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学范畴中,优美往往同壮美构成一对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审美形态,同时,它又同崇高相对。倘说对于壮美和崇高,人们尚有不同认识的话,对优美人们的认同是一致的。优美在早期常常成为美的代名词,可见其在美学领域中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

1

优美的表现形式

优美是指一种优雅、柔静的美,它是主客体相统一,内容和形式相协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宁静和谐的美。优美的核心可归结为“秀”、“婉”二字。“秀”是清新秀丽;“婉”是柔婉细腻。它们常常各有偏重,所谓内柔外秀,秀外慧中。

“秀”,重在优美的外在表现形式,一般具有小巧、光润、纤细、明净等特色。古人形容它:“似惊蛇之入春草”,“俨舞燕之惊平地”。“秀”是一种优雅、幽静的境界,一种玲珑精致的造型,一种轻盈柔和的氛围,如清风明月、小溪流泉,幽草曲径、朦胧细雨。这种境界在中国的花鸟画、田园诗中最为常见。在苏州园林、苏绣、希腊女神雕像、肖邦的《夜曲》,拉斐尔的圣母画中,也约略可见。

“婉”,偏于艺术内在的精神气质,多指一种温柔、平和的心情,优雅闲静的性致,颇似苏东坡《赤壁赋》中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种情致,在宋代的婉约词中表现最为充分;在西方的小夜曲中,我们也不难找到“婉”的身影。

自然界的优美,侧重于形式的和谐统一。例如:春风杨柳、花前月下、小桥流水、杏花春雨等等。即便是雄伟的大山,也有:“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说。

社会现实中的优美,侧重于内容方面,它是真、善、美和谐统一而产生出来的交融无间的一种境界。例如,在人体美中,男性偏重于阳刚型的壮美;女性刚重在阴柔型的秀美,讲究形体曲线美,身体的纤秀美,举止的文静美。在日常生活中,人情友善、和睦共处的良好关系,安居乐业、国富民安的社会环境,缠绵悱恻,激动人心的爱情故事,以及幸福美满、白头偕老的家庭氛围,甚至顽皮活泼、天真无邪的童真生活等等,都算得上是社会生活中的优美。

2

优美的主要特征

【美学.风雅】顾正专栏|赏心悦目之优雅美

(一)优美侧重于表现一种细小轻柔的静态美

细小、轻柔大致可以概括优美在形式上的主要特征。细小是相对于粗大笨重而言的。轻柔是相对于刚砺粗犷而言的。优美不是动荡激烈的冲突美,而是平静和谐的静态美;它不是暴风骤雨本身,而是雨过天晴的彩虹;它不是炮水硝烟的战争场面,而是战争胜利后一片灿烂和平的阳光。

(二)优美展示的是主客体之间,内容和形式之间平衡统一的和谐美。

优美的特点是和谐而不是冲突。欣赏优美时,人与对象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完全是和谐统一的。例如当人处在山明水秀、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中,人的身心仿佛都融入了自然。消除了疲劳和紧张感,获取一种悠然自得、适情顺性的情感。

在自然景观中,优美的境界必须符合形式美的基本要求,形状、色彩、声音等特征在各部分之间的搭配,都应统一有序、错落有致。例如杭州西湖的景点“柳浪闻莺”、“苏堤春晓”、“平湖秋月”、“雷峰夕照”等等,都是优美的典型。

在优美的艺术中,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像轻音乐《蓝色多瑙河》,那轻快明朗的旋律、匀称有序的节奏,完美地表现出多瑙河轻波流淌的活力和两岸的美景,使人仿佛置身于波光水影之中,忘乎所以,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以柔和的色彩,对称的构图,惟妙惟肖地塑造出一个充满母爱的圣母形象。这种和谐感我们在读王维的山水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时都可深切感受到。

艺术美的最高形式是不见任何形式的形式。罗丹曾说:“你看一幅画,你读一页书,你没有注意那素描、色彩、文体,但是你心里深深感动,你不必担心弄错了,素描、色彩、文体,一定是很完美的。”因为优美的艺术,其内容和形式往往水乳交融,难以区分,人们只觉陶醉于优美的境界之中,而分不清是内容所致还是形式造成的。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是艺术创作中优美的代表,它以柔和的色彩,对称的构图,惟妙惟肖地塑造出一个充满母爱的圣母形象。

(三)优美引发的是心旷神怡、温柔轻快的愉悦感,最符合人的审美心理需求。

优美引起的美感是一种心理上顺受反应,它同人的精神需求完全一致。它纯粹是由快感组成的美感,其中不掺杂任何其他感受,而且不需费力,便可自然而然地渗入人心,从而让人心情舒畅,轻松愉快。

3

优美与崇高的互补性

优美与崇高虽然是相对独立的审美形态,但它们又不是各自孤立或相互排斥的,而是常常融合交织,彼此互补,二者不可偏废的。

自然界中优美与崇高互补,几乎随处可见。巍巍高山,莽莽林海,传达雄伟壮观的感受;而深藏于高山峡谷中的山涧溪流,散布于林海中的娇花嫩草,则传达出优美的意味,汇合成大自然的伟美秀丽。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社会变革中的治乱、张驰,便暗含着优美与崇高的互动互补。阶级冲突,正义战胜邪恶,无不体现为一种崇高。而在对立斗争平息后,社会安息,平和,人民安居乐业,一派太平景象。这时,便更多体现出优美来。

艺术创造的优美和崇高,体现为舒缓、轻柔、缠绵、柔婉的节奏与起伏波折、大起大落、大开大阖气势的交融互渗。正所谓“壮语要有韵、秀语要有骨”。书法艺术的蜿蜒曲笔与瘦硬风骨,表演艺术的轻歌漫舞与金鼓轰鸣,建筑艺术中的雕梁画栋与飞檐立壁等,都包含着优美与崇高的互补。即使在艺术的形式创造中,疾徐快慢,疏密相间、浓淡交错,轻重强弱,抑扬顿挫的节奏安排,也都是刚柔互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