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灯火,莫过于元宵节。那元宵节如何起源的,又有哪些习俗呢?跟着顿悟阁小编一起来了解学习。
(一)元宵节的起源
正月十五日,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以庆祝元宵来庆贺新春的延续。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和文化内涵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民间信仰和宫廷仪式。
其起源有几种说法。
其一,汉武帝太一神祭祀起源说。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其二,佛教起源说。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汉明帝时期,其兴起与佛教东传有关 。
在汉明帝时期,宫廷“燃灯表佛”,元宵节初具雏形;
后随着佛教从西域传入了中国,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后至汉文帝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到了隋唐时期,这种燃灯的习俗演变成了元宵赏灯,并且场面空前盛大。
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其三,道教“三元说”。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二)元宵节的习俗
经过世代流传,到了今天,留下许多欢度元宵节的风俗,如祭祖祈福、吃元宵、放烟火、挂灯笼、猜灯谜、踩高跷、舞龙舞狮等等。
◆祭祖祈福。元宵节又称过大年,在正月十五这天, 人们会在家中或到寺庙,祭祖祈福,希望祖先能够保佑家人平安健康、事业顺利。向神明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景。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民间的重要习俗,元宵最早称为“浮元子”。
在古时,“元”意指开年的第一个月,而且“元”与圆谐音,即为团团圆圆,因此吃元宵便是将好兆头吃进肚子里。
北方人喜欢吃“炸元宵”,南方人喜欢吃“煮汤圆”。无论元宵还是汤圆,都饱含了一家人团圆美满、阖家欢乐的美好寓意。
◆赏花灯。在唐宋时期十分盛行,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夜夜笙歌。龙灯、纱灯、宫灯、走马灯等等,种类繁多。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此习俗至今仍被广泛流传,既增添了节日气氛,又表达祈祷平安之意。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踩高跷流行于北方地区。元宵节,表演者站在高跷上,在街头巷尾进行表演。
踩高跷需要高超的平衡技巧和表演能力,因此深受观众喜爱。
◆猜灯谜。在元宵节,民间各地会举办一些灯会活动,在灯笼上挂上谜语纸条,人们一边赏灯一边猜谜语,富有趣味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元宵节期间的传统表演活动。龙和狮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代表着吉祥和幸福。
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相传有驱邪避灾、祈福求祥的意义,也是一种祭祀神灵、驱邪辟邪的民俗表演。
写在最后
总之,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过了解其来源、参与这些习俗,能使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这些习俗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见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与文化。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庆祝形式,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记得文末点亮在看,赞下顿悟
·古代官员的工资为什么叫”俸禄”、”薪俸”、“薪水”? ·结婚第一夜为啥叫”洞房花烛夜”? ·探寻古蜀人的祖先是谁? ·关于春节的来历、演变及习俗 |
嗨!朋友!!
都读到这里了,你还不关注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