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与大宦官魏忠贤殊死较量的东林党人,在影视剧中包括后世评书小说中,动辄被树立起了“君子”人设。
那么,这样一群忠于大明、与腐败宦官集团做决死较量的群体,随着大明王朝的灭亡,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遭遇,为何会在明末之后销声匿迹?
所谓的东林党人,是兴起于明朝后期的一股政治力量,主要成员由江南士人构成。
关于这一政治集团的历史评价,后世存在诸多争议,有人认为东林党人是历史上“君子集团”的代表,在颠覆明末宦官集团的斗争中,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代表了古代儒家读书人的风骨。
然而,同样有一种声音认为,东林党人其实属于是沽名钓誉之辈,他们的种种行为,直接或者是间接推动了明朝的灭亡,最终让汉人江山被满清占据,属于是民族的罪人。
东林党人的主要成员,被魏忠贤以及宦官集团掌握的党羽势力,经过调查整理之后,写成了一部《东林点将录》,分别记载了东林党人108名主要成员资料,分别对应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
这些东林党人的结局各有不同,在明朝灭亡之前,被魏忠贤集团直接迫害致死的总共16人,另外还有3人是因为开罪崇祯帝被赐死。
明朝虽然是直接亡于李自成大军之手,但是,东林党人中,直接或者间接死于闯王大军的,只有两位。
在《东林点将录》中,对应“云里金刚宋万”的宋诗襄,曾经担任顺天府尹,在李自成大军进攻山西运城一带时,自己已经是处于被革职赋闲的状态,因为坚决不投降李自成,最终被农民军在运城闻喜问斩。
另外一位名叫李邦华的东林党人,其对应的水浒英雄是“病尉迟孙立”,此人属于是东林党人中极少数干吏。
在抵抗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李邦华首先是及时处理了左良玉所部的哗变,随后又力主迁都南京,而且还制定了一套相应措施。只可惜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随着闯王攻入北京,李邦华选择自缢身亡。
随着清军击败李自成全面入关,而且是控制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明朝残余势力以福王朱由崧、桂王朱常瀛、潞王朱常淓为主,在江南企图建立偏安朝廷。
然而历史已经表明,南明的偏安朝廷在清朝的铁蹄之下,很快将土崩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剩余的东林党人就只能面临两个抉择,投降或者死亡。
东林党人作为明末时期江南地区兴起的士人政治集团,在灭亡之前自然更加活跃,甚至,在此期间东林党人内部还发生了进一步的分裂。
主要矛盾点就是,拥护谁作为南明朝廷的最高统治者。由于东林当人在崇祯年间“国本之争”中,极力抵制上任福王朱常洵为太子,而且在明末三大案中,与福王生母郑贵妃产生了激烈冲突,因此,主流东林党人开始全力支持潞王朱常淓。
结果就是,在本来已经形势危机的情况下,南明内部再度爆发激烈党争,双方一度是围绕兵权展开激烈角逐。
被视为东林党人集团成员的史可法,也被迫卷入,最终被发配镇守扬州,殊死抵抗之后被清军杀害于扬州城头,随后南京更是不战而降。
这就意味着,摆在东林党人面前的选择只有两条,一个是恪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践行“以身殉国”的政治理念,第二个选择就是面对清朝的绝对优势,直接向对手投降,以此换取个人的善终。
因此,在南京失守之后的第一时间,刚刚被解除刑部尚书一职的东林党人解学龙,选择了投江自尽,这位尚书大人在《东林点将录》中,对应天满星美髯公朱仝。
除了解学龙之外,还有一位东林党代表人物刘宗周,同样是选择了自尽殉国。这位出生于浙江绍兴名门的大学者,以治学严谨著称,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很多南明士人普遍认为,只要让刘宗周执掌大权,中兴大明就指日可待。
然而,刘宗周善于治学,却不善于治国,自诩为“草莽孤臣”,多次弹劾前方军将临阵退缩、作战不利,他培养出了黄宗曦等大才,后者领导策划了一系列明末反清武装起义。
然而,正当黄宗曦等人还积极抗清的过程中,刘宗周选择了绝食自尽。从生理心理学角度考虑,采用绝食的方式自尽,属于是最难以承受的一种。
后世史学家对刘宗周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其一生好名,与其说他是以身殉国,不如说是以身殉名”。
除了以上这些正面形象的东林党人之外,以“东林党魁”钱谦益为代表的另外一批东林党人,在明亡之后,却上演了截然不同的闹剧。
钱谦益在魏忠贤编撰的《东林点将录》中,映射浪子燕青,出身“浙江钱氏”名门,琴棋书画各艺精通,生性风流洒脱,如同燕青一般,但是他远远没有燕青的风骨。
面对清兵压境,城门失守的情况下,钱谦益第一时间剃发称臣,而且是以“头发痒”作为理由,很快大获满清高层恩宠,靠着左右横跳的政治立场,钱谦益可谓是如鱼得水,直到83岁善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谦益拥有劝花魁从良嫁人的本事,59岁高龄还迎娶了一代名妓柳如是。从之前魏忠贤等宦官集团给钱谦益的评价而言,真可谓是入木三分。
关于对东林党人的历史评价,作为后来者的乾隆,其实给出了非常客观且一针见血的评论:“盖有讲学,必有标榜,有标榜,必有门户,尾大不掉,必致国破家亡。汉、唐、明,其殷鉴也”。
站在历史学的角度,东林党人无论初衷如何,最终是结成了利益门阀集团,进而成为了国家的重瘤负担,促进了明朝的灭亡,而他们自身也终究是走向了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