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是让家长最揪心的事情,其实大多数小儿在发病前均会出现较明显的先兆症状,如果我们能早期发现、及时就医,就有可能把疾病控制在萌芽时期,这样对孩子的发育和健康都大有益处。为此,记者采访了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张雪荣,针对如何早期识别和预防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以下简称抽动症)、性早熟等问题进行科普,并介绍几种治疗小儿常见病的中医外治方法。

“好动”可能是患了抽动症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有些“好动”并不是天性使然,而是抽动症的一种表现。抽动症好发于4~12岁的儿童,早期多表现为不自主地眨眼、摇头、耸肩等症状,后期可能出现发声性抽动,多表现为不自主地发出喉鸣音、吼叫声等症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反复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抽动症是一种心理疾病,病情常随患儿的精神状态出现波动。当患儿紧张、焦虑、睡眠不足时,病情会有所加重;处于精神放松的状态下或睡眠后,病情会有所减轻,甚至症状消失。与此同时,抽动症患儿较正常孩子更加敏感。因此,家长需要更多地关注抽动症患儿的情绪,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安全感。此外,还要保证抽动症患儿有充足的户外运动和休息时间,避免因过重的学业压力加重病情。

性早熟该如何预防

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之前、女童在8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男性表现为汗毛变浓密、长喉结、变声等,女性表现为乳房发育、月经初潮等。

小儿病有苗头,早知道早预防

性早熟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也称真性性早熟,多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下丘脑、垂体肿瘤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性早熟的孩子不仅会出现第二性征,还伴随生殖系统成熟,多见于男童。外周性性早熟也称假性性早熟,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仅出现第二性征,不伴随生殖系统成熟。

性早熟会导致患儿提前发育,如不及时治疗,患儿可能因骨骺过早闭合导致最终身材矮小,或者引发心理疾病。其发病与家庭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等有关。

要预防孩子性早熟,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孩子不能食用鹿茸、人参、紫河车等补益药物,也要控制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快餐食品、膨化食品等。其次,不能让孩子过早及长时间地接触电子产品,尤其要避免接触涉性内容。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的父亲初次遗精或者母亲月经初潮时间较早,孩子发生性早熟的概率也会较高。

小毛病中医外治有妙招

孩子生病不爱吃药是令很多家长头痛的一个问题,尤其是治疗咳嗽、发热的药一般非常苦涩。这个时候,可以将中药煎好,加入大量温水给孩子泡脚,同样可以起到发汗解表的作用。除此之外,小儿推拿、穴位敷贴、药物熏蒸等,都可以用来治疗儿科常见疾病。家长可以学习掌握一些方法来缓解孩子的不适症状。

小儿便秘时,可以通过摩腹来缓解。具体操作:以手掌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附着于患儿的神阙穴(肚脐眼)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摩擦5分钟,频率以每分钟120~160次为宜。

小儿夜啼不寐时,可以通过按揉小天心来缓解。小天心位于掌根大鱼际与小鱼际交界处的凹陷中。具体操作:用中指指腹按顺时针方向揉小天心200次,继而用拇指指甲掐小天心20次。

小儿食积时,可以通过捏脊法来缓解。捏脊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具体操作: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夹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每捏3次提1下,称“三捏一提法”,捏3~5遍即可。

(本文摘编自《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24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