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上谁的地位最高?王羲之莫属,他是“书圣”。那么,谁是书坛最有灵气的名家呢?米芾当仁不让!东晋尚韵、隋唐尚法、两宋尚意,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法度逐渐被轻视的过程。隋唐两朝能得魏晋笔法真传的有不少,如智永、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陆柬之、李邕等。

但是两宋时期,文人士大夫将意趣的地位提高,如果一个人恪守成规,那么得到的可能是讥讽。苏轼说“我书造意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就给了轻视法度之人借口。而米芾的出现,也极大扭转了这一情况。他是“宋四家”中,将“法”与“意”最大程度平衡的人。

蔡襄以颜真卿笔法为基础,稍乏趣味;苏、黄二人最为创新,但他们的字对于初学者来说,并不适合。而米芾的字被誉为“书法入门的捷径”,这是为何呢?

首先,米芾自小学书,由今及古,从周越、苏轼、蔡襄、杨凝式、李建中到颜、柳、褚、虞、欧,并在30岁以后直入魏晋,精研“二王”,他将前辈们的笔法做了整合,他的字笔笔有来处、字字有追溯,后人称赞“集古还能自成家”!

另一方面,米芾也是“尚意”之风的代表,他在不逾矩的前提下,实现了“随心所欲”,在笔画、结字、章法上颇为个性,极具新意。我们学习古人,容易陷入其中,失去个人风格,如果以米芾的字为师,不仅能学到真章,还能在如何书写、布置上有所启发,的确是学书之“捷径”。

米芾传世作品中,《重九会郡楼》是颇为经典的一件,此作写于他晚年,个人风格和笔法已然成熟,达到了“人书合一”“人书俱老”的境界。此作纵26厘米、横826厘米,共76行、150余字,单字大小超过了10厘米,可谓雄强无敌、沉着痛快。

学界认为,米芾的大字作品突破了“二王”之法束缚,完成了王羲之的一大“遗憾”。这个遗憾就是二王无大字传世。后人学二王笔法,难在不知道怎么把他们的用笔放大来书写大字,米芾这件《重九会郡楼》提供了范例。

米芾晚年“巅峰之作”,足够与王羲之对抗,达到了“人书合一”的境界!

此作起笔逆入,入纸后有明显的衄搓动作,行笔中侧锋并用,苍劲有力、老辣洒脱,收笔时顺锋而出,转折方圆并用,勾挑飞白,颗粒感明显。结字攲侧,千变万化。左右高低、上下收放以及字势的左摇右摆,使得整件作品“活”了起来。墨色淋漓,章法疏密有致,气息变化多端而又一气呵成,每一处细节都值得好好临摹学习。

米芾这件作品不论是笔法、结体还是章法、墨法,可谓无可挑剔,足以与王羲之对抗了。大字更适合我们去领略具体细节,如果能将这部作品学习通透,书法这一关就算过了。

而今,我们将米芾《重九会郡楼》原作进行了超高清复制,笔画细节与真迹别无二致,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