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济公”,历史上真实存在,圆寂时留下一首禅诗,24字点醒无数人。这是一位深具智慧和慈悲的高僧,他的一生事迹和留世的禅诗,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散发出深刻的禅机。
然而,我们是否曾好奇,这位“济公”在禅宗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的禅诗中蕴含着怎样的智慧?这24字的禅机又是如何点醒无数人的?
孤儿“修缘”迎接佛缘
谁会想到,这位后来轰动一时的济公和尚,竟然是在父母双亡、家产被霸占的悲惨际遇中,踏上了追求出家修行的道路。
他本名李修缘,是一个南宋台州城内一个官宦世家的少年。他的祖上是赵匡胤的驸马,可见门第不低。他的父亲李茂春虽然家道已不如前,但仍是台州城内一个有名望的人物,为人乐善好施,虔诚礼佛。
然而好景不长,李修缘还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双双去世,本应属于他的家业也落入了黑心管家之手。一夕之间,失去了父母,又失去了钱财,李修缘突然沦为了孤儿,生活发生了剧变。
其实,自小的李修缘就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百日大庆那天,在国清寺住持的摸头点破下,哭声戛然而止,还破涕为笑。他常去国清寺,与住持谈笑风生。一到可以抓周的时候,他抓住的,是一串佛珠,似乎在宣示着他与佛道的殊胜缘分。
也许正是这种殊胜的因缘,在悲痛和困顿中,让他选择投靠宗教,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于是,他毅然剃度出家,正式迈开了自己的修行之路。
济公“我行我素”的修行历程
李修缘剃度之后,他先是拜法空一本为师,取法号“道济”,后来又选择了重量级人物慧远大师作为他的导师。
也许是长期受佛法熏陶,见多识广的缘故,师傅慧远看出道济资质不凡,还特别为他改名换姓,成为他的心口弟子,可见当时佛门内对道济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但是很快道济就开始我行我素起来。他不仅对禅房打坐这类苦行没什么耐心,而且还经常饮酒食肉,完全不遵守清规戒律,这在佛门可是大忌。很多僧侣都看他不顺眼,要将他赶出寺门,只有慧远勉强包容他的行为,还为他辩护道:“佛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
其实,道济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在修行而已。他不拘泥佛门的表面功夫,而是选择深入民间,去帮助普通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慈心禅医,遍地开花
事实上,道济的医术高超,深得民间疾苦。他常常衣衫褴褛地四处游荡,为那些得不到妥善治疗的穷苦百姓看病,且有神奇疗效。
有段时间,台州一带传播开来瘟疫,很多人染病身亡。道济不顾自己安危,挨家挨户地救治病人,终于控制住了瘟疫蔓延的局面,受害民众们对他称颂不已。
就连很多达官贵人听闻他的名声,也想向他献上重金,请他做家庭医生。但道济都不为所动,只想继续帮助那些最需要他的穷苦老百姓。他始终怀有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众生平等”的理念,这就是他“我行我素”的修行之道。
舍命重建道场,神通广被
除了医术高明之外,道济对佛门事业的发展也极为上心。净慈寺曾发生过惨重的火灾,住持和众多僧人都遇难身亡。道济为此痛心疾首,四处奔波募集物资与人力,要将净慈寺重新修建起来。
后人甚至流传一个神奇的传说:道济曾经砍伐了上千棵木材,想用来重建净慈寺。运到钱塘江时,官吏刁难要求从水底运过,否则收重税。于是道济竟然在水面行走,像潜水艇一样,将整批木材通过江底运了过去。
这虽然只是传说,但足以看出,道济为佛教事业的发展,是能不惜牺牲自己的。道济还亲自写信请来了少林寺的名僧,担任净慈寺的新任住持。可见,他对佛门弘扬与恢复,付出了很多心血与努力。
禅诗妙喻人生,蕴含佛家智慧
除了医者仁心与发展佛教之外,道济最让后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那首广为流传的“禅诗”:“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身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这首看似通俗的偈语,却道出了佛家“心外无佛,口外无祖”的人生智慧。它指出,佛法不在口头上修习和传承,而在心性的修为上。
道济自己也说,六十年像狼一样游荡在世间,但他始终守着那颗清静的心。人可以有一万种样子,可以颠沛流离,可以精神狼藉,但只要内心不改,外物就都与自己无关。这就是他通过佛法对人生的领悟。
当他在临终前留下“六十年来狼籍”的语录时,不也正是在告诫世人,不要被外在名利所迷惑,要守住内心的本性和清净吗?
(附:济公《辞世颂》全文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济公用他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诠释了佛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广大无边的理念。也让人明白,佛法并不遥不可及,就在普通人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
结语
济公和尚,开创性地将佛法带入了民间。他甘心寂寞,舍身取义,只为让更多的普通百姓,也可以享受佛法的慈悲与智慧。
他虽然在外表上遭到诟病,但内心从未迷失方向。所谓“一期一会”,每一个约定俗成的“疯癫”,都在向世人传达佛家的人生真谛。
这就是济公传奇故事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不要被外在名利变化迷惑自我,要时时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平和,这就是修行的真谛。
现代的很多人,总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之中,让他人的评判来左右自己的情绪,为此,不惜沽名钓誉,不惜弄虚作假,来换得一丝廉价的“存在感”。在社交媒体的时代,人们追求点赞和关注,似乎成了衡量个体价值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