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是面食的一种,面食是指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食物。在江汉平原我的家乡,平日都吃大米饭,只是偶尔吃些面食。忆往日,面食的品种也繁多,常吃的面食有水煮面、砍锅盔,水煎包、糖饼子、火烧粑等。所谓水煮面,即汤面,就是烧水煮熟的手擀面。
在乡下,家庭主妇都会擀面。擀面,现擀现吃为湿面,如是擀了晒干装起来,再慢慢吃为干面。乡下人要下地干活,不能说天天去活面、擀面,所以吃干面的多。
擀面用的是擀面杖,擀面杖为木质的圆棍,长约90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上好的擀面杖用的是椿树制作,颜色紫红,手感沉重。
乡下人招待过往来客,这干面是少不得的,尤其是请客和过年,是要提前去准备的。擀过年面是在冬至过后,只要是晴天,妇女们总忙个不停,轮换着你帮我擀,我帮你擀。揉面的、擀面的、切面的、晒面的,面皮扑打面板的声音,人们的欢笑声,成为乡下一道靓丽的乡村风景线。
小麦淘洗后晒干,拿到村里机房去轧,面粉分为三道,即头道粉子,二道粉子和三道粉子,余下的麸皮喂猪。擀过年面用的是头道粉子,擀出来的面白,也筋道。二道粉子和三道粉子则以做粑粑为主。干面存放的时间长,家家户户往往是多轧点面粉,难得请得几个帮手,擀就擀一回。
擀面的妇女站着弓步,弯着腰,随着擀面杖一前一后,身体也一起一伏,双手随着滚动的擀面杖前推后拉,姿态婉转优美。擀面最怕面团粘合,边擀要边撒上干粉子,也叫“素粉”,再换个方向把面卷在擀面杖上去擀,保证面皮匀称,案板上也少不了要撒小粉。如此反复几遍,一张簸箕大的面皮就擀好了。
把擀好的面皮用擀面杖卷好,拿到帘子上去晾晒一会,待湿面粉发白,就可以切面了。切面,先是把面皮一层层叠起,切出篾宽,一缕一缕的,再用筷子夹到簸子里,端到晒垫上去晒干。
煮干面也有讲究,先把水烧开后放面,面锅里边起瀑边浇凉水,面才不会煮烂。逢请客或过师傅,早上一餐称为喝面茶,也就是主食是面条。面条用芦花碗盛出后,淋几点香油。主人家怕客人吃不饱,端出炒米往面汤里加,其美味独特。
面条寓意“长寿”。定了我的口味的那热腾腾手擀面,令我难忘。昔日的乡村,那些抹着围裙正在擀面的妇女,那繁忙的擀面场景,也渐行渐远。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被调到省城驻汉办,负责全县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的调配工作。早晨,我来到一家面馆,点了一碗热干面。吃惯了手擀汤面的我,这是我过早第一次吃热干面,眼前的热干面,干巴巴的,于是,我又要了一碗蛋酒,边吃边喝起来。那美味质感圆润,香鲜可口。热干面使用碱水把面条煮半熟,沥干晾过,再到开水锅里烫热,而变得油滑泛黄。热干面精华在于配料,以食用油、芝麻酱、色拉油、香油、香葱、香菜、大蒜、榨菜、萝卜丁、酸豆角、海带丝、脆黄豆、卤水汁、酱油、陈醋等为辅料,趁热吃起来,鲜而劲道,口齿生香。从此,我爱上了热干面。
碱水面口感滑顺,劲道好吃。其制作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食用碱,以中和面中的酸味。碱水面从颜色上来看,普通面条颜色比较白,而碱水面的颜色要深一些。普通的面条与碱水面相比,味道没有碱水面好,碱水面口感筋道,吃起来比较香。再则,碱水面不易煮烂,也可以去炒吃或干拌,但吃得太多容易影响消化,所以平时吃碱水面要注意适量。
武汉热干面的创始人是蔡明纬。那么,“蔡林记”这三个字又是怎么来的呢?一日,邻居家的一位老人跟蔡明纬的父亲提议,你现在面做得这么好,应该给自己的店起个响亮的名字才对。其父一听,也十分赞同。老人想了一会说,你看你的店门前有两棵树,你膝下有一双儿子,好事成双,就叫“蔡林记”。于是,就注册了“蔡林记热干面”商标。
在家乡,手擀面少了,大街小巷的早餐也都是热干面,但也有汤面。汤面包括荤素两种,所谓荤汤面,是用烫过碱水面加汤的面食,汤有鸡汤、骨头汤,并加有海带。喜欢吃鸡蛋的也可以加上一个剥壳的卤鸡蛋。素汤面加的是蔬菜和平汤。
家乡美食街,重现烟火气。走进美食街,一家家小餐饮,不仅满足了仙桃人的舌尖,更成为彰显城市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各类特色早点美食琳琅满目,有热干面、财鱼面、牛肉面、牛肉粉、鳝鱼粉、豆浆、包面汤、油条、面窝、锅盔、懒糕、水煎包、煎饺、三鲜豆皮、豆腐脑……而传统的拌炒米吃的手擀面却销声匿迹。人生就是这样,有得有失。谋生在异地,想起家乡小吃,总让我牵肠挂肚,回味着热干面在空气中荡漾味道,牵着我的胃,也系着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