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东前
我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只乌鸦和一只鹦鹉相互羡慕,相互换位后发生不尽如人意的结果。自由的乌鸦贪图安逸而得不到主人的欢心抑郁而死:金丝笼中的鹦鹉得到了自由,而由于长期安逸而不能独立生存饥饿而死。人,尚且不是如此。人生于世,把生活能看清、看懂、看透、看开,遇事放得下,是十分不易的。寻常人多半羡慕别人的幸福,去攀比、去效仿、去争高低。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常年处在顺顺利利的环境之中,没有经历过挫折,没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一味地追逐、效仿别人的生活,岂不知,那不一定适合自己!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王道!我拿身边几个真实的例子给大家来看,便会一目了然。
我的一位朋友,早年丈人家道殷实、有背景。开放初期,人们都用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找门子、挖路子,一窝蜂地把子女送往国外。在这种潮流的冲击下,他也送两个孩子到了加拿大,并且办了绿卡留在了国外。人的夙愿目的达到了吧,但心灵并没有得到慰藉。可是木已成舟。他告诉我说,“我骑自行车两小时都见不到一个人,买生活用品开上车,要用两个多小时,基本毎周一趟购物。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问题,我在那呆不住,如果我长期在那呆下去,会像乌鸦一样抑郁而死。所以我选择回到北京。”可是和儿女们远离万里,得不到天伦之乐。……
同样,另一对老夫妻家有一儿一女,儿子在美国,老头有病,儿子把爹妈接到美国,给爹爹看好了病。身体病看好了,可又多了块难以医治的心病——除了家人,没有倾诉和交流的对象,整天抑郁焦虑,所以老夫妻也选择回了国。可当他们给别人诉说的时候,别人哪里会信,还误认为他们在卖乖儿那。因而不勉心中又产生了无限的伤感!
还有一位朋友谭某,官居处职,为人清廉,在留学热的大潮中,也倾其所能送子留学于德国。怎耐无福无命,儿子不幸车祸葬身国外,落下悲凉下场。当然这都是个例,许是这一类的偏见而已。有很多仁人志士,送子“深造”成才。多数选择回国奉献,以聪明才干做出成绩为国争光;明星,大款争先恐后地改国籍、转存款,也在崇洋的热潮中大显身手。口中唱着爱国的情调,心中也未必口是心非。我想真诚多半还是有的,只是常人难以看透罢了;选择留在国外的学子,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也不乏其人!可能这些人在想,都是为人类做贡献,哪里科研经费高、条件好,待遇优厚就在哪里大显身手!不认为科学有国界之分。当然,他们也不一定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可能认为在哪里都是在念生活的这本经。……
其实呀,在人生中,“羡慕”对自己有时也可能是一种错觉!人,各自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在品尝着酸甜苦辣,没有谁活得比谁更容易。天有晴有阴、有风有雨;人有灾有难、有祸有殃;有欢乐、有幸福,这都没有国界。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都是自然规律,我们大可不必太在意!国内国外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不说你不知。只是家丑不外扬,己德不自谈。在这里我赋诗一首,把感悟分享给大家:
人生路就是这样,深深浅浅坎坎坷坷模模糊糊朦朦胧胧。
从青涩到丰盈,经荆棘渡急流过险滩踏崎岖趟泥泞,至坦途何等辛苦。
一路风风雨雨暖暖寒寒欢欢喜喜悲悲切切寻寻觅觅,围着日月争朝夕。
作者简介:魏东前,男,汉族。生于河南永城,成长于甘肃。跟随父辈,一生奉献于铁路事业,老来喜欢读读写写。个人爱好登山、打太极拳,2007退休,现定居于兰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