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判决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侮辱、诋毁同事信息的被告删除朋友圈、赔礼道歉,并支付原告精神损害赔偿金2万元。法院判决结果表明,即便是“隔空”用恶意揣测的言语去中伤他人,捏造事实去侵害他人名誉,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个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不当言论可能会侵犯他人名誉,构成违法行为,谣言传播者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发布侵权信息需承担法律责任。侵权人不仅要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责...
侮辱、诽谤死者名誉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近日,江苏省溧阳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 王某与李某因合伙纠纷发生争议,李某伙同他人至王某所在的小区内,散布王某“欠钱不还”“品行恶劣”“欠钱跑路”等不实言论,并在其住所门口多次进行摆拍,甚至摄录王某父亲的...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
在抖音、快手、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布侮辱性言辞或者发布造成他人社会评价降低的言论,就有可能承担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法律责任。希望广大网民遵纪守法,理性发声,文明用网,懂得言论自由要...
更多内容请点击:人民热评:网络“毒舌”需谨慎,言语不当恐担责 推荐文章