灯笼。灯杆所在区域的围廊下挂满了宫灯,富丽雅致,和天灯一起烘托了宫廷过春节的节日氛围。
清 徐扬 端阳故事图册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西晋周处《风土记》载:“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民间更有龙舟竞渡的盛大娱乐活动。闻一多《龙舟》一文指出,将寻常舟船刻成龙形,本是吴越一带的风俗,大概是为了避蛟龙之害,将龙舟竞渡和救屈原结合起来,最早在六朝,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唐宋时期,端午节龙舟竞渡活动已经盛行。人们相信,声势浩大的龙舟竞赛,除了纪念屈原,还可以祈福避邪,能使神龙感应,保佑一方风调雨顺。《端阳故事图册》的《观竞渡》图页绘江南民间百姓“观竞渡”的场景,画面题有“聚众临流,称为龙舟盛会“。龙舟上桨手们奋勇向前划行,岸上的观众顶着烈日观看。龙舟刻画生动,龙首昂起,胡须伸向空中,张嘴吐舌,鬣发向后飘飞,尾部也向后高高扬起。
匆匆作了五千年的文化巡礼,龙的丰富内涵已经融进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带我们从远古走来,度过灾难和风险,经历成功和繁荣,带来阳光雨露,走到现在,走向未来。
(徐海 故宫出版社非遗编辑室主任 故宫出版社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