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代以后,学习书法者大多以楷书为入门首选,一改之前以篆隶为基础的惯例,学界称为“楷后系统”。一直到今天,很多书友也是从楷书练起的。不管是古代的欧颜柳赵,还是当代的“二田”,其字都能用严谨形容。

纵观上千年楷书史,为这一字体创立规则、规定法度者,集中在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这几百年里,尤其是“唐楷”,以成熟精谨的笔法,风头盖过了晋楷、魏碑楷书等。我们熟知的“楷书四大家”,就有三个是唐朝人。

不过,近些年来,学界也有一种看法,就是“唐楷”的严谨是以牺牲气韵灵动为代价的,当今人们诟病的“印刷体”,便可溯源到唐楷中。而不少学唐楷的书友,作品中都会呈现出呆板滞涩的情况,这也是一大例证。

所以,如果能从唐代以前楷书中吸取养分,那么再练楷书,便能克服板滞缺点了。隋朝国祚虽短,但在书法史上有些承前启后的作用。身为大一统王朝,它将南北方书法融为一体,既保留了魏碑楷书的刚健雄强,又取南方楷书的婀娜遒媚,堪称“集大成”。

隋朝楷书作品中,最经典的当属《董美人墓志》了,它被誉为“隋志楷书第一”。此碑镌刻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是隋文帝下令为儿媳董氏所立,由蜀王杨秀撰文,并请顶级写手书丹。清嘉庆年间,《董美人墓志》出土于陕西兴平县,随即引起轰动,前来拓印者络绎不绝。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动乱,所幸有拓本保存。

晚清以来众多金石学家、书法家对它赞不绝口,罗振玉认为“楷法至隋唐乃大备,近世流传隋刻《董美人》尤称绝诣。”在他看来,此碑水平能排到隋唐两代之首。

《董美人墓志》切笔入纸,但与魏碑那种锋锐毕现不同,而是有些丰富的动作,如小虚尖、衄搓等,更加灵动自然。行笔中锋为主,劲健挺拔,转折方圆并用,收笔到位。

隋文帝给儿媳立的墓碑,被誉为“隋朝之冠”,唐楷跟它比,瞬间变得呆板!

结字宽绰舒展,高低错落,静中有动,楷中带有行书处理,同时洗去隶意。通篇布局舒朗整齐、工整严谨,从中能看得出隋楷对欧阳询、褚遂良的影响,在灵动多姿和气息变化上,“唐楷”与此作相比,变得呆板起来。

如果能将这部《董美人墓志》每个笔画、每处细节吃透,楷书也就学到精髓了。

而今,我们将《董美人墓志》进行了超高清复制,笔画细节与真迹别无二致,清晰度超出市面上其他版本,为了便于您临摹和欣赏,我们还特地制成一款经折装,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