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侵犯鼻、咽或喉部的急性炎症总称。病毒占70-80%,细菌占20~30%。通常病情轻、病程短、多自愈、预后好,但有时伴严重并发症。

流行病学:经飞沫或接触被污染手和用具传播,多冬春季节散发,气候突变时可小规模流行。因健康人群可携带病毒、机体对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且无交叉免疫,故反复发病。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诱因:各种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诱因均可诱发发病如: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

致病病因:病毒占70%-80%,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等。细菌占20%~30%,溶血性链球菌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发病机制: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易患本病。

三: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①危险因素: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为诱因。②症状:急性起病,以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鼻塞/流鼻涕/喷嚏)、咽干、咽痒为临床表现,可合并发热、头痛,咽炎者可有咽痛。③体征:鼻腔黏膜、咽部充血、水肿、有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肺部常无异常体征,如存在上气道梗阻,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2.辅助检查:①外周血常规: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有核左移现象。②X线胸片:一般无需X线检查,如需鉴别肺炎时可查。③病原学检查:一般情况下不做,如需鉴别流行性感冒时可考虑。主要包括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病毒分离、痰或分泌物培养 药敏等。

四:据病因及病变范围分五类:

①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轻度畏寒、头痛。查体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 d痊愈。

②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a急性病毒性咽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咽痒或灼热感,咽痛一般不明显,咳嗽少见。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链球菌感染。体检咽部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b急性病毒性喉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声嘶、发声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③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多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成年人。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病程约1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疗(诊断/实用总结一)

咽部丘疹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疗(诊断/实用总结一)

水疱融合成片图:病情发展以后水疱互相融合,多数边缘充血,水疱扩大可破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疗(诊断/实用总结一)

口腔粘膜疱疹破溃黄色溃疡图:2~3日后红晕加剧并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

④咽结膜热:

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病毒性结膜炎,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病原体为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炎、结膜炎三大症状。病程4~6d。

⑤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病原体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有黄色脓性分泌物,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五:诊断:

据受凉、疲劳等诱因,鼻咽部的卡他、炎症症状及相应体征,结合外周血常规检查结果等可作出本病的临床诊断。一般情况下无需行病因诊断。注意急性喉炎、扁桃体炎所致上气道梗阻,观察是否具有呼吸频率增快以及吸气性三凹征等表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疗(诊断/实用总结一)

六:鉴别诊断:

1.过敏性鼻炎:①多由过敏因素如螨虫、灰尘、动物皮毛、低温等刺激引起。如脱离过敏源,数分钟至2h内症状消失。起病急骤(数分钟内突然发生,亦可在数分钟至2h内症状消失)鼻痒、频繁喷嚏、清水样鼻涕,无发热,咳嗽较少。体检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轻。临床特点:起病急,全身症状重而鼻咽部症状较轻,畏寒、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部分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毒为流感病毒,必要时可通过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明确诊断。早期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疗效显著,可用流感疫苗预防。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

某些传染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症状。

①麻疹:麻疹病毒所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前驱期症状,绝大多数发病2~3d后上颌第二磨牙部位的颊黏膜上可见灰白色小斑点(科氏斑)。最主要临床特点可概括为“烧3天、出3天、退3天”,即发热3天开始出皮疹(仍继续发热);皮疹在3天内按照头面、颈部、胸腹部、四肢、手心、脚心的顺序,由上至下逐渐发展至全身;退疹与出疹顺序一致,先出先退,后出后退。

②流行性出血热:

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家鼠和野鼠等)为主要传染源。可有头痛、腰痛、眼眶痛(俗称三痛)症状,发热、出血、休克和肾损害为三大主征,典型病例表现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期经过。大部分患者1~3月完全恢复,未及时诊断和治疗的重症患者可导致死亡。

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部分初期咽痛、鼻咽部分泌物增多症状,但很快进入败血症及脑膜炎期,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皮疹。后期可有剧烈头痛并出现脑膜刺激征。

④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未用疫苗的儿童易感。前驱期出现上感症状,1~4d后进入瘫痪前期,出现体温上升、肢体疼痛、感觉过敏等神经系统症状,瘫痪期出现肢体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多见于单侧下肢。

⑤伤寒:发热为最早期症状,可伴有上感症状,但常有缓脉、脾大或玫瑰疹,伤寒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查阳性。

⑥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冬春季节,地方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夏秋季节。一般起病急,脉搏较速,多有明显头痛。发病第5~6天出现皮疹,数量多且可有出血性皮疹。外斐反应阳性。

内科主任医师(文丘里)2024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