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廖江(河北)

兰亭集字传千古,书法诗词画意姝。

笔墨横姿呈锦绣,美评绪论展宏图。

沁园春

读郭振有先生《一曲中华文化的颂歌——蒋力余(诗咏中华.序)》感赋(苏轼体)

廖江(河北)

名篇·诗文金榜头条:【华夏诗文苑】廖江(河北)‖七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等诗词合辑及诗咏中华序

    博古通今,留墨添香,妙语美评。赞超凡勇气,创精作品;经师圣道,丰美才情。思遂云飞,笔挥霞染,志在儒林硕果盈。各门类,凭磨穿铁砚,均可通行。

蒋君踔厉宏程,撰巨著、丹心抒璨星。

有诗书典籍,帝王元首;政经科技,巾帼时英。史迹尧天,今朝黎庶,诗咏中华伟业兴。谁可比,叹笔遒扛鼎,文海雄鹰。

附郭振有先生“一曲中华文化的颂歌——,蔣力余《诗咏中华》序

一曲中华文化的颂歌——蒋力余《诗咏中华》序——郭振有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每位炎黄儿女引为自豪,深入挖掘,全面研究,努力弘扬。在神州大地这片辽阔热土上,大漠孤烟,杏花春雨,让我们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浩荡,长江奔腾,让我们热血沸腾,豪情满怀。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聪明善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努力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乃是炎黄儿女的立国之本,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中华文化不单单是一个概念,而深蕴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包罗万象,辉丽万有。于民族文化而言,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由衷热爱;只有由衷热爱,才能继承弘扬;只有继承弘扬,才能繁荣昌盛。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热爱祖国的壮美山河,更多地认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热爱中华文化,以文化凝聚众志,形成磅礴势力,让中华民族永远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湘潭大学教授蒋力余先生酷爱中华文化,长期从事以诗书画印为代表的精华文化之研究,硕果丰盈。他以坚毅意志、超凡勇气、丰美才情、深厚功力开展对中华文化的全面研究,历十余载寒暑,镂心刻意,完成了《诗咏中华》这一宏著的写作。撰写此书是蒋先生的夙愿,这一设想最初与我作过探讨,我深表肯定,认为他有意志、有学问、有才情能够完成这一宏大工程。工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浇培出了一株异卉奇葩。通过这一部专著,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浩博瑰奇的壮丽风光。我为他的成就心折不已。此书的突出特点是以250余篇专论、1075首诗词合璧的形式,从极为广泛的领域来介绍、描述、赏析、赞美中华文化。上卷为综合类,涉及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科学、典籍等丰富内容。政治方面概括为三个板块:《五帝颂》《元首篇》《名臣篇》;思想领域介绍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经济篇》介绍中国历史上十余位卓越的经济学家,一般读者大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科技篇》介绍了十余位科学家,其中一位是全球最早的航天科学家,为我国明代的万户;《典籍篇》介绍了儒释道三家经典。此外还有《巾帼篇》和《寿星篇》,介绍了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和创造生命奇迹的有道之士。下卷专谈艺术,囊括诗书画印、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等十大类。艺术是人类最为绚丽的思维之花,此书所论,简约深入,思遂云飞,视野广阔,目光深邃,意韵清雅,这种气魄才情令人惊叹。论文学,言及《诗经》《楚辞》;论书法,言及甲骨、金文;论美术,言及岩画帛画;论音乐,言及师旷、伯牙;论雕塑,言及灵井鸟雕。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让我们领略古代艺苑风光的绚烂多彩,隽秀妖娆。个人认为,此书堪称为一部体大思精的介绍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讴歌了贡献卓越的民族脊梁,赞美了璀璨嵯峨的文明成果,带有民族史诗之性质。以一已之力完成这一宏大工程,确为壮举,难度之大,可以想见。“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张说《起义堂颂》),蒋先生能完成这一宏大工程,并非偶然。蒋力余早年师从南方名儒王子羲、羊春秋、姜书阁、陈蒲清等先生,于儒释道三家经典下过扎实的工夫。王、羊两位先生是钱鐘书先生之父钱基博先生之高足;姜书阁先生当年出入陈寅恪、王国维等大师门下。陈蒲清先生为当代顶级文史专家,撰写文史专著近百部。蒋先生受恩师的教诲嘉勉,长期致力于哲学、美学、史学、古典文学及诗书画印美学之研究,并从意境的高度将其打通,形成畅达无隔的审美空间。渊博的学识与灵性的感悟为此书的撰写提供了源头活水。对于诗书画印美学研究,蒋力余师从沈鹏、林凡、张海、周俊杰、言恭达等艺术大家,遍读他们的专著。他的美评写作从朱光潜、宗白华、何其芳、李泽厚等先生身上吸取了丰富营养。他为沈鹏、林凡、张海、言恭达、周俊杰等先生撰写了十余部个案研究专著。品其大作,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历史丰碑,文化经典,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语言清雅,饱蕴深情。厚积才能薄发,《诗咏中华》为其综合素养和深厚功力相结合取得的重大突破。

