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图片
“超感官知觉”(英文简称ESP),俗称第六感,又称“心觉”,是指能通过五感之外的大脑器官接收外界磁场讯息,可以预知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知识经验累积所得的逻辑推理无关,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潜意识自我预知状态,是一种无意识的感性思维。有人称之为“直觉”、“磁觉”、“预感”、“脑感”、“灵感”、“机体觉”。
大脑与肠道之间会通过肠-脑轴的神经机制进行沟通
虽然人人都有第六感,是因为大脑是由一个胼胝体所连结而成的,它的作用就是协调脑部功能。但是,第六感比较强的人,反应能力较为灵敏,能够经常发挥运用这种能力。比如女性的胼胝体普遍比男性的厚实,女性体内会释放出一种叫“催产素”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会让女生变得感知能力更强,更容易处于接收直觉的状态,所以女生们展现出来的优势就是更能同时处理多项信息,相对来说全面一些。第六感感应能力迟钝的人,可以使用这种能力的频次和效果都比较低。有人说,佛家说的“顿悟”的结果,就是第六感带给你的福利。
大脑功能示意图
普通人的五种感官(五感)包括: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肌肤(触觉)。人类的大脑由两个脑半球组成,其中右半球负责直觉、感知和情感,左半球则负责语言、逻辑和推理。第六感能力应该来自于右半球。
“第六感觉”的感知,目前尚未发现专一的感觉器官,它是由机体各内脏器官的活动通过附着于器官壁上的神经元(神经末梢)发出神经电冲动,把信号及时传递给各级神经中枢而产生的意识。
图片
意识(理性思考)的处理信息的速度是 40次/秒。而潜意识处理信息的速度是 11000000次/秒,是意识的275000倍!所以,从逻辑推理上来说,很多外界信息被潜意识捕捉并察觉到,但意识可能却一无所知。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同时也能接收、感应能量,而外界的事物和事件的发生也是有能量的,当两件事的能量同频时,就能感应到。
意识能量振动波形象图片
2019年3月19日,加州理工学院的团队设置了一个新型的法拉第笼(具有更高均匀度的可控磁场),让34名实验参与者进入其中,随着科学家不断地改变磁场,大脑中的磁场反应被触发了,并且越来越强烈。实验表明:实验者的大脑已经感应到了磁场所发生的变化,科学家们将这一变化称为a-ERD模式,表明人类真的可以感受到磁场,会对磁场变化作出强烈反应,这是人类“第六感”磁感首次被证实(受试者只有在实验磁场和环境磁场方向一致时大脑才会作出反应)。
许多动物存在感应磁场的能力,比如乌龟、鸟类、蜜蜂等,都具有磁场感应能力,并依靠磁场来进行生物导航。
结肠中新发现的5种神经元可以对肠道中不同程度的力产生相应的反应
有些佛教人士认为第六感只是唯识学第六意识的一部分的功能(独影意识)的显现作用。在佛教中还有第七感(末那识)、第八感(阿赖耶识,包含万事万物诞生以来所有业力、缘法)。
在现代心理学对于意识的活动,分析为“意识”(有明确的内涵)和“潜意识”(是一个集合的笼统界定,不能意识到的意识)。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第六感属于潜意识中的“漂浮物”,并且是可以能够意识辨认的漂浮物范畴。有佛教人士认为“漂浮物”是定力或是业力。第六感有时可以觉知佛教第八识中包含的种子。
最新研究确认Piezo2蛋白对感知肠道中的力有关键作用
对于潜意识分析最为成熟的是荣格所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微观心理学),他认为,潜意识称为无意识。从潜意识中漂浮出来的第六感是无意识运作出来的。而无意识的运作,或者说一切心灵的事物的运作,乃至法界的一切,都是心识的变现,因此,第六感也是源出于(佛教)第八识。他在著作《未发现的自我》中说道:“不能再继续奉行那种忽视无意识和心灵学存在的任何一种传统心理学的观念了。”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第六感是基于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的。这些神经网络会在感知环境的过程中收集和处理信息,从而形成“直觉”。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感知能力是非常复杂和多维的,这就为人类第六感的存在提供了展现的可能性。
脑电波与外界磁场的交互示意图
科学证明人体具有生物电流,人体的超感觉意识就是现代科学中所称的脑电波信息辐射与接收过程。宇宙空间存在不同形式的物质射线,都会对人的大脑构成潜意识的思维影响。人类的思维和意识可以通过量子纠缠的方式感知到外部世界的信息,在一种不同形态下构成的猜测感知,预言与感知构成了人类宗教文化的“预感”经典理论。
脑电波与外界磁场相互干扰互动
认知神经科学发现,每一种感觉都是有其神经通道的。比如人后脑勺的视觉皮层参与视觉信息加工,运用脑成像技术可以看到视觉受到外来刺激后脑形态变化的情况,看到大脑不同的部位在不同的刺激下是如何反应的。
高浓度水平下FAD就可以引发磁感应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Richard A. Baines及莱斯特大学Ezio Rosato共同在Nature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他们认为磁感应比我们过去认知的要更加普遍,也许每种生物都具备这种能力。研究发现隐花色素中的光敏色素辅基——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会吸收一个蓝光光子的能量然后引起FAD基团电子的跃迁,随后会导致发生“电子转移”,这时这对被分离的电子会因为量子纠缠同时拥有了自旋单态和三重态,这两种电子状态的平衡将由磁场决定,而信息也会因此传递给了大脑,让生物对此做出判断。
也有研究表明大脑一直在不断收集外界的各种信息,承受着我们想象不到的压力。当人进入到一种平静的状态时,大脑的思维意识微波磁场辐射强度就会升高,可形成空间电磁波场的传递并与其他人体大脑微波产生共振效应和干扰,我们称这种人体微波辐射状态为人类的预感(第六感)信息(隐性信息)传递。
大脑是由一个胼胝体所连结而成的,它的作用是协调脑部功能
从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理论)的角度来看,人的第六感大多来自于对“亲人”(具备相同基因的人体)的基本粒子纠缠作用,一般只有自己的亲人才会形成相互的量子化的场能即心理感应(人类生命信息码之间的传递过程,一种虚拟感受)。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将两个相同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开放并置于相隔很远的距离,当你一旦触动或激发一端的基本粒子时,则另一端的粒子就会立即产生联动的状态响应反应。这就是基本粒子的纠缠作用。
北京大学心理系主任韩世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变了,但不知道哪里变了。”这一类的感觉,可以从意识的角度来解释:人接收来自外部的信息后,大脑即对信息进行加工,有些信息可以到达意识层次,有些则不能达到,但有时往往是后者改变了人的行为方式。
有些道家人士认为第六感是人的“元神”,按照道家理论来说,人同时存在“识神”和元神,识神就是你平时生活中用到的意识。
综上所述,第六感是一种心灵感应,在某种程度上,第六感被看作是对身体外部或内部环境的整体感知。其原理是人体基本粒子的纠缠效应,涉及到大脑(大脑额叶的上半部“前扣带皮层”)的隐性信息感知功能和神经系统网络形成的生物电磁场与外部电磁场、能量的交互。
大脑额叶的上半部前扣带皮层示意图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