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事迹报告会护士演讲稿(共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此,感谢网友“mally21”投稿本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孙东哲,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今天很感谢领导老师们能给我这个与学弟学妹们交流的机会。我想,今天的演讲与其说是事迹报告,不如说是一次分享,通过这个机会和各位分享我的大学四年,也希望各位能从我的报告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我自幼热爱生命科学,在高中时曾获得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从而有机会保送到美丽的厦门大学学习深造。
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兴趣是督促我求知的源泉。四年中,我不但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专业课的学习任务,同时根据自身兴趣,积极选修了一系列专业方向性课程。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要想真正研究科学首先要掌握科研的基础手段。为此,我在大二时就加入了化学化工学院卢英华教授的课题组,作为队长独立承担了两项课题,同时参与了其他几项课题的部分工作。有过实验经历的同学都知道,生物方向的研究往往需要的不只是脑力,更是体力劳动。大二时,我小组所承担的项目“海洋生物质能资源物种筛选与培育”顺利申请到了全国大学生自主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了这个项目,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曾跑遍了厦门的各类生态保护区取样,经过无数个通宵达旦的努力,我所带领的课题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筛选到一株实用性非常强的菌株,在对菌株进行了一系列理化性质分析后撰写出相关论文,顺利完成了课题研究。
尽管紧张的实验安排占据了我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自大一起就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大一时担任09级生物工程班团支书,大二大三时连续担任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团总支书记,与此同时,我还兼任本专业的党支部书记。忙碌的学生工作填充了我日程表中全部的空隙,时到大四,每每回想往昔,看着当年满满的日程表不胜唏嘘。三年来,每天忙忙碌碌真的很累,经常是在同学们休息后我还在筹划工作直至凌晨一、两点钟。勤奋的学习和努力的工作让我度过了充实的大学时光,不仅使我在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同时体会到“服务于社会”的自豪感,而且同学和老师们对我的信任又给予了我莫大的幸福感。三年多来,我的工作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充分认可,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党员”以及“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如果说,大学的四年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那它同时也必定是个压力逐渐加大的过程。本科的第三年,是我最为忙碌的一年,也是对我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年。在承担着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工作压力的同时,我参加了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创业计划竞赛,顾名思义,就是在大学生自行寻找项目创业的基础上,模拟一个公司由初创到最终上市的全部过程。为了更为专业的完成这个比赛,去年十月,我带着项目与来自统计、会计、财政、企业管理等专业的8名同学一起组队,开始了漫长的“挑战杯”征程。一年多来,我们在已有技术基础上,深入市场调研,与行业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了解行业现状,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最终为公司制定了最适合行业发展的经营战略以及完善的财务分析管理系统。一路上,我们共同克服了种种困难,历经了校赛、省赛等等环节的磨练,最终,于不久前,在同济大学举办的全国总决赛上,为厦大捧回了金奖,为母校续写了在“挑战杯”系列赛事历史上的辉煌。
