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039期

看完电影《第二十条》,首先感叹张艺谋导演的勤奋。

1950年出生的他如今74岁了,依然这么拼!按理说这么大了,名也有了,利也有了,完全可以解甲归田,颐养天年了,然而他依然奋战在电影第一线,佳作频出,活到老,拍到老,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或许他这也是在向他的偶像黑泽明先生致敬?

看过有关张艺谋的书,书里的人说张艺谋天生精力充沛,有时候不是只做一件麻烦的事,比如担任2008奥运会总导演期间还拍摄自己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还兼职导演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真是不简单的人,勤奋是肯定的,他超出常人的创意和艺术理念总能在最后征服合作者和观众。

看完电影《第二十条》,其次要说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紧扣社会现实的。

电影结合真实案例,探讨社会热点,剖析法、理、情,不仅给观众启示,也给司法界以震动,正当防卫如何才能正当?冷冰冰的法律条款如何照顾到社会底层百姓那不为人知的辛酸苦辣?

张艺谋的普法电影还有著名的《秋菊打官司》和《有话好好说》,张导用不同的手法给人们展现的是一种看似轻松的沉思,用电影人的形式来体现社会担当。

当执法者以法律条款来执行时,执法者没有错,法律没有错,错的只能是那些被执行者了,但被执行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一腔正义的热血被权威的法律条文抹杀,还必须承担自己的罪责。

当然,法律是面向所有人的,它力图保护所有人的合法权益,那么,法律的执行是依照惯例?还是区别对待?如今的事实证明,已经在进步中,毕竟法律维护的事公平和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能缺席,更不能违背世俗中的情与理。

当甲方作恶欺负乙方,乙方为保全自身而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而伤及甲方的时候,法律认为乙方虽是情有可原,但伤害甲方也是一种伤害,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乙方就会感觉很冤,如果我不是被甲方逼迫到不得已的地步,我会这样做吗?

难道我为了自己和家人,为了他人的利益而阻止甲方的作恶不得已伤害了甲方,我这样做就没有合理性吗?

写出我心794:电影《第二十条》观后

难道我被甲方伤害时就乖乖配合而不能反抗吗?一旦反抗就是互殴?如有伤害我就是凶手吗?

冤情不在谁身上,谁都可以袖手旁观,甚至看似理性地根据法文来评判当事人。

正如国外一位大律师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极力倡导废除死刑,说生命权是天赋人权,即使是政府和法律都不应该剥夺人的生命,这种说法很伟大。

可后来,这位大律师的女儿被歹徒侵害,身为父亲的大律师在面对自己女儿冰冷的尸体时才知道自己曾经的理念似乎是在唱高调,对歹徒的仇恨足以让他要以牙还牙方能解心头之恨。

正如电影里的台词所说,你的判决影响的是当事人的个人、家庭以及整个人生,不可不慎重。否则如何对得起职业良知和操守?

看完电影《第二十条》,最后要说说电影的风格。

也许是预测到这部电影的档期是春节上映,这部直面社会现实,反应深刻主题的电影容易很严肃,甚至灰暗,也许是出于票房考虑,电影的很多桥段都透露着喜剧色彩,这或许是一种讨巧的做法,不至于让观众在春节观影的时候太过沉闷或者沉重。

但这部电影的喜剧氛围真是有点不合时宜,仿佛春节期间办丧事就得循环播放《好日子》一样尴尬。

电影展现的困局其实很能打动人,尤其是后来呈现的刘文经欺负王永强和他妻子那部分,足以让人咬牙切齿了。检察官韩明最后的慷慨陈词也很有感染力,这都是体现主题的高光时刻。

然而,韩明和他妻子以及他妻哥,还有吕玲玲、张主任之间密集的台词营造出的家庭喜剧、工作闹剧营造出的比春晚小品还密集的笑点,让观众开心了,但现实的困局和剖析主题却不让人轻松,还是感觉就朝一个点发力更好一点,否则有点像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那个黄毛和女友的戏份,掺杂其中,不知所云。

当然,一部好电影的诞生并非导演一人之功,整个影片的品质也并非导演一人说了算,导演背后还有制片方在操控,导演的身边还有编剧的力量。

总之,希望类似于这样关注现实、反应民生、同时影响高层,推动社会进步的力作今后能多一些,电影不仅仅是娱乐,是歌颂,还可以有思考,有批判,有推动,有巨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