品读《诗咏中华》,让我们对中华文化有“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之感。此书于材料的选择甚为典型,分类体现科学性。如《元首篇》从周武王写到乾隆、孙中山等国家元首;《名臣篇》从周公写到张居正、陶澍等著名政治家;《兵家篇》从姜子牙写到岳飞、施琅、张自忠、左权等军事家,让我们对本民族的历史脉络有大致的把握,印象甚为深刻。艺术类的论述更加明确,诗书画印、音乐舞蹈自不必说,将棋艺和建筑也归入艺术,这种分类既概括准确,又体现独到目光。他讴歌的时代英杰,简述的文化经典,介绍的艺术大师,历史上颇有一致的评价,而作者有其独立思考。作者为民族脊梁树碑立传,力求客观真实,没有神化古人,既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也指出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体现求实精神。如对白启、曾国藩的评价,联系背景作了深入的分析,肯定其历史性的贡献,也指出了他们的过失,任何人不能超越时空。《舞蹈篇》中评价赵飞燕、戚夫人,《音乐篇》中评价嵇康、唐玄宗,肯定了艺术家的卓越贡献,同时指出政治家沉迷于艺术,审美意义的负面大于正面。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此书史才诗笔紧密结合。《诗咏中华》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诗书合璧,情彰意显,这是独创的艺术形式。蒋力余是美评家,首先是诗人、诗论家。蒋力余是中国李白研究会会员,他于诗歌美学、诗词创作下的功夫甚深。他研究李白、齐己、毛泽东、沈鹏等诗人的诗词艺术写过系列论文,故于各类题材的吟咏能自由畅达的遣意抒情。他创作的诗词3000余首,形成了清新幽邃、丰博瑰奇的风格。旧体诗词是带着锁链之跳舞,以系列组诗的形式吟咏中华文化,尤其是吟唱思想家、经济学家、科学家的卓越成就,描绘文化经典的意境之美,这个难度是很大的,而蒋先生的创作举重若轻,主旨幽深,意韵清雅,文采飞扬,这种跨领域的诗歌创作甚具感染力与震撼力。魏晋以来,华夏艺术以儒释道哲学为内核、以诗意为精魂、以独立语言为物化形式传承文化、抒发情感、表达思想,蒋力余对此把握精准。艺术不能离开技法,而高境仍在诗意。艺术离开了诗意之美,纵施庖丁之技依旧空洞苍白。中华民族尚清雅、尚崇高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蒋力余将诗学与多种艺术、不同领域打通,拓展出广阔幽邃的审美空间,体现了可贵的创新精神。全书的主体虽然在诗,文章可视为诗序,而二者又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不读文章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不读诗词就不能深刻体会寄寓的情感。诗的语言清新简约,采取诗文合璧的形式,有助于广大读者的深入理解。诗作以七绝为主,以组诗形式表达,还有四、五言,古风、律诗和长短句,并创作了大量的六言绝句。六绝组诗甚为少见,这体现了独创性。古体诗词是传统文化之精华,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蒋力余的诗学功力和丰美才情在《诗咏中华》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将各体打通,同时葆有各体的特色,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他的诗风既古雅高华,又清新自然,很接地气,饶象外之意。以组诗的形式描写中华文化,讴歌民族脊梁,赞美文明成果,古今罕见。每首诗都有明确的中心,又不概念化,以意象说理抒情,体现鲜明的个性和深厚的诗学修养,此书堪称论艺诗之大观。他的创作表明,老树可发新枝,旧瓶可装新酒,旧体诗词并没有过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此书的写作,对高雅艺术的弘扬有深远的意义。品读这部境界宏阔、诗意幽雅的宏著,确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审美愉悦与心灵震撼。用一部专著较全面、较深入地介绍中华文化,努力将创作与评论打通,写出有广度有深度的学术专著、诗歌专集,这种探索精神赞得赞赏。此书挖掘了许多珍贵史料,无论是文史哲还是艺术类方面,许多史料很少为人所知,而作者能以观点统率材料,以诗的语言表达美感,熔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文字朴实顺畅,可读性强。他的诗词,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都能读懂,旧体诗词爱好者会更喜欢。我想特别提出的是,这一部大著,适合所有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们,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阅读。对华人华侨了解中华文化也是一部大有裨益的读物。此书有助于读者增长历史文化知识,认识灿烂的华夏文明,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蒋力余先生年近古稀,长年抱恙,为了弘扬优秀文化传统耗费了太多心血,谨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蒋先生把书稿寄来,让我先读为快。遵先生嘱,写了上面一些话,权做一篇序言。

(作者系教育部原副总督学。北京什刹海书院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者简介:

廖江,男,笔名碧海蓝天,号诗韵添香。河北省唐山市人,开滦集团退休干部,在职时撰写的《党建论文》被编入国家大型文献《二十五年辉煌之路·党旗下的风采(理论卷)》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撰写的“新时期工会工作刍议”论文,被《中国工人》刊物登载刊发。退休后酷爱诗词,作品在《诗刊》《中华辞赋》《齐鲁文学》《沧浪一路诗怀詩集》《红船百年获奖诗词集》《中华诗词新时代人物档案》等多家书籍诗刊发表;荣获“全国优秀诗词作者”、中华诗词新时代杰出人物、中国诗书画家榜样人物”等荣誉称号。2023年在中华诗词学会组织的“毛泽东诗词观”论文征集中,本人撰写的“一代史诗——毛泽东”论文入选,并受邀进京参加了“毛泽东诗词观研讨会议”。原创诗词4000多首。

现为东方雅韵文学社顾问、羲台晨钟诗社名誉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