其实说实话,我们这一路走来并不顺利,不够高精尖的项目、不够吸引人的展示,外加上临场的意外,使我们的团队在校决赛的竞技台上只拿到了银奖。这种失利对我们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让我们从头开始分析方案设计上的问题。
不同于之前所参加的任何一个比赛,“挑战杯”所要面对的评委不是来自高校的教授,而是来自社会的风险投资家。他们不会去评价你的技术够不够尖端,你的财务指标够不够漂亮,而是会带着职业敏感性去分析你的战略是否实际,你的项目规划可否使他们盈利。要想真正的从校园步入社会,仅仅靠书本知识和网络材料远是不够的。为此,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走访了行内企业老总、技术总监、啤酒酿造师,甚至是销售代表。他们丰富的实务经验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了行业的运作情况,也让我们逐渐意识到:课本所提供的理论模型仅仅只是整理思路的工具,而不能死板套用,最后要呈现给评委的则务必是经过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获得有效内容。
一百九十五封群邮件,记录着我们一路走来的点滴。一百九十七页的文稿,每一个字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一年零一个月又十二天,我们这群人聚在一起,始终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着。如果说,在最初的日子里,或许还有些功利思想作为动力,但当真正开始这样一段征程时,凭借的只能是一个团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和不到楼兰终不还的坚持。说实话,这个比赛不能给你保送名校的offer,不能许诺给你保研的名额,更没有办法赐予你一份人人艳羡的好工作,但一路走来的感动与拼搏足以让你铭记终身。
我的幸福来自于那份尊重
我是白衣天使,
这是我心里最骄傲的声音,
当我工作在病房里,
我能感觉到那份重托和那份信赖。
我是一名护士,
这是我记忆里定格的美丽,
当我走在医院里,
我能感受到一份责任和一份信任。
有人说,当你喜欢的成为你的职业,
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而我说,我以这一行业作为幸福的起点,
这个世界的幸福与我而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热爱,是我对护士这个词语无法表达的感受,
无悔,是我对病人及家属谨记的要求。
于是,我用我的微笑,温暖了他们的慌张,
于我,收获的是一份长久的不变的尊重。
尊重,这个词语有着太多的方向,
在某个方向,只要稍不留神,
就会在一个不经意间,无法回头。
我很珍惜,这份难得的弥足珍贵的尊重。
红包,很红,也很沉,
但我知道这里面有着病人家属对病人的爱,
也有着对我们的重托和希望,
他们只是尽他们所能的表达他们心里的声音。
此时,我们应该记得,也不应该忘记,
我们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就是同济天下,
红包,我们推开,我说,请你尊重我。
我想让你尊重的是我身上的责任,
我想让你明白的,也是我身上的责任,
我的这份责任,你的红包换不起,
我的这份责任,让这个红包失掉红的颜色。
医德,是社会给我们医护人员评价的一个平台,
我们能听到很多很多的声音,
有批评有指责,有时也有谩骂,
在很多不美的词语后面,
我们听到了公众对于我们的希望和关注。
其实这份希望与关注,是我们这个行业发展的动力,
原来这份需要与感情,是我们这个行业生长的土壤,
可能是我们错长了方向,也可能是我们走得太快或是太慢,
才有了这些不同的,但都是希望的声音。
在这些文字前,我流泪了,因为我看到了我一直追求的,有人亵渎了它。
在这些字里行间里,我也感动,因为我能觉察到,那些无法言说的为什么。
我有过很深的思考,有过很长时间的茫然,但我在病房里,找到了方向。
当脚下的步履变得轻盈,我和那年来时一样,唯独不同的`是,此时的坚定不同于那时的未知。
医院的天空很蔚蓝,蓝得彻底,剔透,如同病人和病人家属平静的心境,
我们的心里只有责任,一如往常有序,温暖,让病人和病人家属踏实,
我想这是这个世界最和谐的声音,这是我们对这个和谐社会最平常的贡献。
那是一份心手相牵的相知与共,那是一份心无旁骛的坦诚与信任,更是我当初那个无悔的选择。
很多路不能回头走,如同时间一去不会再复返,
如果时间再倒回到那年,我还会选择这个职业,
我还会用我的心推开那份火红的颜色,
我会告诉每一个人,我的心更火红。
我是白衣天使,
骄傲常伴我左右。
我是白衣天使,
