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指出了这条路。自然,这条路上还有许多曲折,但是就像不好懂的黄山谷,他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且点化了许多俗语成为诗句。实践上“以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梅圣俞、苏东坡都是好手,而苏东坡更胜。据记载梅和苏都说过“以俗为雅”这句话,可是不大靠得住;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的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他将“以俗为雅”放在第一,因为这实在可以说是宋诗的一般作风,也正是“雅俗共赏”的路。但是加上“以故为新”,路就曲折起来,那是雅人自赏,黄山谷所以终于不好懂了。不过黄山谷虽然不好懂,宋诗却终于回到了“做诗如说话”的路,这“如说话”,的确是条大路。

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别瞧黄山谷的有些诗不好懂,他的一些小词可够俗的。柳耆卿更是个通俗的词人。词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列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一方面从晚唐和尚的俗讲演变出来的宋朝的“说话”就是说书,乃至后来的平话以及章回小说,还有宋朝的杂剧和诸官调等等转变成功的元朝的杂剧和戏文,乃至后来的传奇,以及皮黄戏,更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学”。这些除元杂剧和后来的传奇也算是“词余”以外,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简直没有地位;也就是说这些小说和戏剧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多半没有地位,有些有点地位,也不是正经地位。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却总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

“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稍稍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就算跟民众近了一些,近得也不太多。

至于词曲,算是新起于俗间,实在以音乐为重,文辞原是无关轻重的;“雅俗共赏”,正是那音乐的作用。后来雅士们也曾分别将那些文辞雅化,但是因为音乐性太重,使他们不能完成那种雅化,所以词曲终于不能达到诗的地位。而曲一直配合着音乐,雅化更难,地位也就更低,还低于词一等。可是词曲到了雅化的时期,那“共赏”的人却就雅多而俗少了。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曲和杂剧,还有平话和章回小说以及皮簧戏等。皮簧戏也是音乐为主,大家直到现在都还在哼着那些粗俗的戏词,所以雅化难以下手,虽然一二十年来这雅化也已经试着在开始。

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以《西游记》和《水浒传》为例,这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压迫反抗”,也是人之常情。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我们的知识阶级。这知识阶级跟从前的读书人不大一样,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还有种种欧化的新艺术。这种文学和艺术却并不能让小市民来“共赏”,不用说农工大众。于是乎有人指出这是新绅士也就是新雅人的欧化,不管一般人能够了解欣赏与否。他们提倡“大众语”运动。但是时机还没有成熟,结果不显著。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心人”文中是指包括陶渊明在内的雅人士大夫。

B.“皮簧戏”文中是指以音乐为主、戏词粗俗、难以雅化的一种戏曲。

C.“新雅人”文中是指新时代来自民间又走向民间深受欧化影响的新知识阶级。

D.“通俗化”文中是指抗战后提出的具有开始转向大众化性质的文学运动口号。

论述百练:论雅俗共赏(朱自清)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赏奇析疑”与“雅俗共赏”有区别,前者是雅人雅事,后者是雅人俗人共同之事,二者“赏”的文章可能有所不同。

B.词和曲都来自民间,都可“雅俗共赏”,后来也都渐渐雅化或文人化,但始终词不能雅到诗、曲不能雅到词的地位。

C.无论“雅俗共赏”还是“以俗为雅”“俗不伤雅”中,都是以“雅”为主的,俗雅的交锋后,文言、雅言的传统并未改变丝毫。

D.作为“雅俗共赏”的作品,《西厢记》和《水浒传》写出了人之常情,表现出的那种快感、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文不好懂的黄山谷率先提出并实践“以俗为雅”的口号,走上“雅俗共赏”的路,但又说“以故为新”则让路曲折起来。

B.俗讲、说书、平话、杂剧和戏文等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学”,“俗”却总能“不伤雅”,没地位却总能“雅俗共赏”。

C.词曲中的文辞被文人雅化,但最终却没能达到诗的地位,原因就在于文辞原是无关轻重的,音乐性太重使文人不能完成雅化。

D.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的新时代为我们带来了新文化,新文化产生了新的知识阶级,这一知识阶级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

4.宋朝诗词走上“雅俗共赏”的路,具体的表现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 2.C    3.C    

4.①提出“以俗为雅”主张,点化俗语成为诗句;②苏轼等众多名家雅士积极实践,回向俗话,用来自民间的词进行创作;③另一方面,俗士也积极学习、享受、蜕变,渐渐适应雅化的传统,新旧(俗雅)打成一片。 

5.①词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句,语言来自民间,接近白话,做到了“做诗如说话”,明白晓畅;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等句所抒发的情感是人之常情,表达出了人们心中郁结却不能言的感受。③从音乐角度,“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适于配合音乐,既使人看到江水的汹涌奔腾,又体现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