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献记载,唐朝时期,书法界存在大量“伪作”,宋代仿造的书画形成一定规模,数量极为庞大,例如号称“王羲之大弟子”的米芾,仿造能力高超,他临摹的“二王”法帖以假乱真,文人墨客都难以分辨,甚至乾隆珍爱的“三希帖”之一《中秋帖》,被质疑为米芾“伪作”。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由王献之所写,全文共计22字,内容曰“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采用行、草书写成,点画流利奔放、舒展雄浑,融合了“王字”的妍媚俊丽之姿,还不乏隶书的肃穆拙朴之感,将“刚”、“柔”拿捏的恰到好处。

章法上,每一列的重心连成一条直线,于中轴线左右摆动,譬如第三行,从“等”字开始,发生了左右变化,“大”略向左偏,“军”字则向右靠,这一中布局方式,在王羲之、张旭、怀素等人的草书中,时常可以见到,强化了起伏错落的节奏性、流动感,让书法展现出生命力。

书法界“最强悍”的伪作,乾隆也识别不出,如今是故宫“国宝”

然而,卷中没有王献之的署款,而《中秋帖》内容不完整,乃《宝晋斋法帖》中《十二月割帖》一个片段,此帖曾被米芾收藏,清人拓本中,记载的《十二月割帖》,内容曰:“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除了文章的内容,使用的纸张乃“竹料纸”,众所周知,东汉、魏晋时期造纸术不发达,如此细腻的纸张,绝非东晋时期应该存在的,从墨迹、吸水性看,毛笔乃“无心笔”,颇为柔软,容易着色,产生于宋朝,东晋时期,普遍用“有心硬笔”,写的笔画略显苍劲迟涩,不会如此平滑鲜润。

再加上潇洒浑实的姿态,确实与米芾的书风相仿,所以许多人怀疑《中秋帖》是米芾的“仿作”,例如吴升曾在《大观录》写道:“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书画舫》也认为:“献之《中秋帖》卷藏檇李项氏子京,自有跋。细看乃唐人临本,非真迹也。”

董其昌在卷后的题跋中,也记载曰:“大令此帖,米老以为天下第一子敬书,又名为《一笔书》,前有’十二月割’等语,今失之,又’庆等大军’以下皆阙,余以阁帖补之,为千古快事。米老尝云,人得大令书,割剪一二字售诸好事者,以此古帖每不可读,后人强为牵合,深可笑也。”

若是真如上述所言一般,《中秋帖》堪为书法界“最强悍”的伪作,乾隆也识别不出,甚至一众书法家,对于此作赞不绝口,乾隆在卷中题跋、印章几十处,赞赏曰“神韵独超、天姿特秀”,无论此作的真正作者是谁,都无法否定它卓越的艺术价值,如今是北京故宫“一级国宝”,禁止出境展览。

您对王献之的《中秋帖》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