职责永在我心田。
杨善洲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杨惠琴,是杨善洲的三女儿,在XX市烟草公司工作。我报告的题目是《爸爸,您是我心中的一棵大树》。
爸爸在世的时候,曾立下遗嘱,希望去世后,能成为树下的一捧黄土。他还曾多次跟大亮山林场的同事们说:“等我死后,就把骨灰埋在雪松下。哪天你们想我了,就到树下来坐一坐。”爸爸去世后,我们把他的骨灰分成三份,分别埋在了他生前亲手种下的大亮山的一棵雪松、清平洞的一株玉兰和老家后山头的茶园里。现在,每天都有许多他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看他——来看以树的姿势站立着的他。
爸爸这一生与树十分投缘,种树和嫁接果树,原先只是他工作之余的爱好,退休后驻守大亮山的20多年,则成了他的专职工作。他这一辈子,究竟种下了多少棵树,又嫁接了多少棵树,恐怕连他自己也算不清楚。记得他退休后,带着我们去阔别多年的外婆家,我们建议买点水果,他则坚持带了三株桃子树苗去,并亲手种在外婆家的庭院里。他笑哈哈地对我们说:“种树好啊,以后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摘。”爸爸去世后,他的形象变得越来越清晰——他多像一棵树啊!不,在我的心里,其实就是一棵大树:在苦水浸泡的瘦地里破土,在党和人民的抚育下成长,在60多年的坚守与奉献中回报。84圈年轮里,写着爸爸的本质和本色。
爸爸是一棵大树,用树的正直挺拔坚守着清贫。在常人眼里,爸爸应该很富有,因为他当过“大官”,经手过“大钱”。但是,我们做子女的最清楚,他一生都很清贫,因为他从不沾公家的便宜。在我的穷爸爸的诸多故事里面,有几个故事,一直叫我们一家刻骨铭心。
1970年,我妈生我后做月子,家里缺粮,一家人靠野菜掺杂粮度日。有一天,民政干部杨位斌来家里,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后来特意送来了30斤救济大米和30斤粮票。事后不久,爸爸知道了,简单问了问家里的情况。当着众人的面,我妈妈只好说:“家里还有一点点吃的。”当即,爸爸就发火了,训斥我妈道:“我是党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不要沾公家的一点便宜,地委领导的家属也不能搞特殊!这大米和粮票要攒了还他们!”差不多过了半年,我妈硬是东拼西凑,才还清了这笔粮款。妈妈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公家归公家,个人归个人,我晓得他的性格,我可以少吃点,但小娃娃们饿着可怜啊……”40多年后,讲起这件事,妈妈仍然委屈得泪流。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975年的雨季,家里的老屋一到下雨就漏得不行。我妈让人捎信给爸爸,让他凑点钱修整老屋。两个多月过去了,爸爸寄回了30元钱,并在信中出了一个“妙计”:“我实在没有钱,这一点秘书可以作证。现将这30元钱寄回家,先买几个盆盆罐罐,哪里漏雨,就先接一下漏下的雨水,或者是挪一下床铺,暂时躲避一下;眼下农民比我们困难的还很多,作为一个地委书记,别以为我有钱,即使有钱,也不能搞特殊化……”看着爸爸出的“妙计”,全家人哭笑不得。
第三个故事是坐车的事。二姐杨惠兰和我在保山一中读书时,爸爸已经是保山地委书记,但是,每次假期回家,都是爸爸去给我们买车票,然后送我们上车。爸爸生前常说:“公家配车是为了工作,为了私事,怎么能用公家的车呢?”。我清楚地记得, 1987年8月的一天,爸爸与我一起从姚关老家返回保山。当时突遇大雨,我们父女二人便到姚关乡政府躲雨。乡领导担心我们的安全,从供销社调来了一辆车来送我们,爸爸硬是不坐。当时,乡领导给县委办打电话,县委办的同志了解爸爸的脾气,专门派车,爸爸肯定不坐。最后,他们安排了一名司机,朝我们父女俩走的大路迎面开来,碰面时不停车,相遇几公里后再返回来,借口对爸爸说刚办完事,可顺便搭乘。结果,爸爸知道这件事后,还是批评了县里派车的同志。
第四个故事是爸爸退休后的事,1995年,为了方便他进城给林场办事,全家向熟人借了5万多元钱,在县城附近勉强盖起了1间新房。房子盖起后,我妈专程找到爸爸商量,让他凑点钱帮助儿女们还账。爸爸东找西搜,拿出了9600元。我妈吃惊地问他:“你几十年就攒了这么一小点钱?”爸爸摆了摆手说:“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后来,为了不拖累儿女,爸爸硬是把刚刚盖起还没入住的新房给卖了。爸爸的工资并不低,钱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后来听几位当过他秘书的叔叔们说,“我爸用钱很‘散’,哪家没有粮食他出钱买,哪个生产队缺种子他出钱垫上……他把‘大家’当成了‘自家’,怎么可能不穷嘛。”可爸爸不这样看,有一次,一个记者对他刨根问底,把爸爸问急了,便大声地追问记者:“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了吗?”
