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情况下,人们在夸奖一个人谦虚低调的时候,往往会称赞其为“谦谦君子”.而谦谦君子这一词语,则是来源于《周易》第十五卦谦卦的初六爻的爻辞:“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意思是说,谦虚谨慎的人,就算是任用其去涉越危险如江河的重任,其结果仍会令人满意.

​ 说到谦卦,突然之间我发现自己读了这么久的《周易》,竟然错误的将《周易》的第15卦谦卦,当作64卦中最好的卦,唉……我可真是个粗陋之人啊!如果我们单从表象来看,谦卦的确是6爻皆吉,我也曾错误的认为,只要我们在为人处事中,能够坚持做到谦虚内敛,就能够使我们的人生逢凶化吉,从此持盈保泰.

我们知道儒家的中庸之道讲究适可而止,但是我们的亚圣孟子,曾经借助于我们的宗圣曾子之口在《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篇讲到:反身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很显然孟子借用曾子的这句话并无谦虚可言,这句话在孟子的主张里,所呈现出来的恰恰是一种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浩然正气.

我试着将谦卦与本人的日常实践与经验相结合,然后再反复的推敲琢磨,之后我发现对于人们曾经所说的同频共振,异频共扰的道理.在我看来,这种道理亦可以上升到微观粒子中的量子力学的量子纠缠理论.如若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玄学的角度,来解释同频共振的效应,其最终的结论都是恒久不变的殊途同归.由此可知,我们的谦虚只有在面对正确对象的时候,才能产生同频共振的效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共振效应又是一种能量的交互,是彼此能量的互相增长.而对于因谦虚而增益彼此能量的现象,这在佛经的三业中,则被称之为善业.而在道家的道学看来,善业正是培养我们生命中元神能量的根源.

我记得清朝的文人李毓秀,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弟子规》中讲到:“人有分,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事实的确如此,“人有善恶之分,易有阴阳之辨.”对于谦虚,现实中低认知的人则认为,谦虚者是徒有其名;高认知的人则认为,谦虚者是德才兼备!

《易传》是孔子对《周易》的注解,自汉朝起《易传》被称为“十翼”.孔子在《易传·系辞》中讲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这里的“阴阳不测”就如同兵圣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所讲:“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奇正之术.

本人通过研究国学发现,包括《周易》在内,无论是夏朝的《连山易》,抑或是商朝的《归藏易》,三部易书中的“易”皆有不易,简易,变易之意.仔细想想人生是真的不容易啊!正因如此,人生需要变易!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我们的君子之道,变的是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变易之道来充分达成我们的君子之道.试想,倘若现实中,我们不能因人而异的运用谦卦深层内核中的变易之理,则易于出现与《周易·系辞下》所言:“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易理相悖逆,如此我们实则是与无尽的“易道”宝藏失之交臂.那么,对于有幸来人间一趟的我们来说,这岂不是天大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