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分析性阅读

/萌爸

如果这是一道阅读试题的材料,你会怎样展开阅读?

文体判断

在遇到一篇材料时,文体的确定一定是优先在任何阅读任务之前的。

确定文体有很多方法,有效率低的,例如快速浏览后才能确定;也有一眼就能确定的,例如根据摘录的来源;也有先选择浏览篇首段和篇末段,根据文本的语言风格来判断的。标题也可以成为判断的依据,不过如果作为试卷的材料,很多都去掉了标题。

这里选用根据文本语言风格来判断。需要鉴别的是散文和小说。散文通常注重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或观点,使用较为自由的语言风格,包括诗意的句子或比喻等修辞手法。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分析步骤:

1. 观察句子和段落的长度:散文通常使用较为自由的语言风格,句子和段落长度可以相对较为灵活。观察句子和段落长度是否有较大的变化。

2. 注意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情色彩:散文常常注重情感和意象的表达,使用生动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观察文本中是否存在形象性的描述和感情色彩的表达。

3. 寻找修辞手法和文学效果:散文可能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学效果,比如比喻、排比、对仗等。观察文本中是否有类似的修辞手法或文学效果的运用。

4. 注意语言的直接性和自然性:散文通常具有较为直接和自然的语言风格,和口语或日常对话更为接近。观察语言是否显得直接而贴近日常用语。

根据以上分析步骤,可以通过观察所选内容中句子和段落的长度、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情色彩、修辞手法和文学效果的运用,以及语言的直接性和自然性,快速判断其文体类型。

具体分析过程:

1. 观察句子和段落的长度:所选内容中的句子长度较为简短,没有出现明显的长句或复杂的句式结构。段落也比较短小。

2. 注意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情色彩:所选内容中使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如描述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蜜蜂嗡嗡地飞着以及落到花上的画面。虽然没有过多的情感色彩,但通过生动地描写传递了一种自然景象。

3. 寻找修辞手法和文学效果:所选内容没有明显的修辞手法或文学效果的使用,更倾向于直接地叙述和描述。

4. 注意语言的直接性和自然性:所选内容使用了简单、直接、口语化的语言风格,贴近日常用语。文本没有过多修饰或华丽的表达,更注重直接传达信息。

根据以上分析,所选内容的文体类型可能为散文。它通过简短的句子和段落、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直接自然的语言风格来描写花园里的景象和作者的亲身经历,更符合散文的特点。

这里虽然用了一大段文字来表述这个分析过程,但只要学生反复练习,便能熟练掌握并形成一种分析文体类型的阅读能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判断。

教材虽然很重视文体,但在如何辨析文体上却没有提供相应的训练,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形成文体意识,意识不到不同的文体选择的阅读策略和方法会有不同,这就导致分析性阅读难以展开。大家在做课程设计时需要补充上这方面的训练。

例如增加一个习题:

这篇选文是散文还是小说,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语篇层分析

《祖父的园子》分析性阅读 | 如果课文成为考试材料

在判断文体类型后,就可以展开分析性阅读了,因为是散文,所以需要通过快速阅读来梳理其情景结构。散文的情景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语境构建,以描写为主,形成心理空间的环境和背景,可以生成一种基本情调或氛围;另一部分则是前景构建,是心理空间中的焦点事物或事件,主要情感往往在前景的表达中呈现。

根据上述理论快速阅读课文,可以分为以下情景:

1. 描述花园的情景:作者描述了家中的大花园,介绍了花园中各种昆虫的存在和花园的明亮、漂亮的特点。

2. 回忆与祖父的情景:作者描述了自己与祖父在花园里一起活动的情景,包括栽花、拔草、铲地等,展现了祖父教导和引导的亲密关系。

3. 自由自在的自然情景:作者以儿童的视角描述了太阳、大树、花朵、蝴蝶等自然元素的特点,表达了自然界中万物自由自在的状态。

4. 安静的午睡情景:描述了作者在花园底下找到阴凉地方,躺在草帽下午休息的情景,营造出宁静和舒适的氛围。

划分理由:该文本符合散文的情景结构特点,首先通过描写花园、家庭环境等来构建了情境和背景,形成了一种明亮、美丽的基本情调。然后,重点展示了作者与祖父的亲密互动,以及自然界的自由状态,这些构成了前景,突出了作者对祖父和自然的情感表达。

这部分分析过程在教材中以习题1的形式展开:

默读课文,说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其中有些什么,就是第一个情景的内容,构建了心理空间的环境和背景;做了什么,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就是第二个情景的内容,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则包含2~4所有情景的内容。这些都是前景。

梳理情景结构是散文分析性阅读语篇层分析的第一步,第二步则是在梳理的情景中选择一个高峰情景。

根据文本内容,判断全文的高峰情景是第三个情景,即自由自在的自然情景: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理由如下:

这两段文字描述了大自然中万物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状态。花朵盛开、鸟儿飞翔、虫子鸣叫,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自由自在。同时,描述了倭瓜、黄瓜、玉米等植物和蝴蝶的自由生长和飞行,彰显了自然界中的自主性和无拘束感。这一情景突出了自由、无拘束的主题,情感最为高涨,同时也是文本主题的关键点。因此,这段描述可以被认为是全文的高峰情景。

确定高峰情景后,就需要分析这个高峰情景,从中推导出文本的初始主题。推导过程如下:

1. 分析文本中的描写:文本描绘了大自然中花朵盛开、鸟儿飞翔、虫子鸣叫的景象,以及倭瓜、黄瓜、玉米和蝴蝶在自然中随意生长和活动的状态。

2. 总结共同特点:以上描写都强调了万物的自由性。花朵、倭瓜、黄瓜、玉米和蝴蝶皆根据自身愿望行动,不受外界限制。

3. 归纳主题:由此可以推导出主题句为自然界中的万物自由自在,不受约束,这个主题句概括了文本中描述的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自由自在的状态,强调了它们能按照自身意愿展现独特性和行动,不受限制。

推导出的主题句:自然界中的万物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这部分分析过程,也是回答教材中习题2所要经历的过程: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习题中提供的两段选文都是高峰情景中的内容,体会“我”的内心感受,就是从提供的语句中推导文本的初始主题。在抒情散文中,只要与作者形成了共鸣,体会到作者所要传递的情感,这就是理解。

在得出散文的初始主题后,就可以进入句段层面分析,分析各个情景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来表达主题,探讨这些写作方法的功能和目的,以及带来的文学效果。这个层面的分析是会读就会写的关键步骤。与传统的分析不同,这里的分析是在明确主题后进行的,分析时带有强烈的目的性,这样的分析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材课文试题化的尝试不是为追求考试的高分数,而是提供一种更实用的语境,压制教师去掉一些浮夸的浪费时间的教学过程,将一堂课集中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很重要的一次尝试,求推广。

《祖父的园子》的句段层面分析内容将在下周一晚的五下第一单元研讨中呈现。有意参与者可以加微信咨询。提醒:线上沙龙是非公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