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二年级小朋友上了两堂语文课,开篇就是《古诗二首》。跟孩子们聊了聊单元情境和任务后,我们便开始古诗学习。每次学古诗,但凡遇到简单好背的,总会有孩子自豪地告诉我:老师,我都会背了!这次也不例外——我让几个孩子读给我听时,人家都不看书,直接背给我听了!

这册的语文书,寒假前就已经下发,开头的两首诗估计背得滚瓜烂熟。于是,我笑着说:孩子们,会背了是不是就学会了呢,这堂课姚老师是不是不用讲了呢?要不,就请你们来讲讲吧!

好,先学高鼎的《村居》。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者高鼎是清末诗人,那时已经鸦片战争之后了。据说他晚年受到了政治上的一些打击,就归隐于江西上饶地区的农村。这首诗就是他在农村归隐的时候写的。当时的境遇下,他能写出这么恬淡自如的诗,我觉得很了不起了!

我们从字音难度最大也最精彩的第二句开始赏析。“拂堤杨柳醉春烟”。拂是什么意思?谁拂堤?哦,原来是杨柳垂下来拂着堤岸。再看醉,啥意思啊?高鼎喝醉了吗?谁醉了?哦,原来是沉醉,陶醉。因为什么而醉?春烟又是啥意思?问题一大串,我让孩子们赶紧讨论解决。

讨论时特别出彩的是,有孩子因此联想起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里的“紫烟”。没错!这两处的感觉差不多,都是因为江南水雾与景色交融而有的,紫烟更显仙境,而春烟则是春意浓浓。用画笔来画的话,这些杨柳一定不是那么清晰的,而是朦朦胧胧一片嫩绿的!因此,春天的杨柳也有烟柳之说,诗中写春烟,呈现的就是一幅水墨画啊!

完整地梳理这一句,便是:河堤边的杨柳轻轻抚摸着堤岸,柳条舒展婀娜随风摇曳,仿佛陶醉于水雾蒙蒙的春天里。其中“拂”、“醉”把静止的杨柳拟人化了,既写出柳树的风姿,还写出柳树的神韵。而杨柳的沉醉,自然就是高鼎的沉醉。

现在想起来,巧的是,两位作者都是在江西写下了这两首诗,江南美景所见也略同。

除此之外,高鼎还看见了什么呢?孩子们从“草长莺飞二月天”里找出来了。这次又可以积累一个表达春天的四字词语啊!这个成语,其实来自南朝文学家丘迟写的一封书信《与陈伯之书》,同样写了江南美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只不过,高鼎是在二月天里看到的,丘迟看到时已是暮春三月,时间稍微晚一点。

春光如此美,美得人们忍不住都要舒活筋骨活动起来!所以,高鼎由景及人,还写了儿童。他们在干什么呢?孩子们解答了纸鸢的意思,散学的意思。一个忙字,写出了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这些孩子散学归来早,赶紧写作业或者干农活?或者根本不着急回家,在路上贪玩?都不是!他们都忙着放风筝去!诗中虽然没有描写某个孩子,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却都被高鼎揣摩出来了!虽然没写很多孩子,但群童放风筝的情景我们也能想象。春日温和的生活气息也因此愈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