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老城区摘牌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动手构建“一中大院”的概念了。以前没有“一中大院”的说法甚至想法。

学校迁址是一个巨大的情感冲击。一种情感的凝聚,地理环境是首要的标识;“物是人非”撕开了绵绵长长的感触。

“一中大院”当然是怀旧的,它构成了很多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过程;“一中大院”又不惟怀旧,它记录了时代背景之下,一所学校从默默无闻,到富有激情、气宇轩昂的奋斗史。

“大院”的主体是人而非物;主题为“我们曾经干过的教育是什么样子”,或者我们当年活过的样子。

校园摄影师高建国的这张照片很出名,上过《中国教育报》头版。那是一场拜师会的抓拍,师徒的表情定格,包括远景刘校长的手指动作,近景刘文莉老师与卓慧的笑,都是那么的自然、顺畅。

这些神态在书写历史。那是一个人心舒畅的大院时代,一中的底蕴就这样一天天厚实起来。

同样场合的另一张照片表现力也非常生动。最有趣的一瞬是,在张淑珍、丁怀岭、赵克望、胡玉平这些老同志面前,年轻的于俊华做师傅腼腆得像徒弟。

“师徒结对子”在一中从来都是两面的,师傅带徒弟,而徒弟促师傅。更高一点去看,某种意义上说,一中老师的素质、水平、名气又是一批批优秀学生抬举起来的。

远景有一张面孔有些羡慕地注视这一场景,他就是马尔。

我手里存着的最早的合唱节照片,少说也得有20年历史了吧,旧痕迹很明显。舞美和灯光都还很幼稚;尽管刻意做了装扮,老师的表演服装多少显得有些土气。男老师穿的是一中校服,质量不错,就是不上相。

学生们都喜欢看老师在舞台上露脸,一见自己的老师上台了,掌声就响起来了。讲台上挥洒自如的先生,人站舞台上会有种种不适感,包括紧张。

学生看在眼里很开心。

每个级部老师练两首合唱曲目。不用想都知道,年级组得做多少工作,才能把歌曲练成型。你有课,他有事;还有的同事是从来不张嘴唱歌的,更何况要他上舞台。当然,也有活跃分子。王明利老师少见的涂脂抹粉,很投入地代表级部在领唱。一中校园,若论资排辈,明利的独唱、领唱水平勉强能进前八;但他能唱敢唱,不像其他人,只在卡拉OK里盛气凌人,一要上大台子就往后缩,再无前几名的气势。

王兴奉、李新民、钱步照、王思善、屈厚敏等一帮老同志在合唱队里露脸,算是非常难得了。王兴奉是真唱,气冲屋顶,音色嘹亮。他到现在搁哪儿弄一嗓子,还都是高音不倒,气势如开场锣鼓。

李新民、钱步照、王思善、屈厚敏他们唱歌的动静很小。这个年龄的老同志能站到台上,张张嘴意思意思,已经很稀罕了。



那个年代学生合唱团穿得也五花八门,大框上规整下色彩就往台上站了。

青春是最美的色调;更何况领唱的学生一开口,就有很出色的准专业水平。



刘敬恩老师的领唱水平显然要高一帽头,业余的能在大台子上唱出专业的表情,无论如何都算是顶尖好手了。

合唱男老师表情比较僵硬,一付遭“敌军围困”的严峻面容;一起领唱的刘恒炜则和一班女老师早已看到胜利的曙光。





化学教研组的年轻人把趣味实验搬上了舞台,作为合唱中穿插的花絮。怎么看小徐和小王老师都像是医院医生护士的角色。小徐负责表演成功,而王银行则负责扮演明星谢幕。

不禁让人想起陈佩斯的小品《主角》。



一中大院|当年你的样子

P了张照片,细看是英语童茂霞老师的儿子。小伙子平时话不多,拉个曲子却是山花烂漫的抒情。





将一中群艺活动搞得风生水起的周开俊老师,一向是理所当然的艺术大咖风范,他指导合唱排演煽动性强,排练时脾气却也火爆。


此时渠晓峰刚接棒一中校长,我抓他这幅肖像照,是因他咧嘴一笑的面容太经典了。甜不乎的,笑容满面。不惟不装不端,还有些恶作剧成功或赚了啥便宜似的,相当可疑。

我就是从这样的笑脸上,断定老渠本质上是个很朴素、很平民化的人。



把岁月往前翻,总能看到充满热情的年轻人的表情。他们刚从大学课堂走上高中讲台,面对学生怀疑、家长不信任,初亮相的那段日子很难熬。此时的一中已经形成拜师传统,有指导老师坐镇把舵、保驾护航,最终都能乘风破浪。




那年月的学生观众真好,台上演得好不好都以热烈回应的掌声加以鼓励,看得也特别认真。

一中书呆子多,逮到这样的放松机会权当痛痛快快玩一回。




学校还在合唱节搭设了其它的才艺舞台,学生都能按各自兴趣参加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在一中已蔚然成风。

你总得让书呆子帅起来。

作者相关文章

一中大院|我镜头里的你

语文组

一中大院|校园里的那条小路

关注马尔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