我的穷爸爸也有十分慷慨的时候,11月,XX县委、政府为表彰他义务造林的功绩,向他发放了10万元奖金,被他坚决拒绝了;年底,XX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XX市改革开放30年有贡献人物”特别贡献奖,奖励他20万元奖金。这次他收下,可是,不久他又把大部分奖金捐赠出去了。坚守清贫,我爸就是一棵大树,永远正直挺拔。
爸爸是一棵大树,用树的花果书写着奉献。爸爸1951年5月参加工作,到1988年3月退休。尔后,他上大亮山义务承包种树,一干又是20多年。在前后长达60年的时间里,做儿女的我们就知道他很忙,忙得经常顾不了家。从我们这个家庭的遗憾中,我们间接感受到了他的奉献。因为爸爸的“不顾家”,曾经一度,我们真为妈妈觉得委屈。他们结婚62年,您能猜出他们夫妻相聚的日子有多少天吗?我和两个姐姐替他们反复计算过,顶多也不会超过两年啊。爸爸长年在外,妈妈便只好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粮食不够吃,她就上山找来野菜度日;二姐和我没钱上学,她就清晨上山摘野果,夜晚熬夜编粪箕扎扫把,然后挑到街去卖,一分一分地凑学费……那种艰难,只有我妈妈心里最清楚。后来,妈妈经常自豪地对我们姐妹仨人说:“你们三个,是我像小鸟度食一样,一嘴一嘴度长大的”、“您爸他当他的地委书记,我当我的农民,我们不拉扯他。”
因为爸爸的“不顾家”,曾经一度我们姐妹仨人真的也为自己觉得委屈。我们姐妹仨人出世的时候,我爸都没有回家。我大姐二姐都说,等她们长到三四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爸,妈妈让她们叫“爸爸”的时候,她们害怕得直往妈妈身后躲。记得上学后,有一天老师教给我一首好听的儿歌:“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们是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回到家,我背诵给我二姐听,背着背着,我们姐妹俩抱头痛哭。等到我们姐妹仨人结婚的时候,爸爸也只有空参加了我的婚礼……在相依为命的守望中,妈妈和我们都习惯了爸爸的忙碌。“他回来就凭他回来,他要去就凭他去,我们不拖他的后腿。”提起爸爸,我妈妈常说这句话,脸上漾溢着坚毅与自豪。
或许,正是因为相聚的时日不多,很多看似很平常的小事,在我们姐妹仨人这里却弥足珍贵:爸爸去世后,大姐找出了珍藏多年的爸爸买给她的白衬衫,二姐一遍遍抚摸爸爸送给她的梳子,我则想起粗心的爸爸竟然会不止一次给我买卫生用品……爸爸去世后,在整理他的文稿时,我们读到了多年来埋藏在他心里的对家庭的歉疚:“我出来工作,家庭是很困难的,家有老母亲、老伴,后来又有3个娃娃,就靠老伴在家养老供小……有人说我不仁不义,对家庭欠债很多。但是,当时只有如此选择,不然,革命不成功,家庭无从说起……”无私奉献,爸爸就是一棵大树,用花果感恩人民。
说真的,有些词我们从老师那里只学会了读音,在我爸这里才弄懂了含义,比如理想信念、艰苦朴素、一诺千金,又比如一心为公、清政廉洁、无私奉献等等。但是,爸爸这本书太大、太厚,我们得慢慢品味。在遗体告别的仪式上,看着静静躺着的爸爸,耳边又响起了他在《为人民再奉献一点余热》中写下的誓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违背党纪国法的事坚决不做;凡不是自己付出的劳动所得坚决不要;凡是损害劳动人民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干;要自己管好自己!”此时此刻,我突然领悟到,那金色的镰刀斧头透出的不正是老爸毕生保持不变的革命者的本质吗?那鲜红的党旗透出的不正是老爸毕生保持不变的共产党员的本色吗?爸爸悄悄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山。
大学生事迹报告会的优秀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孙东哲,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今天很感谢领导老师们能给我这个与学弟学妹们交流的机会。我想,今天的演讲与其说是事迹报告,不如说是一次分享,通过这个机会和各位分享我的大学四年,也希望各位能从我的报告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我自幼热爱生命科学,在高中时曾获得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从而有机会保送到美丽的厦门大学学习深造。
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兴趣是督促我求知的源泉。四年中,我不但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专业课的学习任务,同时根据自身兴趣,积极选修了一系列专业方向性课程。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要想真正研究科学首先要掌握科研的基础手段。为此,我在大二时就加入了化学化工学院卢英华教授的课题组,作为队长独立承担了两项课题,同时参与了其他几项课题的部分工作。有过实验经历的同学都知道,生物方向的研究往往需要的不只是脑力,更是体力劳动。大二时,我小组所承担的项目“海洋生物质能资源物种筛选与培育”顺利申请到了全国大学生自主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了这个项目,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曾跑遍了厦门的各类生态保护区取样,经过无数个通宵达旦的努力,我所带领的课题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筛选到一株实用性非常强的菌株,在对菌株进行了一系列理化性质分析后撰写出相关论文,顺利完成了课题研究。
