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曲江巷》
《我的曲江巷》作者系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薛德华。江苏省作协原主席范小青为《我的曲江巷》撰写书评。原文如下:
“
壹
薛德华是哪位
“
贰
从《过去的月亮》到《我的曲江巷》
我手头上有两本薛德华的书,一本是二十多年前的《过去的月亮》,一本是龙年春节前,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的《我的曲江巷》。
薛德华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对他的著述,我一直很关注。如果说,《过去的月亮》,曾经用温润的文字,把我们带进东亭老城宏大记忆中,《我的曲江巷》,则引领着我们走向旧时东亭城。这是一本贮存在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桂窗历史深处的书。二十多年间,有一根穿越时空寻觅史料的轴线,把这两本抒写古城历史的散文作品集,紧紧串连在一起。
在《过去的月亮》古城旧寻的引子中,作者写道:“岁月匆匆,走过眉眼,回头望,长街深巷,旧影酩酊。”然后,逐章铺展开这片临近南黄海的土地上,令人神往的叙述:濒临烟波浩淼的南黄海,紧依太阳升起的方位,有一块被江河勾划出的土地。这地块南依长江,北襟淮河,西边,是隋炀帝开挖的大运河,又叫里河;东边,是傍邻黄海的通榆河,又叫下河,这方土地,古人便给它取名,叫做里下河……
写到这里,薛德华笔锋一转,从一望无垠充满活力的新生滩涂,写到莽莽范公堤。一千年前,这条堤坝,把旧时东亭分隔成两片不同年龄的土地。古老的台城,端坐在范公堤上。堤西具有年迈文化特征的土地,印记着沧桑岁月的痕迹。堤埂田畦上,绿格子串起纵横经纬;蜿蜒街河间,青石板划出交错线条,铺设着向历史深处迂回的格稿纸。可以写出许多老地方、老掌故、旧景致、旧话题。
薛德华先生新作《我的曲江巷》,饱含着对家乡深情的叙述:“岁月匆匆,走过眉眼。天上那钩弯月,成了挑亮街巷灯笼的针尖。回头望,长街深巷,旧影酩酊。童年纷纷走到身边,说一些叽叽喳喳的往事。”这本书,蘸着深情的水墨,叙述旧时曲江巷、早年东亭城,在岁月烟尘中渐行渐远的建筑构架、凡人往事。这些带着声响的文字,就是二十多年前《过去的月亮》在时空发展上的续章,是叙述旧日东亭城的续篇。
阅读《我的曲江巷》,书里书外,流动着一段段悠远空蒙、灵逸精致的历史画面。全书开篇,是两首令几代人萦绕在心、挥之不去的东亭童谣:
从前有个巷,
巷里有个庙,
庙里有个灶,
灶上有个锅,
锅里有个盆,
盆里有个碗,
碗里有个碟,
碟里有个瓢,
瓢里有个豆,
我吃了,
你馋了,
我的故事讲完了。
摇呃摇,摇呃摇,
摇到个广济桥。
外婆对我笑,
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
吃呃饼,还有糕。
……
断断续续的东亭童谣,在老街老巷家家户户的滴水瓦当、马头山墙上流动跳跃,牵系着老城围世代繁衍的脉络,联结着东亭人祖辈的幽幽情怀。引领着人们,走向范公堤西旧日老城的记忆,也走向范公堤东新生土地上充满活力的创造。
《我的曲江巷》的文字,空灵而精雅,悠远却亲切。文笔优美,章节清晰。像蕴藏在苏中平原上人家门前奔流的大运河、泰东河;像东亭老城人们心中流淌的串场河、玉带河。在旧时潺潺溪河边,《我的曲江巷》,搭建出一本纸上的东亭记、纸上的里下河。
合上书页,我有很多话想说,如果有一天,你在苏中平原童谣的吟诵中,在作者水墨插图的渲染中,打开岁月的一扇方格门窗,看看青砖灰瓦围圈起的一块平静岁月,小桥流水环绕着的一方远年风景,那么,你可以超越时空,在《我的曲江巷》图文中,沿着淮扬运河,沿着串场下河,走进这座已经朦胧的千年古城。
这样,我们可以在《我的曲江巷》的描述中,沿着老城史载,踏上历史卷轴,步入长街曲巷,走向老城深处。到青砖灰瓦的古文化游廊里,作一回远年岁月之旅。一条幽远的长巷,一座苍老的古城,就会长久地覆盖在温馨的梦境上。
薛德华,笔名老雪,江苏东台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理事,中国作家书画院特聘画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扬子书画院名誉院长,江苏东台发绣艺术馆名誉馆长。写作之余,研习禅画,著有禅画点评专集《画游》,其禅画作品多次在全国画展中参展获奖。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