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小六和本草小七 我的养生我做主!
经方小六:太阳病聊得差不多了,今天聊聊阳明病。
本草小七:让我先说,阳明病也一定不是专指足阳明经的病,恐怕也有个核心……
小六:进益了啊!的确是这样。阳明病是指阳明地面的病,仲景宗阴阳,不宗阴阳经络。从阳明的地面来说,阳明病以里证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阳明病没有表证。有诸内必形诸外,有了里证,肯定会通过一定的表证表现出来。但表证、经证(阳明经的病证)并不是张仲景聚焦的地方。
小七:张仲景是怎么归纳阳明病的?
小六:三个字——胃家实!仲景以胃腑为阳明病的核心所在,正如他以心为太阳病的核心。这是毋庸置疑的。太阴脾和阳明胃同处中州,互为阴阳表里,而太阴为开,阳明为阖。据此可知,阳明病必以阖病为主。
小七:什么叫阖病呢?
小六:阖就是关的意思。通俗来讲,不大便是阖,不小便也是阖,不能吃、吃了不饱、一开始想吃却终不能吃……这些都是阖病。自汗、盗汗也是一种阖病,是表开而里阖。如果是无汗,则是内外皆阖。各种阖,虽然变化多端,但究其本质就在于胃家实。
小七:到底啥叫胃家实?
小六:有的人认为胃家实就是大便干燥,其实不对,有失偏颇。仲景眼中的胃家实,是相对于下利而言的。下利就是腹泻拉稀,明显是胃家不实。所以在《伤寒论》里,发汗后胃中不和而下利,仲景就不归在阳明病的范畴内。对于胃中虚冷但不下利的情况,则称为阳明病。对于那种大便初头坚硬,后头溏稀的情况,虽然有点下利的苗头,但终属不下利,仲景也以为必是阳明病。
小七:张仲景为什么这么关注胃的状况?
小六:黄帝内经里说,脾胃同为仓廪之官,但各司其职。胃司纳,所以阳明主实;脾司输,所以太阴主利。阳明为传化之腑,最佳的情况是实了虚,虚了实,更实更虚,吃进食物,胃就充实起来,但此时肠子是虚的,食物消化完了要排出体外,此时胃变空虚而肠变充实。整个过程无缝衔接,传化无碍,否则但实不虚,阳明病就发生了。
小七:照你的说法,胃实并不等于阳明病啊?
小六:胃家实虽然不等同于阳明病,但阳明之为病,全是从胃家实上得来,故《伤寒论》以胃家实为阳明一经的总纲。
小七:什么原因导致了胃家实?
小六:这说起来就复杂了。导致胃家实的原因,有阳明病之前就先得的,有阳明病后才得的。有外感之后,体内的热发越不出而变实的;有得了风寒,妄用吐汗下法,致使津液亡失而变实的;有阳明经发热而变实的,也有从他经热盛转属而变实的……需要注意的是,阳明病的本质虽然是胃家实,但切不可认为是阳明病就用下法。
小七:这是怎么说?
小六:要区别阳明表证和阳明里证。身发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这是阳明表证的提纲。所以仲景认为胃中虚冷,也是一种阳明病,因为它符合阳明表证。它的发热汗出,是体内的热发越到体表,是阳明表证,而非太阳表证。这个时候,太阳表寒已散,所以不会有恶寒的状况,体内的热发越不畅,所以会有恶热的状况。这种情况就不能用下法。
小七:也就是说,阳明表证不能用下法。那什么时候用下法?
小六:只有出现阳明里证的时候,才能用下法,比如谵语、潮热、烦躁、胀痛等情况发生的时候,说明胃家实确凿无疑,非得用下法不可!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大家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让中医经方可以帮助更多的人;等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