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游子心中的牵念
李雨欣
不知从何时起,煎饼这一故乡特色小吃成为了陕北子长人心中的一抹牵念,羁绊着游子思乡、恋乡之情。
走在故乡的街巷中,煎饼馆可谓随处可见,每家煎饼馆的煎饼口感略有不同,人们心中便悄悄地把这些煎饼排了个次序,挑选最合乎自己味蕾的那家。饼铺老板也使出十八般能耐,极力宣传自己的吃食,在这种暗暗较劲儿中,整条街巷便弥漫在煎饼的喷香里。
煎饼单从外观上便已足够让人垂涎:那晶莹剔透的饼皮,那一抹红色的辣酱,再在表面撒些黑芝麻,白的精巧,红的诱人,黑的俏皮,这些早已勾起了人的食欲,让人忍不住推门进店坐下,想大快朵颐。若是冬天,那热豆腐的煎饼则是再好不过了,刚端上桌,扑面而来的便是煎饼所散发的浓浓的荞麦香,与辣酱发出的诱人香味一起撞击着人的鼻翼;夏天,尤其是在闷热的天气中,一碗特制的凉汤必不可少,大口喝下,那冰凉的感觉瞬间蔓延全身,使人顿觉神清气爽。
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制蘸料,也可以发明一些创新吃法,或只加红红的辣油,或捏上一小撮芥末,或撒一把孜然,那独特的风味让吃者沉湎其中,赞口不绝。我只是大众化地举起一个煎饼,蘸取少量蘸料,然后将一整个煎饼放入口中,慢慢咀嚼,那浓浓的麦香味儿便也充盈在唇齿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子长独特的环境与水土,使煎饼成为了故乡风味的代表。子长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峁梁起伏,蜿蜒连绵,常有土匪出没,也是常常作为战场。因为煎饼便于携带,加工制作简单,民间群众常用它作为逃荒、躲匪的“干粮”,也会成为军队的干粮。就这样煎饼因独特的作用不断改进、代代相传,至今仍深受故乡人喜爱。
煎饼的制作并不复杂。将荞麦去皮成糁子,加水磨成糊状,再经过滤后在铁鏊上摊烙而制成煎饼皮。做煎饼的人们小心地将荞麦糊倒在灼热的铁鏊上,用竹片刮匀,待煎饼皮成型后,用手慢慢撕下,一张便做好了。每天这样一张一张的重复,她们早已经练就了快、准、稳的一手绝活儿,从她们恬淡的眸光中,我看到了发扬传统艺术时的认真与享受。
一直以来,煎饼早已成为子长人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早中晚,都能看到有人在煎饼馆中享受煎饼的美味,并且无论是喝酒的配菜,又或是夜宵,煎饼都是最佳选择。
有很多人走出故乡,去大城市打拼,偶然会因为现实种种引发思乡幽情。当他们吃到从家乡带去的煎饼时,都会不禁感慨一句:“这才是真正家乡的味道!”以前我听到这句不甚明白,现在我也成为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中的一员,才真切体会到家乡风物真能触发故乡情思。一口煎饼淡化了游子的疲惫,让他们回想起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人。
随着时光慢慢消逝,煎饼不仅是陕北子长的食品文化之一,更是陕北人文情怀的集中体现,它将所有出门在外,怀念故乡的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纵使情有千千结,思乡情定是万千情结中最千回百转的一个……
作者系西安滨河学校初2023届N1-5班学生,指导老师:董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