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学而1.10》)
子禽,姓陈名亢,少孔子四十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把他附在子贡之下,再加上他在《论语》中,多是向子贡请教,有可能是子贡的弟子。
子贡,姓端木名赐,也写作端沐赐。子贡,古书中也写作子赣。《隶释》载《汉石经》、《论语》残碑,凡子贡都写作子赣。根据《说文解字》:贡,献功也。赣,赐也。所以子贡应该是后人的简化。他是孔门十哲之一,是言语科的佼佼者,利口巧辞,善于雄辩,搞外交有一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齐国想出兵伐鲁。孔子认为只有子贡才能解救鲁国危难,子贡受命出山,于是就有了“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的政治大变局。
夫子,指孔子。皇侃《论语义疏》中说:“礼,身经为大夫者,得称为夫子。孔子,鲁大夫,故弟子呼为夫子也。”
子禽问:“夫子每到一个国家,必定听取那个国家的政治情况,是有心求到的,还是人家自愿告诉他的?”子贡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夫子是温、良、恭、俭、让得到的。夫子的这种求得方式,大概和别人强求得到的不一样吧?”
这一问一答中,主要在于“得”与“求”二字。那么孔子是如何得到的?他的求和别人的求又有什么不一样?子贡说了五个字,这五个字究竟有什么内涵,竟能够赋予孔子如此大的魅力,它对于我们现在又有何借鉴呢?
1.温,和厚也。做事不温不火,有条不紊,理智与情感相融为一,和他相处,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对他人的缺点过失,又能够包涵原谅,我们有时称许一个人有温文尔雅之风,正是温的具体体现。
2.良,易直也。易就是平易、和易。直,就是没有奸邪险恶之心,开口见心。心地善良的人,自然而然就不会心存险诈。这是人的初心。也就是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3.恭,庄敬也。穿着服饰整洁,举止行为从容大方,态度不卑不亢,让与之相处的人受到应有的尊重。
4.俭,节制也。衣着服饰、用度上不可奢侈放纵,但是节制不是吝啬,正如《易经》所言“苦节不可贞”,凡事皆有度,否则,也就失去了人生的乐趣。孔子不是禁欲主义者,也不提倡做苦行僧。
5.让,谦逊也。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评价,能扬长补短,不耻下问,保持永不满足的求知动力。
温、良、恭、俭、让五种品质其实都是指自身的品德与修养,长期品味涵养,就会潜移默化中消除我们内心的暴戾骄慢之气。《松阳讲义》中说:
学者读这章书,要知天下人无不可感动,不能感动人者,只是我未能到圣人地位耳。圣人即不可遽学,得他一分光景,便有一分感应。只管积累做工夫去,安知不与圣人一样?若不于此体认,而欲与世相接,便不免欲求。求之极,便流到巧言令色一途。看来人心风俗之坏,病痛都在以求字,所以不能不求者,只是不信有不待求的道理。
因此,凡事不必求而后得,当自身能力与修养达到一定程度,身边优秀资源自然就会向其汇聚,不求而得,也就不会被浮躁之气所裹挟。这与孔子常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患人之不己知”的思想是一致的。
尔雅书苑
微信:eryashuxuan
传承经典 涵养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