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779—843年),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味,又因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与孟郊等人成“苦吟诗人”的代表人物”,人称“诗奴”。
访人而不遇,贾岛为此写了两首诗。从这两首诗我们来看看贾岛是如何锤炼诗句的。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曾出家为僧,对山中隐士高人存有高山仰止的倾慕之情,为此某一日登山寻访隐士。这首五言古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却写出了一个完整的事件情节和过程。
“松下问童子”,诗人找到了隐者的住所,不见隐者,只有他的学童在苍松下,于是诗人问学童。但是诗人没写问了什么,而是写了学童的三连答。学童回答说,师父上山采药去了。此为第一答。接着学童又说,师父只告诉我他就在这座山上。此为第二答。林深云又密,我真不知道他在哪里。此为第三答。诗写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我们在读这首诗时,好像听到了诗人与学童的一问一答。真实的对话可能繁杂且有点啰嗦,但诗句则以简笔写繁情,层层进入,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丰富,整个过程简练而完整。
诗人对这首诗的“推敲”,不仅是对字词句的推敲,在整首诗的谋篇布局上,更是体现了诗人的“推敲”的用心。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贾岛有一个朋友叫李凝,住长安城郊外,这一天贾岛出门去拜访这位朋友。等他沿山路找到李凝家时,已月上柳梢头。“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在静谧的月光下,他的敲门声惊起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些鸟儿从窝里飞起在空中打了个转,又飞回到巢里。敲门的声音、飞起又归巢的小鸟,愈发地衬托了四周的空宁和幽静。一开始诗人在“敲门”和“推门”之间拿不定主意,非常纠结,以至于差点发生“交通事故”,幸亏碰到的是韩愈,贾岛就把那首诗念给韩愈听,并对韩愈说自己不知道是用“推门”好,还是用“敲门”好,正在犹豫不决。韩愈对此亦很有兴趣,思考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敲字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没有闩,也不能鲁莽撞门,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是。两人因此也成为了朋友。
贾岛擅练字词,但纵观全诗,无隐涩字词和用典。诗中所用字词如“草径、荒园、鸟宿、池边、闲居、过桥”等字词皆为常用,然而在这些寻常景物,寻常行事中诗人写出了自己对环境的细腻的感受和联想,对幽居隐逸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诗人对诗的反复斟酌让“推敲”成为了一个有热度有深意的常用词。词意:
“推敲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uī qiāo。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这一个词来自于贾岛的一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