尽管紧张的实验安排占据了我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自大一起就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大一时担任09级生物工程班团支书,大二大三时连续担任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团总支书记,与此同时,我还兼任本专业的党支部书记。忙碌的学生工作填充了我日程表中全部的空隙,时到大四,每每回想往昔,看着当年满满的日程表不胜唏嘘。三年来,每天忙忙碌碌真的很累,经常是在同学们休息后我还在筹划工作直至凌晨一、两点钟。勤奋的学习和努力的工作让我度过了充实的大学时光,不仅使我在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同时体会到“服务于社会”的自豪感,而且同学和老师们对我的信任又给予了我莫大的幸福感。三年多来,我的工作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充分认可,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党员”以及“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如果说,大学的四年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那它同时也必定是个压力逐渐加大的过程。本科的第三年,是我最为忙碌的一年,也是对我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年。在承担着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工作压力的同时,我参加了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创业计划竞赛,顾名思义,就是在大学生自行寻找项目创业的基础上,模拟一个公司由初创到最终上市的全部过程。为了更为专业的完成这个比赛,去年十月,我带着项目与来自统计、会计、财政、企业管理等专业的8名同学一起组队,开始了漫长的“挑战杯”征程。一年多来,我们在已有技术基础上,深入市场调研,与行业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了解行业现状,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最终为公司制定了最适合行业发展的经营战略以及完善的财务分析管理系统。一路上,我们共同克服了种种困难,历经了校赛、省赛等等环节的磨练,最终,于不久前,在同济大学举办的全国总决赛上,为厦大捧回了金奖,为母校续写了在“挑战杯”系列赛事历史上的辉煌。
其实说实话,我们这一路走来并不顺利,不够高精尖的项目、不够吸引人的展示,外加上临场的意外,使我们的团队在校决赛的竞技台上只拿到了银奖。这种失利对我们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让我们从头开始分析方案设计上的问题。
不同于之前所参加的任何一个比赛,“挑战杯”所要面对的评委不是来自高校的教授,而是来自社会的风险投资家。他们不会去评价你的技术够不够尖端,你的财务指标够不够漂亮,而是会带着职业敏感性去分析你的战略是否实际,你的项目规划可否使他们盈利。要想真正的从校园步入社会,仅仅靠书本知识和网络材料远是不够的。为此,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走访了行内企业老总、技术总监、啤酒酿造师,甚至是销售代表。他们丰富的实务经验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了行业的运作情况,也让我们逐渐意识到:课本所提供的理论模型仅仅只是整理思路的工具,而不能死板套用,最后要呈现给评委的则务必是经过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获得有效内容。
一百九十五封群邮件,记录着我们一路走来的点滴。一百九十七页的文稿,每一个字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一年零一个月又十二天,我们这群人聚在一起,始终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着。如果说,在最初的日子里,或许还有些功利思想作为动力,但当真正开始这样一段征程时,凭借的只能是一个团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和不到楼兰终不还的坚持。说实话,这个比赛不能给你保送名校的offer,不能许诺给你保研的名额,更没有办法赐予你一份人人艳羡的好工作,但一路走来的感动与拼搏足以让你铭记终身。
“挑战杯”让我,一个理工科学生,真切地、量化地感受到了科学所能创造的社会价值,也正是这种感悟让我坚定了日后所走的科研道路。在大学的最后一年,我选择留在国内继续深造,并加入北京大学的科研队伍,攻读食品工程方向。
有着“南方之强”称号的厦门大学不但给予了我成长的人生舞台,而且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热衷挑战的人。再回首,衷心感谢在我人生道路上给予我帮助的各位同学、老师和领导们,是你们的信任与肯定鼓励着我一步步成长到今天。作为一名永远的南强学子,我会始终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继续奋斗。我希望有朝一日能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些什么,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个发现,至少我能用自己的力量来回馈这个世界所赐予我的一切!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